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18467700000008

第8章 孩子嫌家长唠叨该怎么办

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毛病是家长对孩子说话唠叨,尤其是母亲表现得更为突出。某校有这样一个男孩,每逢周五其他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度周末,而他总是最后一个才离开校园。原来他讨厌回家,一到家母亲就会唠叨个没完,他无奈地说:“自己都是个高中生了,穿什么衣服母亲还要管,你瞧,要我穿那么多,怎么打篮球啊!”所以,他情愿在学校多呆一分钟也好。

可是,许多母亲却并不承认自己唠叨,而强调这只是出于关心而经常提醒孩子罢了。其实,唠叨和经常提醒是有很大区别的。

唠叨往往是生气、不耐烦或挖苦,是多次重复的要求或指责;而经常提醒,无论频繁与否,都是用友善、信任、尊重的态度,没有烦躁、指责、挖苦和谩骂。

经常提醒对学习有益,积累经验,减少失误,提高自控能力。而唠叨的结果是烦扰对方,激他反感,影响亲子关系,破坏教育效果;同时也污染家庭的祥和、温馨、活跃的气氛,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既然唠叨不好,母亲为什么还爱唠叨呢?初步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1.出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女性性格特征所致。女性性格具有细心、注意小事、敏感、较重感情等特点,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2.女性一般不如男性心胸宽广、视野开阔,但又想事较多。加上整日除工作外还要忙于紧张繁忙的家务,容易引起情绪紧张、心情烦躁。

3.对于某些女性可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因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说的话、办的事不放心,才不断重复。软弱和紧张型的人特别容易唠叨。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也成为一个不自信的浮躁的人。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防止在教育孩子时说话唠叨呢?

1.不要事事处处叮嘱,要制定良好的家规。家长没完没了的叮嘱,不但干扰了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还会使孩子产生反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家长应该和孩子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家规和家务分工制度,给孩子创造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环境。家长负责监督和检查。

2.家长要养成说话干净利落的好习惯。一些父母生怕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会吃苦头,不由自主地多次重复,这样反而使孩子认为听不听大人的话无关紧要。不按大人的话去做,最多再听你唠叨、发火,而他则不会受到任何处罚。所以,父母必须养成任何事情只对孩子说一两遍的习惯,让孩子知道不听话会带来什么后果,学会自己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而对父母来说却没有什么,既不生气,也不发火,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3.亲子之间经常进行心理沟通。如定时安排一次全家欢乐的聚会,在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气氛中谈谈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心理的感受,以及家规应如何改进等,达到互相沟通、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并统一认识,自觉自愿地去做各自应该做的事情。

当家长和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不仅是言语的说教,而更重要的是情绪感染、心理亲和、择善而从之的过程,对亲子双方的精神、情感激励作用很大。当人的情绪不好时,就容易带着消极、偏激的情绪唠叨个没完,把教育孩子变成了苦恼、烦躁和精神负担。

最后要提醒那些缺乏自信的母亲,不妨找有关心理咨询师聊聊,尽快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唠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