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18443600000009

第9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需要(1)

物种生存是目的,一切生物个体的机体上都被自然界设计了用于自我生存、物种繁衍的动力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机体需要。

一、人是动物

研究人的问题,特别是研究人内在的动力问题,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给人定位,即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确定人类是不是生物界中有血有肉的动物。

人类的起源,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一直是被神化的,即认为人类不是动物,人是神造的,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远不变。在中国,传说一个叫女娲的神,她看到大地上只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感到很孤寂,便用黄土捏了一些人。从此,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欧洲影响最大的是神创论。据《圣经》所说,上帝仿造自己的样子,用泥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取名亚当。然后,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亚当与夏娃结为夫妻,生育后代。在西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观点长期统治着人的思想。《圣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怀疑它,反对它,会被看成“异端”而受到惩罚,甚至被判死刑。

自18世纪起西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然科学中的胚胎学、细胞学、比较解剖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都有了重大成就。正是在这个时候,达尔文创立和论证了生物进化论,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问题,提出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著名论断,彻底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随着科学的日渐发达,人们已认识到,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是生物,是动物。“过去的十几年里”,“遗传的证据有力地表明我们并不是猴和猿的远亲,我们根本就是猿类家族中黑猩猩的兄弟姐妹”。

然而,人认识的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人是动物这个问题,有的人是彻底地否定,有的人是似信非信,更多的人则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动物。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是被神化的。理论界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而排斥、否定人的自然性。在他们看来,人已被人的社会性和理性所改造,在社会的作用下,人“越来越脱却他的属于自然的性质,而具有人性”,“人的自然性被社会性扬弃了”,人“已超出了动物的范围”,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20世纪90年代,初中课本《动物学》中明确指出:“人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已经超出了动物界,成为自然界的改造者。”同一时期,另有书说:“人不是神、上帝,也不是植物和动物,人就是人。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本质,而是社会本质。人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自然动物。”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所罗门王的魔戒——动物利他行为与人类利他主义》一书认为,“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产物”,它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广义上的”“社会化了的动物”,是“以主体的身份同自然界相对立”的动物。可见,在人的属性问题上,中国思想理论界至今还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和混乱,充斥着唯心主义。

自然科学证明,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按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是指无生命的物体;人是有生命的,显然属于生物。

生物分为三大类,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人属于动物。动物有原生、腔肠、环节、软体、节肢、脊索等动物门,人属于脊索动物。脊索动物有鱼、两栖、爬行、鸟、哺乳等纲,人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食虫、翼手、灵长、啮齿、食肉、长鼻、偶蹄等目,人属于灵长目动物。灵长类动物有卷尾猴、猴、长臂猿、猩猩、人等科,人属于人科动物。

如果说人既不是植物,又不是动物,那么人要么是微生物,要么是非生物。看来,那些高傲的人们既不会承认人是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微生物,也不会承认人是没有生命的非生物的。这样,还有两种可能,一、人不在自然界之中;二、人是生物,但是不同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物,“人就是人”。

然而,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置起码的常识于不顾。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自然界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宇宙。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自然之中,人不在自然界之中又在哪里呢?既然承认人是生物,就应尊重生物学的分类。动物是以有机物为食物,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根据人的特点,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把人归类为动物。更为重要的是,自然科学还证明:人起源于动物,古猿是人类的祖先。

对种种否定人类是动物的看法,我疑问万千。人不是动物了吗?如果人是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自然属性是可以改变的吗?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不是应指人的全部,即包括人脑及人脑的机能?世界统一于物质,万物是否统一于自然?人的全身除了自然物,本质上还有其他东西吗?所有动物物种的内部联系都是自然界的联系形式,人与人的各种联系包括人的社会联系,本质上是不是也同样是自然界的联系形式?劳动能力是不是自然力?劳动能改变人的根本属性吗?

我思考再三,有了以下看法。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全部,包括人的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功能,包括人脑及人脑的机能,包括人的情感、欲望、感觉、理智、能力等都是自然的。有人把观念的东西作为人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因为观念不是天生的,而是思维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从根本上说,人除了自然物,一无所有。

2.“人是动物”是说人是完全的动物,而不是一半动物一半是神,也不是一半自然动物一半社会动物或一半理性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相比,只是由于机体结构和性状上的差别而在能力上有理性、能劳动罢了。有人认为,人的有机体是自然的,而人的意识能力、理性能力、创造能力不是自然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电视纪实展现:聪明的猴子为了吃到外壳坚硬的果实里的肉,一次次搬起石头砸坚果;为了吃到树洞里的蚂蚁,把嫩草塞进洞里,诱食蚂蚁。人有思维和智慧,高等动物也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果人因为比其他动物智慧高,能力强,就认为其自然性被扬弃了,已超出了动物界,那么猴子是否因为比其他很多动物聪明,也可以说猴的自然性大多已被扬弃了,已经快超出动物界了呢?

进化会不会使人超出动物界呢?绝对不会。进化是生物界内部的事情。无论生物如何进化,至多只是一个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生物的本性不会变。

3.人的劳动能力也是一种自然力。劳动在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在传统的观点看来,人是劳动的产物,是自己的产物,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人脱却了自然的性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能力都是自然力,所以人的语言、思维、智力、意识、智慧、理性能力必然是自然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也是一种自然力。人之所以能劳动,是因为人类在体质形态上具备了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的条件,如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大脑发达等。再说,人之所以要劳动,不是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自身强烈的求生欲望的驱使。生存是一切动物的基本目的,只要具备劳动的条件,任何动物为了生存都会进行劳动。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劳动,不是它们懒惰,而是因为它们不具备劳动的机体条件。人的劳动是一种谋生活动,一切动物都在不停地进行谋生活动。动物聪明才智下的一切谋生活动都会反作用于机体,都会使机体变化,都会改造自身,这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劳动能力是自然力的一种,因而,从根本上说还是自然创造人。这里的自然包括:自然环境与人自身的自然力。

4.每一种动物的内部联系都是自然的联系形式。任何一种动物的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都存在于一定的关系之中。谁都不应怀疑,这种关系是自然的。如蚂蚁的组织结构、狮子间的社会联系等。同样,对人类来说,不仅其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管这种联系是多么的复杂)即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自然界的联系形式,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自然的。最聪明动物的一切,包括它们的组织结构、社会联系都是自然的,那么为什么唯独人的一切不是自然的呢?

[人性百题]

为什么“强大”的恐龙会灭绝而“弱小的”蚂蚁还那样兴盛?

5.不要过分看重人类的强大。人们总以为,人类的本领是最大的,与其他动物相比,要强千百倍。或许正是这种认识,人们便得出了“人类的本性与其他动物的本性有本质的区别”的结论。这里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看一种动物生存能力的强弱,不是看其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看其综合的能力。它是生存优势(能力)和生存劣势(难度)的综合,表现出来的是对生存环境是否适应。看起来恐龙是最强大的,蚂蚁是最弱小的,可“最强大”的恐龙早就被灭绝,而“最弱小的”蚂蚁还是那样地兴盛。达尔文说“适者生存”,适就是适应,能适应就是有能力。各种动物的适应程度是有差异的,濒临灭绝的动物适应程度最差,新生物种适应程度最好,最适者就是生存能力最强者。这个最强者可能是人类、大象、老虎,也可能是老鼠、章鱼、蚊虫。人类是有最强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其他许多方面远不及动物,即有很多的“劣势”。比如,鸟会飞,人不会;鱼能在水里生活,人不行;许多动物有惊人的奔跑速度,人不能;海豚有三个胃,鲸鱼可以几个月进一次食,而人类要一日三餐,需要大量的食物储备;人的皮肤没有毛发覆盖,给御寒带来很多困难,加之并不凶猛,所以要穿衣、盖被、造房而避冻避险。再说繁衍,不说人类一次一般只能生一个孩子,更“劣势”的是人类的孩子二十岁左右才能独立生存,这种“劣势”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细想,如果说人类无比强大,那么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为什么有200多万年的时间生活都难以维持?为什么至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为什么在这期间许多动物物种的“日子”比人类好过。

有些人把“人的社会性”神化了,他们疏忽了这样的一些道理:对浩瀚的宇宙来说,其间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它的一份子。有人说,人类“勇敢地超越了自然”。如此说来,人已不在地球之上、宇宙之中了。

最后,我说,在自然之中,果树是自然的,果实也是自然的;鸟是自然的,鸟巢也是自然的;猴是自然的,猴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猿与猿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自然的。那么,人的聪明才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本质上也是自然的;猴子砸坚果的能力是自然的,人制造工具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也是自然的;尽管人类的一些能力远大于其他任何一种动物的能力,但还是自然的。应该相信,尽管人的理性、文明、道德有巨大的创造力,但人和其他动物在物质性、生物性、动物性上是完全相同的,而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如同一棵树,自然是人类的根,其一切都是在自然之根上长出来的。人和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他动物靠本能(兽性)谋生,人靠本能和理性谋生。切记,人与其他动物不仅有区别,而且有更多的相同,理性与兽性只是谋生手段上的区别,而在谋求生存这个根本问题上是完全相同的。这里的根本问题是,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其机体上都存在着维持自我生存的机制。

在人的属性问题上,有些人为什么陷入唯心主义?原因之一是羞于承认人是动物。在他们看来,人类如此尊贵、高尚、智慧,怎么会是动物呢?

这种情况,历史上曾经有过。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和传播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震动。进步的科学家和开明人士给予热烈支持和拥护;但在虔诚的教徒和保守者看来,把人类看做是动物进化的结果这简直是亵渎上帝,损害“人类尊严”。

1860年6月,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在牛津大学召开3天会议。会上,进化论的反对者向达尔文学说发难。6月30日(会议最后一天),一场著名的惊心动魄的大辩论开始了,听众近千人。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抢先发言,用宗教的神创论评说达尔文理论,最后,他向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发出挑衅:“我想问一问坐在我对面的企图把我撕碎的赫胥黎先生,你相信猴子是人类的祖先,那么请问你,究竟是你的祖父还是你的祖母,同无尾猴发生了亲属关系?”

赫胥黎首先用平静、坚定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地阐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内容。最后,赫胥黎回敬了大主教的挑衅:“关于人类起源于猴子的问题,当然不能像主教大人那样粗浅地理解,这只是说,人类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但是,主教大人并不是用平静的研究科学的态度向我提出问题的,因此,我只能这样回答:在主教大人看来,无尾猴只不过是一种智力低下、龇牙咧嘴、吱吱叫的可怜动物。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无尾猴而感到羞耻。”

这次论战以进化论的大获全胜而结束。这就是著名的“牛津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