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18467700000060

第60章 怎样教孩子学会爱

有位家长谈到:读中学的儿子非常自私冷漠。吃饭时总把喜欢的菜肴放在自己面前,旁若无人地尽情吃喝,别人要夹上一筷子,他就不舒服,甚至赌气不吃。在她生病卧床时,孩子非但不关心她的病情,反而责怪她为什么没做他喜爱的饭菜。母亲说到此处已经是泪流满面。

在上性教育课“新生命的诞生”时,老师问孩子生日意味着什么,孩子都回答说:“意味着接受礼物,意味着宴请,意味着欢乐,意味着……”没有一个人说这意味着母难日,没有一个人说感谢父母把他(她)带到这个世界。在了解父母情况的测试中,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父母的喜好、父母的工作情况,甚至不知道父母在哪里工作。真是可悲可叹!

但是悲叹之余,父母是否反思一下,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这正是由于你们“无私、无偿”的爱造成的。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不当的家庭教育存在3种倾向:单爱、偏爱、溺爱。单爱是指父母的爱单向地倾注到子女身上,只求给予,不求回报,忽视教育孩子爱父母、尊长辈,结果造成孩子缺乏爱心,只知被爱,不知他爱,对他人冷漠、麻木;偏爱是指对孩子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学习上的高期望值,而不注重对孩子品行上的培养和心理发展的需求。这样的孩子缺乏对人的情感交流,常常会造成畸形发展,谈何造就国家栋梁之材;溺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盲目迁就的爱,甚至于无原则的包庇、怂恿。这样过分的溺爱往往事与愿违,更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责任感,甚至于造成人格障碍。故韩非子说:“慈母败子。”教育家马卡连柯甚至把溺爱和犯罪画上了等号。所以,亲子关系是影响子女成长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之爱,对家庭的幸福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所谓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之爱是指父母亲和子女之间一种双向的爱)。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现在“孝子”已经演变成“孝敬子女”。由于不适当的爱,造成弑父杀母的悲剧还少见吗?但是父母们就是痴心不改。其实,要改变孩子的自私冷漠,只有改变你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才能确立温馨的亲子关系。

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试一试,重新调节好和孩子的关系:

1.了解新时代、新形式下的教育观,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孩子,以真诚理性的爱去面对孩子。这样的父母才会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

2.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意识,或多或少又有些闭锁心理,所以与孩子沟通要有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要从父母的权威式教育转变为更加灵活的朋友式沟通。常与孩子谈谈学校里的事,了解他的需要,不仅是生活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需要,他所喜爱的人、事、物。无论他与你谈了什么,先不要急着否定他,而是在倾听之后做出你的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你的看法,比如“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这么做……”,“我看这样做是否会更好些呢?”时间长了他自然会向你敞开他的心扉。

3.经常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作。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让他理解你工作的艰辛,甚至让他为你出出主意,他会非常高兴自豪,感到自己长大了,感到你需要他,这正是中学生最需要的。这也会使他和家庭的关系更密切、更融洽。

4.掌握关爱孩子的原则和技巧,利用各种生活事件甚至创设情景,适时地启发引导孩子学会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生连他的妈妈也不爱,还能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一语道出了爱家人、爱他人的关系。养成向孩子表达爱的习惯,让他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他。父母对你的爱是无私无偿的,但是父母也需要你的爱,你的理解、支持。这样孩子也会把爱反馈给你。在生活中双向的爱才是美的。有一次,一位母亲由于工作的烦累,回到家晚饭也不想吃。饭后,女儿说她要出去散步,母亲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儿,女儿回来了,带着用她的零用钱买来的一张贺卡和一些母亲所喜爱的小点心,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祝您母亲节快乐!”母亲非常感动,一下子把所有的不快和劳累都卸下了,母亲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母亲所有的爱都得到了回报。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5.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这也是很重要的。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为他创造机会,让孩子懂得生活中人人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父母也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这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家长不仅爱孩子、爱家人,更要以宽厚、广博之爱心真诚、善良地帮助周围的人,孩子才会以仁爱之心善对他人。

最后,希望父母要优化教育方法,营造和谐温馨的家教氛围。对孩子做到提醒而不唠叨、严格而不苛求、宽容而不怂恿、慈爱而不溺爱。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自由地发展其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