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18453000000027

第27章 该“奖”还是该“罚”——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3)

学生面对惩罚时有主观能动性——包括认识(惩罚是否公平,自己是否真的犯错了)、情感(害怕还是羞愧)、意愿(愿意接受惩罚、愿意做出改变)等,这些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教师和家长施加的惩罚行为作出评价和过滤,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惩罚的结果。年龄越大的学生,其判断和反思能力越强,其主观能动性对惩罚的过滤作用也越明显。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惩罚学生时,一定要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愿,尽量做到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能够主动地改变。

(5)惩罚要公正体面,不可粗鲁

我的学生祝瑞辰同学在作业中写道: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一上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看着我们做一本名叫《学习与巩固》的练习册。突然,我同桌指着练习册上“平均”的“均”字问我怎么读,那时候的我绝对是个乖孩子,哪敢在课堂上偷偷说话,于是我往他的本子上看了一眼,正要摇头表示不能说话,只听一声怒吼:“祝瑞辰,站到教室后面去!”我真的很乖,非常乖,所以我走到教室后面立正站好。站了好几分钟,我忽然觉得我需要问一下为什么让我站在这里,“老师,我站在后面干什么?”老师抬起头,白了我一眼:“你说干什么?!谁让你说话了?!”我顿时觉得非常委屈,我分辩:“我没说话,是××问我‘均’字怎么读,我就往他的本子上看了一眼。”老师又白了我一眼:“胡说,我都看见你说话啦。还有,××,你也站到后面去。”于是我不但没有“上诉”成功,反而又多了一项“叛徒”的罪名。

快放学了,每天中午放学后我爸都会到教室门口接我。那天中午他来到教室外,一眼就看到了委屈地站在教室最后面的我,看见爸爸眼神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今天完了,回家肯定有比罚站更可怕的事情等着我。从看到爸爸到放学铃声响起的那几分钟,对我来说简直比一年还漫长,比把我放在火上烤着锅里蒸着还难熬。放学了,我爸进了教室,出于对同行的尊重,他没有搭理我,先向×老师询问我犯了什么错误要罚站,×老师的反应令人震惊,她对我爸翻了个白眼,留下一句:“哼,她怎么了?你自己问她去!”然后一个转身飘然而去。十四年来,她那华丽的转身和帅气的白眼在我的记忆里不断循环。

这个案例学生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一方面是学生的文笔很好,更重要的是这件十四年前发生的事已经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对她的影响难以磨灭。

惩罚意味着学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可能要经历情绪的痛苦,因此教师实施惩罚要谨慎。事先确定的、明确的规则是实施惩罚的前提,惩罚的规则要非常明确,并最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可。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被惩罚是因为违反了规则,而不是因为教师不高兴。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公平行事,这样实施惩罚才师出有名,学生才能心服口服。惩罚是为了削弱目标行为(比如学生打架),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当行为要付出代价,“倾向于”以后不再这么做。教师千万不要认为惩罚学生就是要让学生难受、让他们痛苦,认为只有这样他们下次才“不敢”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惩罚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如破罐破摔、心怀仇恨、伺机报复、佯装屈服等。

教师在惩罚学生的时候如果表现粗鲁,不能够做到公正体面,这本身就像“以暴制暴”,实际上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消极的榜样。因此,教师在惩罚学生时要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千万不能故意羞辱学生,要让学生即使在接受惩罚时也能感受到老师的期望和尊重。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尊严,有自尊的学生才能做出有尊严的事情,这也是学生愿意主动改变的重要基础。

(6)要对孩子表达高期望下面是我的学生张海龙的作业片段:刚上初一的时候成绩很差,班里62个人,我排十多名——倒数。我的班主任是个姓周的女老师,后来我一直认为她是改变我学习的最重要的老师之一。她很会打人,而且打人特狠,尤其是对我。她和我说话的时候都习惯拧着我的胳膊上的肉和我说:“张海龙,你要好好学习啊,你爸给我打电话说你很皮实,不听话就使劲揍你。你就天天闹吧,我看你是不进棺材不落泪啊……”每次都疼得我龇牙咧嘴。不过在她的打骂中,我的成绩稳步提升,一直排在班里的15名左右——这个是正数。有一次期末考试前,她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张海龙,我和年级主任打赌了,就赌你期末考试的成绩,你要是进班里前10名,主任就输我100块钱,要不然我就输他100块钱,你看着办啊!要是进不了前10,看我怎么收拾你!你要是进了,主任输给我的钱我们就平分。”出了办公室,我既害怕又高兴,害怕的是进不了前10名,给她丟脸,让她输钱,最主要的是还要挨她的打,高兴的是我要是进了前10名,就有50块钱啊,那在当时对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期末前的那些天,我学得昏天暗地,为了不挨打,更为了那50块钱,拼了也值得。后来成绩下来了,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宣布我进了前10名,是第8,并把我大夸了一通。她高兴,我也高兴,因为我们都赚钱了。她给了我50块钱,还有一只带包装的钢笔作为奖励。再后来的一个学期,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从来没跌出过前10名。再再后来,我以全年级前20名的中考成绩毕业,顺利进入胶州市重点高中。我去找年级主任拿奖励(当时年级前50名都有奖励)的时候,偶然说起这件事,他很惊讶地说从来没有和我的班主任打过什么赌,也没有输过什么钱。

这个案例非常生动有趣,我想周老师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在看似惩罚学生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学生的高期望。这如同在露露练琴的过程中,虎妈始终在表达一个信念——我相信你能够做到,因此我们必须为此而努力。这是惩罚学生必须秉持的态度,是一个相当高的境界,惩罚学生时永远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让学生变得更好。

(7)惩罚要因人而异,有时惩罚和奖励要双管齐下只要能达到教育学生、成就学生的目的,惩罚的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因人而异、灵活处理。对那些偶尔犯规、内向、胆小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责备、失望的眼神可能就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了。有些学生在教师没有对其惩罚之前就已经悔过了,这时自然也没有惩罚的必要了。

另外,相同的惩罚措施对不同学生的效果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让上课说话的学生站起来,可是教师一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字,学生就冲着班上同学做鬼脸,惹得同学哈哈大笑,气得教师暴跳如雷,而这时被罚站的学生可能很得意呢。所以罚站对这样的学生来说不仅不是惩罚,很有可能还“鼓励”了他的不当行为。因此,具体采取怎样的惩罚措施还要看情境和惩罚对象,总之要以抑制目标行为为目的。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很多情况下被惩罚的行为与被鼓励的行为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某些行为的同时也会有助于抑制另一些行为,反之抑制某些行为需要另一些行为被强化作为支持。比如,学生上课不听讲并骚扰别的学生是需要被抑制的行为,上课专心听讲并积极提问是需要被鼓励、强化的行为。教师可以单方面地惩罚学生上课说话的行为(罚站或当众呵斥学生),这样做有可能抑制学生上课随便说话的行为,但学生可能会形成其他的不当行为如睡觉、看小说、故意不写作业等,而且被抑制的行为(上课随便说话)一旦外界压力减小又有可能反弹。此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如果发现讲课的某个片段这个学生被吸引,可以主动让其发言,只要学生有稍许的进步就鼓励他,这是在强化和鼓励积极行为——认真听讲、主动提问。

当学生的积极行为越来越多的时候,其消极行为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发言要举手、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是需要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可以批评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但这种批评某种意义上成为对学生发言的回应,学生不应被鼓励的行为却得到了教师的关注,而那些举手等待的学生却被忽视了。更明智的做法是忽视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惩罚,而与那些举手的学生进行交流。一旦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手等待,教师再与其进行交流。这样做就是将强化鼓励积极行为与抑制消极行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效果一定会更好。

本书内容至此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做正确的事”,学生的发展就像一颗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做正确的事要放在时间的尺度上才有意义,即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下一章将对教育的时机进行探讨。

教育教学启示

1.奖励学生是为了强化其某种行为,奖励一定要出自真心,让学生体验到你发自内心的赞赏。通过奖励提升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这是更为持久和稳定的动力源。

2.奖励学生要注意调动其内部动机,在某个阶段可以利用外部奖赏强化学生的外部动机,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此而压抑学生的内部动机,要引导学生体验活动本身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提升和保护学生的内部动机,让活动本身成为有效的强化因素。

3.运用惩罚一定要慎重,能不用则不用,有时要和奖励并用。惩罚学生是为了抑制某种行为,绝不是为了发泄怒气和不满而羞辱学生,同时,教师和家长在惩罚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感受到爱和高期望,要公正体面,不可粗鲁。

4.无论奖励和惩罚,所用的方法都要因人而异。奖励要关注学生不同的需求,惩罚要注意孩子的承受力不同,对一个孩子有效的惩罚却可能对另一个孩子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