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18559400000025

第25章 冬天的故事

《非诚勿扰》想必你是看过的?范伟扮演的那个大老板,口口声声强调要说母语,但是一发声,出来的还是“洋语”。为什么?洋气,有派!当然,这不是这个冬天才有的事情,这已经是有相当历史的了。

对于城里人而言,冬天仿佛都是从开始供暖气那会儿开始的。你看,暖气开始热了,冬天也就这样来了。过去我们打炉子、和煤饼,当然还储藏土豆和白菜,为一个并不漫长的冬天,热热闹闹一大堆事情。后来,自从发生了那个众所周知的“春天的故事”以后,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更是改善了许多。譬如供暖气这种新鲜事儿,这种洋气且有派的新鲜事儿,现在白痴才会觉得是新鲜的。不过让白痴怎么也想不通的是,明明是供暖公司,怎么会被误读为供冷公司?即便白痴摸着的暖气片是冷气片,他也想不出其中的道道来。其实那不是误读,倒是最正确的一种解读。

在冬天还没有正式到来之前,我们都知道,关于冬天的故事就已经开始登台演出了。最让我们揪心的,是暖气费的上浮。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原材料的上涨必然带来产品的上涨,反之亦然。结果在冬天莅临之前,我们“听证”了以后,暖气费大幅度上调。天津的做法与我们的“雷同”之处是,他们也是在冬天莅临之前,由政府出资十几个亿,用于补贴供暖企业。这样做的结果是,产品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上涨。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的做法是有悖市场经济规律的,不把那只“无形的手”当回事。但是他们有他们的“歪理”。他们认为,供暖这种事儿,事关千家万户,政府拿钱补贴一下,也在情理之中。这就类同政府拿钱修马路一样,都是老百姓的钱,咱们向人家“取”了上来,咋就不能再“用”了下去?

这样一来,天津的这个冬天显然是不太寒冷的。我们不同,我们虽然身处产煤区,那个叫GDP的东西,也因为煤炭行业的崛起,体重也在日渐增加,但我们还是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原材料上涨了,产品必然上涨;原材料下降了,产品也依然不动。其实那只所谓“无形的手”,早在我们的眼里成为巴掌了。但我们很无奈。在我们的眼前,很多洋气、有派的事情不是没有,也是层出不穷,但好像距离我们总是那样远。为老百姓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是党中央NN次的要求,我们也NN次地这样反复要求自己,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最好最温暖的东西,就是红灿灿的票票了。哪天如果谁说,暖气费要下降50%了,哪怕就是个传言,奔走相告的人怕也不在少数。更或许,这个冬天会因为这样一个温暖的传言,而变得不再寒气袭人。———故事,哪怕它是冬天的故事,也都是这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