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18468300000054

第54章 《张思德》

影片名称:张思德

影片分类:传记片故事片

色彩:彩色

出品年份:2004年

导演:尹力

编剧:刘恒

主演:唐国强吴军

制片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

电影《张思德》以全新的视角刻画了张思德这个革命队伍中普通一兵的不平凡革命历程以及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这个平凡士兵之间的深厚感情。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

毛泽东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泽东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6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张思德:领袖追悼的战士

巴山山水多英雄,

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

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

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

领袖名篇传域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仪陇县,苦大仇深的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长。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同年10月他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在瓦子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天他又随部队转战到四川,进入当地列宁小学学习文化和军事,毕业时被调到省军区指挥部政治部当交通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他跟随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前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1938年春又任班长。1940年春,张思德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领导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他在战争年代参军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许多已当了团长甚至旅长,张思德身为战士却从不计较职务高低。

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了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牺牲后,毛泽东发表了传扬天下的《为人民服务》。

毛主席由张思德进而要求全党:“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主席此番讲话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至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列中,仍有着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第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华语故事片奖2005年上海影评人奖十佳电影

第十二届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奖

第二篇

现实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