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18468300000055

第55章 《焦裕禄》

影片名称:焦裕禄

影片分类:故事片传记片

色彩:彩色

出品年份:1990年

导演:王冀邢

编剧:方文华

主演:李雪健李仁堂

制片公司:峨嵋电影制片厂

河南省兰考县,受风沙、水涝、盐碱“三害”困扰,历史久远。每逢荒年,难以计数的兰考人离乡背井乞讨为生。1962年,兰考再遭自然灾害,危难之际,焦裕禄受河南省委开封地委组织部之命,出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协助抗灾。前任王书记将改变兰考贫瘠面貌、开展县委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其他干部工作情绪低落,都想通过各种关系调离兰考。县委会上,委员们各怀心思、怨天尤人。焦裕禄提议大家到火车站看看灾民们。寒风凛冽、飞雪漫天,数千灾民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地蜷缩在车站的每个角落,等待乘车外流谋生,而站台上的救灾物资已堆积了八天之久。焦裕禄难抑内心激愤,命令县委和政府机关全体干部到火车站分发救济物资,并取消了县委干部们的特殊供应证。此行动得到多数委员的支持,却触怒了主管分发救灾物资的副书记兼县长吴荣先。由于工作指导思想和方法的分歧,两人矛盾日深。赵专员调整了兰考县的领导班子,任命焦裕禄为县委书记。焦裕禄不顾肝病折磨,全身心地投入救灾工作中。民众受到感染,纷纷加入这场艰巨的运动。焦裕禄的得力助手、园艺场老场长因劳累过度、长期缺乏营养,活活累死。焦裕禄深受震动,决定为工作最累、条件最苦的基层干部每人补贴50斤粮食。吴荣先将此事密报地委告状。风闻焦裕禄要受处分的兰考群众围住赵专员喊冤,他们的举动证明了焦裕禄的磊落之心。

暴风雨冲垮房屋,淹没农田,焦裕禄坚持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带领群众挖沟排涝、抢救庄稼。就在他强忍病痛抗洪救灾的同时,吴荣先却称病住院。长期艰辛的工作使焦裕禄肝病恶化。1964年3月23日,焦裕禄被送到郑州治疗,兰考群众沿街相送。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终年42岁。1966年春,他的遗体被运送回兰考,根据他的遗愿安葬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数万兰考群众送葬,悲声震天……

焦裕禄生平

焦裕禄同志,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抗日战争初期,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同志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1943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一家姓户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同志自动要求当了民兵。当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同志是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带领民兵参加过不少战斗,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担任过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同志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被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中共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被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焦裕禄同志响应党的号召,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直到1962年。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这期间,焦裕禄同志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同志又被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因病逝世,时年42岁。

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李雪健)

第十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第十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李雪健)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1989-1990年优秀影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