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18453000000022

第22章 习惯可以决定命运吗——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4)

曾经坐在我旁边的那个瘦小的女生学习很好,每次我有不会的题都请教她。理科类的题,她不是直接给我讲,而是先看一遍我做的题,之后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再告诉我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所以她给我讲的每一道题我都记忆犹新。

两个案例中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能在学习中通过总结,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炼、整理出来,在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计划性和反思意识。

计划和反思的价值是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

高效的学习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学习必须有良好的计划,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明确阶段性目标、确定学习策略等。而计划的形成需要以反思为基础,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当前的情况和条件、自己的能力和目标等确定学习的最佳路径。

有些教师和家长也会让学生不停地制订学习计划,可这些计划往往是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一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贴在学生的床头、桌前和文具盒里,可是从未进入过学生的心中。这些计划可以引导学生做事情,但学生很有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由于缺乏对学习真正的反思,无法真正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样的计划往往流于形式。再次强调,计划是在反思的基础上,在对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有明确分析和判断的前提下,形成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安排。因此,只有在提高反思意识和反思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计划才是有效的。

2.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1)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

几年前我在英国的一个宾馆结账,一个大陆的旅游团人住登记。几个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吵闹,引起了很多客人的侧目,可是孩子们的父母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对孩子没有任何约束。大堂茶几上的烟灰缸里是白色的细沙,几个孩子把它当玩具,不仅把细沙下面的烟头抠出来,还把细沙洒得到处都是。此时饭店的工作人员与旅游团的领队交涉,请孩子的父母控制一下自己的孩子。当领队用中文向孩子的父母说明此意时,几个母亲竟然当场跳脚,大声嚷嚷,大意是他们还是孩子,孩子就是顽皮的,这是孩子的天性,东西弄乱了,饭店的服务员就应当去收拾!大部分西方人虽然听不懂妈妈们在嚷什么,却都被惊呆了。

我当时真的想问问这些母亲们,你们认为你们的孩子到多大年龄才可以开始学习规矩和礼仪呢?当前这些消极行为一旦成为积习,你们的孩子还有多大的机会在将来能够改正,他们还有多大的机会成为一个行为举止得体的人?

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大了自然就好了”,而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受到恰当的约束和训练,一旦变成习惯就会相当难以改变。

一个生活在日本的中国母亲在网上发表了她的孩子在日本幼儿园的经历(http://bbs.shzhidao.cn/thread-142925-1-1.html)。

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我们呢,自然还是咱国内的传统,孩子空手,我拿包。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田田妈,他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这是委婉的提醒,老师对我的行为提出异议了,从此就只好让田田自己拿了。

田田在菊花班的时候,看她换衣服实在慢,我就不免代劳。但是不久就发现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我慢慢体会到,在日本幼儿园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自己贴当日的活动安排、挂手绢等从两三岁就开始训练,这使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刚去的时候,北京的爷爷奶奶非常担心,说一定要和老师商量一下,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孩子,受不了这个冻。这让我怎么说得出口!没法子,只好入乡随俗,狠下心来。不用说,刚入园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得病,但看看一个个像小炮弹一样冲到我面前说“你好”的日本孩子那个结实劲儿,我觉得田田也一定能够扛过去。

日本的幼儿园,很多老师怀里都抱着个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几个月大吧,一问,是0岁。这些0岁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还要参加幼儿园的一切大型活动,比方运动会、演出发表会等。看这些0岁的毛毛哭着拼命向前爬,还是有点打动人的力量的。

日本的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也不学轮滑,也不教游泳。问教什么,答案永远也想不到——“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在日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讲话,“笑眯眯”最重要,一个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还教什么?教“学会说谢谢”。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从0岁起就被培养坚强、认真、独立、礼貌等各方面的品质,这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实在是抓得准、抓得早。

(2)良好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在一个公园和家人休息的时候,来了一群小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每个孩子都带着一个哨子,一到公园他们就四散奔跑,大喊大叫,吹着哨子,发出尖厉的声音。周围的游人纷纷起身躲避,宁静美丽的公园顿时变得乌烟瘴气。我注意看了一下他们的校服,竟然是北京某个顶级小学的学生。太令人遗憾了,没有一个家长和父母对孩子进行规劝和引导,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孩子的行为给周围的人造成了不悦和麻烦。某种意义上,他们丧失了一个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与矫正的好机会。

有一次在飞机上,我前排的一对美国夫妇带着两个10岁左右的中国男孩(双胞胎)。这两个男孩显然是第一次坐飞机,大声喧哗,将前排的椅背翻下来又折上去。当孩子大声说话时,母亲就会微笑着,看着孩子的眼睛对他很小声地说:“be quiet,baby.It is intresting,right?What do you want?”(安静一点,宝贝。这很有趣,是吗?你想要什么?)这样的提示在两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不下三十次。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细节持续不断地进行引导和约束,这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3)良好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方法、经历不同的阶段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一书中,美国明星教师艾斯奎斯提出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认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1阶段: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对学生消极的、需要抑制的行为表示反对,有时可能还需要惩罚,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过惩罚要慎用,可能存在副作用,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这将在后面章节进行详细论述。

第2阶段:要奖赏——靠奖赏起作用。对良好的、积极的行为表示赞赏和鼓励,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或提高其发生的频率。怎样才是有效的奖赏?这同样将在后面的章节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第3阶段,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如前所述,无论是对于品行还是行为习惯,榜样的作用都非常关键。什么样的人能起到榜样作用?年长的人、熟悉的人或有权威的人并不一定能够成为榜样,那些对孩子真正有影响力、有魅力的人才是榜样。这提醒教师和家长,要时时体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让孩子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人约束和改变自己。

第4阶段,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前三个阶段改变孩子的行为都是“外力”在起作用,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根据规则的要求形成自律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做出的行动、付出的努力将更加稳定和持久——无论有没有监督、无论有没有奖惩,他们都将按照规则行事。

第5阶段,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在这个阶段,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多了一个重要的驱动力——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的人的影响。此时即使没有规则的约束,孩子因为考虑他人的利益和福祉而自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孩子的行为将更加内化,既稳定又有灵活性。

第6阶段,奉行内心的准则——靠心灵起作用。此阶段个体的行为规范完全内化,变得相当成熟和稳定,他们不但能够遵守规则,还能够创造规则。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一套清晰、稳定的价值系统,并据此约束、调节自己的行为。此阶段的行为不但稳定,还很坚韧,个体能够为践行自己的价值观而面对压力和矛盾。

随着从低到高的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和稳定。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其行为习惯有不同的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不同的目标、策略和方法。

最后,对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这一点在上一章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至此,我们已经对学习动力及其影响因素、学习目标及个体差异、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下一章我们将关注在课堂之外,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提高能力和发展素质的平台。

教育教学启示

1.认真是一种精神和承诺,源自高标准和对细节的追求,需要专注和坚持。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认真内化为内心的追求,做人做事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力求完善,关注细节。

2.培养学生的坚韧与乐观有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二是优化学生的归因方式。

3.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被激发起来,学习就会变得主动、愉悦、高效。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和家长的职责。

4.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他自己”的任务,别人无可替代。贴得太近、跟得太紧、管得太多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教师和家长应以“亦师亦友”的态度和学生交流或提出建议。

5.合作的前提是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合作的要义是分工、互补与分享。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形成分享的意识以及宽容的心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压力、竞争和矛盾,培养学生具有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6.高效的学习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这就需要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

7.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从生活细节入手。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不同的阶段,相应地,教师和父母也应运用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