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18453000000028

第28章 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教育的时机(1)

小枫五岁了,正在上幼儿园大班。小枫的妈妈这两天心烦意乱,同事的孩子和小枫同岁,现在会背好多唐诗,能认的字快有一千个了,还参加了“学前班”,已经开始学小学一年级的内容了。看着天天疯玩儿的小枫,妈妈有些后悔,也有些害怕了,难道小枫真的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否也存在“好时机”——在不同的时机施行不同的教育内容、配合相应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最好的效果?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以下几个案例:

成熟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一个实验对象A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一个实验对象B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A练了8周,B只练了2周。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A比只练了2周的B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B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A好——B在10秒钟内爬上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A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关键期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发现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她们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辛格牧师夫妇俩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使她们能够回归社会。小女孩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大女孩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后,只会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学会两脚步行,竞花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5年后,她能照料孤儿院的幼小儿童了。她会为跑腿受到赞扬而高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做不好而哭泣。这些行为表明,卡玛拉正在改变狼孩的习性,显示出获得了人的感情和需要进步的样子。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印刻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曾发现,小鸭子在孵出不久遇到活动的对象,会本能地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如它们孵出后往往第一时间遇到母鸭,就会追随、紧跟母鸭。但是,如果小鸭子在孵出后时间较久才接触到外界的活动对象,它们就不会出现上述行为,这一现象被劳伦兹等称为“印刻”。劳伦兹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最先看到的不是母鸭而是自己,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无论劳伦兹走到哪里,身后都会跟随着几只小鸭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存在。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发生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发生在出生后的3~7周。

上述这三个重要的现象对教育教学的启发是:教育要把握时机,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格塞尔爬梯实验说明,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在爬楼梯的行为能力上尚未成熟,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此时孩子发育的成熟使他做好了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基于孩子身体或智力方面的成熟,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孩子的现有水平,在发展的某个方面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不顾孩子发展的“时间表”,盲目地期望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狼孩的案例说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打个比方,种子在春天发芽,春天对于发芽来说就是关键期。孩子在身体或智力某方面的发展存在最佳时机,处于这个时期该方面的发展效率最高。但是,不是到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自动发展,而是要为他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在被狼掳去的时候,两个狼孩的大脑结构和她们的同龄人没有差别,但因为她们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因此在狼孩回到人类社会后即使受到训练,也无法弥补当时大脑功能和结构应当发展而没有发展的损失。

狼孩在幼小时由于环境因素,错过了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因此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结构,还要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就好像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期,但不是说到了春天种子就一定发芽,而是要具备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相应的条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三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孩子发展言语能力最高效的时期,此时孩子的言语模仿能力最强,是其语音、语调迅速形成的时期。此时如果给孩子充分的言语条件刺激,鼓励孩子的言语表达,对孩子的表达给予充分的反馈,那么孩子的言语发展包括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表现力都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格赛尔的爬梯实验强调内因——身体或智力的成熟,关键期则强调外因——在某个关键时期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的时机,孩子的发展将错过最好的时机,甚至造成孩子在某个方面的发展不可弥补、不可逆转的损失。

印刻的现象也体现了关键期的影响,但与狼孩的案例相比,它更突出说明了某些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占位性”和“排他性”。小鸭在刚孵出时是形成“母亲追随”的关键期,此时“人”的出现很关键,形成了不可逆的“印刻”作用而被小鸭追随,并且排斥了母鸭被小鸭追随的机会,这就是占位性和排他性的影响。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在关键期不但要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条件,而且这个条件要尽量优化,否则一旦被其他不良因素占位,将对学生的某项心理发展形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这就好像一个孩子在年幼时每天听到的都是流行乐,这会排他性地影响孩子的音乐欣赏类型,过了这个阶段,再让孩子欣赏古典乐,很有可能就无法引起他的兴趣和共鸣了。

基于上述成熟、关键期及印刻等核心概念,以下我们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分别说明个体认知能力、人格和道德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大致的路径图,为教师和父母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杰出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进行非常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他发现年龄相仿的孩子往往表现出相似的思维水平和特点,也往往在思维上犯同样的错误。如让五六岁的孩子观察两个同样的杯子,杯子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水,然后把这两杯水分别倒进一个又矮又粗和一个又高又细的杯子中,然后问孩子,哪个杯子的水多?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认为是又高又细的杯子盛的水多。这是为什么,又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也不能彼此互换。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靠感官和与外界的接触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他们的大脑在此阶段获得飞速发展,这既是外部信息刺激的结果,也为其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促进儿童发展的方法就是保护、激发儿童探索世界的愿望与行动,支持儿童利用各种感官探索外部世界,从中获得充分而又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一个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就会肌肉发达,大脑的发展同样如此。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了解世界,获取外部信息,这个过程又为大脑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和“锻炼”,从而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和成熟。例如,婴儿爬行时能够感知地板的温度、硬度、颜色等,这些信息会传人大脑并刺激相应区域大脑皮层的发育与成熟。同时,婴儿爬行时往往有一定的目的,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他就需要记忆、试误并形成策略,这都是很好的促进其大脑发展的机会。经由不断的练习,婴儿的爬行会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协调,说明其神经联系更加丰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功能更强大、更成熟。

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一个2~3个月的婴儿,在其面前放一个玩偶,然后用挡板移开后,再增加一个玩偶,把挡板移开,两个玩偶呈现在儿童面前。这样的动作重复多次后,婴儿失去了兴趣,开始打量其他地方。此时用挡板遮挡后不增加玩偶,挡板移开后,儿童看到只有一个玩偶时,其注意力立即被重新吸引,他盯着玩偶并显示出迷惑不解的表情。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这么小的一个婴儿,已经具备了令人惊奇的记忆能力和数量意识。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颗种子,和未来要长成的大树看起来很不同,但这颗种子包含了成长为大树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婴儿是一张白纸,可以不顾其心理发展规律任意涂画。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最需要的是通过各种感官与世界互动,这是该阶段儿童获得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在这个阶段,要让儿童多听、多看、多动,父母一定要保护其好奇心,珍视其探索世界的欲望。此时,音乐、大自然、动物、语言、儿童自身的活动等等都是促进其发展的好素材。

(2)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们的活动和发展不再完全依赖自我的身体了。这个时期儿童开始以符号(如语言)来认识与表达现实世界,并且能够对头脑中的符号进行操作(如想象)。但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抽象能力还较差,尚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更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思维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所以才会出现前述同样多的两杯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儿童却认为其多少不一样的现象。

这个阶段儿童最愿意、最频繁从事的活动就是模仿,如“过家家”。儿童能够模仿,说明他们已经能够脱离感官的束缚,在头脑中进行模拟和想象,只不过此时的大脑操作还是以具体的形象为素材。皮亚杰在其教育日记中记载:有一次他带着3岁的女儿去探望一个朋友,朋友家有一个1岁多的小男孩正在独自玩耍,突然跌倒在地下,紧接着便愤怒而大声地哭叫起来。当时皮亚杰的女儿‘原奇地看着这情景,口中喃喃有声。三天后在自己的家中,皮亚杰发现3岁的小姑娘似乎照着那1岁多小男孩的模样,重复地跌倒了几次,但她没有因跌倒而愤怒啼哭,而是咯咯发笑,以一种愉快的心境亲身体验着她在三天前所见过的场景。皮亚杰指出,三天前那个小男孩跌倒的动作显然早已内化于女儿的头脑中了,而且女儿还对此进行了“加工处理”,在重现跌倒时去掉了其“愤怒和害怕”的情绪成分,添加了其主观理解的成分——有趣和滑稽。

这个阶段儿童思维的明显特点是“非逻辑”和“自我中心”。此时儿童的绘画都是“抽象派”,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表象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成年人的逻辑能够解释的,也没必要用成人的角度去解释或规范它。我记得自己在上学前非常喜欢一个广播节目——“小喇叭”,其中有一个段落是“学龄前”节目,我坚持认为是“jiélíng qián(读音)”,无论我父亲给我解释多少遍,我都不认可。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三字经,汇报表演后一个家长拉着她问:“性本善是什么意思啊?”她回答:“就是有一个人姓běn shàn(读音)啊。”这些表现都是非逻辑的,对这个年龄的儿童来说,他们记忆、思维的不是语义而是语音,他们不会也不在意探究其逻辑意义。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允许孩子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不能也不必用成人的思想去纠正小孩子的所思所想,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想象力,欣赏他们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对世界独特而有趣的解读,鼓励孩子提问和思考,让他们通过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和世界互动,这和上一阶段鼓励孩子通过感知和运动与世界互动是一样的。就像前面提到的,周国平在面对5岁女儿的提问时,回答说:“宝贝,你这个问题很好,但爸爸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慢慢想。”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提问及思索比问题的答案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