书城成功励志本事是干出来的
18378600000017

第17章 大梦想,小目标

每个人都应该有大梦想、小目标。大梦想规划人生的方向,小目标规划做事的方向。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段人生口诀:

一岁出场亮相,十岁天天向上;

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岁基本定向;

四十岁处处吃香,五十岁告老还乡;

六十岁打打麻将,七十岁晒晒太阳;

八十岁有可能被挂在墙上。

是啊,人生的历程其实非常短暂。有人说:“人生的距离就是从出生的地方到火葬场的距离。”一个人无论是辉煌还是平庸,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宿命,这是一个让人想起来就恐惧的事实。

尽管人生短暂,生命的色彩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一生不仅会经历风雨,也会有彩虹当空;有暗无天日的绝望时刻,也有荣耀与鲜花的陪伴的时候;有时受迫于生活中的压力,不得不奋力争取,有时又悠闲而得意;有时听任别人的指挥,有时自己在指挥别人;有时贪婪,有时谦卑;有时健康,有时病魔缠身。当走到人生尽头时,回忆往事,希望能修正曾经所犯的错误,却只是徒劳,于是彻底醒悟: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从头再来。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悔恨少要点、成就多一点?那就是要把自己的人生当成一个公司来经营。

我在《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那本书中讲道: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你我的“人生公司”大多不足百年,你就是以你的姓名冠名的“人生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那么,我们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公司”?在我看来,经营好“人生公司”,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大梦想,小目标”。人产生于梦想,终结于梦想,梦想是一个人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不竭动力。但是,宏大的梦想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把梦想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通过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能一步步靠近梦想。

2001年的亚洲首富孙正义,我们大家可能都不陌生。23岁那一年,他得了肝病,在住院的两年时间里,他以平均一天四五本的速度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到出院时,他已经读了4000本书。

大病初愈的孙正义根据自己读书的心得,写了40种行业的规划,经过反复斟酌,他认为要想快速致富就必须从事最新兴、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最终,计算机行业成为他的选择。

选好行业之后,他开始创业。创业初期,条件艰苦,他的办公桌是用苹果箱拼凑而成的,且只有两名员工。有一次,他和这两名员工一起分享他的梦想,他说:“我25年后要赚100兆日元,成为亚洲首富。”这是孙正义的梦想,但在两名员工看来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对孙正义说:“老板,请允许我们辞职,因为我们不想和一位疯子一起工作。”

结果大家都知道:孙正义的梦想实现了,他成了亚洲首富。

大梦想是方向,小目标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说过:“明白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目标非常重要,因为那就像弓箭手瞄准箭靶,我们会更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人应该尽早为自己制定努力的方向,为自己的未来规划航向,同时,也应该为自己梦想的实现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手段。没有方向的人,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没有手段的人,常常被梦想淹没,结果只能徒劳无功。

大梦想是抽象的,而小目标是具体的。大凡优秀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目标越具体,就越能调动你的创造激情,调动你的心力。你一旦拥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原子能般的动力,就会有一种钢铸的精神支柱。一想到它,你就会为之奋力拼搏,就会尽力完善自我。在艰难阻面前,决然不会轻易说“不”字。

其实,目标的意义不仅仅是目标本身,更是一个人行动的依据,目标告诉我们应该将事情聚焦到怎么做上来。当一个人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时,就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情。

强人强语

有梦想,更要有目标。只有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能达到梦想的彼岸。

我的经验告诉我,很多人的目标,不是他自己的目标,而是别人的目标、环境的目标、社会的目标。很多人的目标是薪水有多少、职位有多高,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我希望成为什么、我能成为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马上做什么?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节点需要克服,如何克服?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目标的实现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二战时期美国名将乔治·巴顿就是依照这种方法实现了梦想。

当巴顿只有七岁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他要成为一个旅长。这个目标显得既单纯又简单,但巴顿却对此十分执著,他就像一个模范士兵一样,每天早上都会向他的父亲行军礼。

当巴顿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他大量地阅读历史上伟大军人的故事,研究古时候的将军、战场布局和战争。在他的作业里,也总是充满了荣誉和英雄主义的题目。

巴顿很早就明白了,要想获得生活中的荣誉,就必须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西点军校读书期间,他刻苦努力,克服了诵读困难症并顺利毕业。他最后成为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名留青史。正是凭着自己的诚实、全力以赴的努力,巴顿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并最终成功。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巴顿也是如此,他的目标是从当一个旅长开始,随着他不断的努力,从一个一个具体目标出发,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在我们的职场中,你总会发现这样的人:他们常立志,却无常志。表面看起来目标清晰,实际上却不不知道应该如何制定属于自己的目标。

从我的经验来看,国内很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做不长、做不强,原因在于其没有明确自身优势,没有清晰的发展目标。他们的发展方式通常是这样的:衣帽厂建了一半,发现纺织业更赚钱,于是转而投资建纺织厂;纺织厂刚筹备了一半,又发现种棉花更来钱,于是又买地办农场;农场还没办,又发现办技校更有前途……这种投机心理,最终使这些老板变成百无一用的“万金油”,什么都能做,结果什么都做不成。

做企业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在我看来,一个人制定目标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因为人们往往要花更多的精力改善自己的劣势。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优势来获得成功,而不能把成功建立在自己的劣势上,更不用说通过做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的事来取得成功。如果你不能依靠你的优势取得成功,又怎么能寄希望于你的劣势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管理大师德鲁克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为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确立自己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反馈分析法。即任何人在做关系到自身命运的关键决策或行动时,首先应把自己预期会发生的结果记录下来,9到12个月后,按照预期对结果进行反馈分析。

该方法简单实用。当然,在运用德鲁克的这个方法时也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第一,关键的决策或行动才有效。工作中,那些琐碎的事情,并不适用于这个方法。处理零碎的事情需要的不是你的优势,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

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目标设定要合理,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而应该在超出你现有的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如果目标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你就会轻松地解决问题,从而抑制了你所具有的特殊优势的发挥;另外,如果你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就会导致工作半途而废。

第三,所设定目标周期不能过长。当你设定目标时间时,应该从自身从事工作的性质及环境出发,或者三个月或者半年,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即可。

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目标的人生,是充实的;能发挥优势的人生,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