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18559400000007

第7章 街上的事儿

街上的事情很多,也很繁杂,千头万绪,有时候就像家里的事儿一样。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街上的事情有时候也很难断,但毕竟多是整个社会的事儿,是公共事务,有规有矩,又有这样那样的专门机构,里面大多都是人头攒动,若负责任地“断”起来,其实也难不到哪里去。

譬如,有关部门早就规定,市区内不允许机动车辆鸣笛;后来又有了补充规定,指名道姓地说,中巴车不得安装高音喇叭。早几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全国的最安静城市之一,去年又赢得了环保方面的新荣誉。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也让市民们更多了一些自豪。但是,就这个中巴车的鸣笛,照样让我们感到无奈。譬如清和街上开往贺兰的中巴车,几乎都安装着类同于船舶上的汽笛,若只闻其声,还以为是过来了一艘艘货轮。你说制止这种现象很难吗?恐怕就一个早晨的明察暗访严厉处罚也就解决了。但问题是,好像没有人来做这项工作。

蔡明问: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这种执拗的甚至不免傻里傻气的追问诘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问责。

有媒体报道,说清和街上的一个建筑工地有一幢楼拆了半拉停下了,而这幢楼恰好临街,街上自然有来来往往的路人,路人当然有老老少少了。谁也保不住这幢楼有没有随时坍塌的可能,而一旦倒了下来,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此鸡零狗碎的小事儿,解决起来困难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报道了多日,那半拉楼还照样是半拉楼,随时坍塌的可能依然存在。媒体没有像蔡明那样继续追问,应负其责的有关部门也没有出面干涉和解决,一个问题就这样存在了下来,成为街上的一个事儿。

用天津话说,这算嘛事儿!

诚然,我们有很多很多需要解决的大事,譬如就业物价甚至机制体制,这些算不上什么事儿的事儿,也确实不好意思摆到桌面上。依照我们的惯性思维,能够摆到桌面上的,应该是大政方针之类的。但是,我们开始发现,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尤其是牵涉到广大百姓的个例,开始摆到了国务院的桌面上。国务院的桌面应该算是最大的桌面吧?这样的桌面尚且能够摆上百姓的事情,我们一个小到科级甚至股级部门的桌面,又有什么资格摆谱?看看涂鸦上述的那两件事吧,哪个不是区区一个“小分队”就能够解决的。

关键是,“小分队”出发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