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遗书
18572200000025

第25章 娶妻“阿丑”,求才不求貌:志同道合,安家立业(2)

在政治军事的斗争中,不失时机,硬攻强取,固然是英雄本色,但审时度势,该退则退,也不失智慧之举。“成功之道,赢缩为宝”,进退伸缩,皆为成功的法宝。在形势于我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投降,可以讲和,也可以退却。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退却则可转败为胜。

退却,表现为暂缓前进的节奏,调整部署,积蓄力量。

退却,也表现为另觅新路。

自觉退却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有退才有进,有止才有流,有舍才有取。在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只有牺牲一部分利益,才能在新的领域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从无谓的纠缠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才能有更多精神和力量思考新的出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新的境界,新的天地,正在一“回首”之处。

总而言之,退却可以减少损失,保存实力;退却可以重整旗鼓,以利再战;退却可以另觅新路,争取更大的胜利。因此,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地应该受到赞赏的。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受挫后的撤退中,独自断后,斩将立功,不曾折一人一骑,我不仅称赞他“真将军也”,还赏赠赵云五十斤金,因为我诸葛孔明高度重视撤退的艺术。

退却需要勇气

退却的道理说来并不高深,但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在此以前,已经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不少心血,一旦抛却犹如割肉剜心,既会担心蒙受损失,还会害怕丢掉面子。然而,如果不坚决退却,就要中途耗尽全力,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事业上的退却犹如面临死亡,只有具有舍身忘死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

退却需要智慧

虽然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是何时走,怎样走,走向哪里?这里面包含着临机决断的极大学问。比如,由于难以洞察全局,退却的时机就很不容易掌握,如果仅仅根据局部情况而下决心,就会导致失败,有时甚至连失败给全局带来的损失也看不清楚。因此,退却同样需要调动一切智慧,做到周密计划,深思熟虑,忙而不乱,退中有进。

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平生谨慎,必不弄险”

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经过深思我深知“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我虽已全然明白,但已是力不从心,北伐尚未成功而身将先死,可叹!可惜!可恨!借此,我奉劝,切莫走我之路,欲成大事者必须具有冒险精神。

身边的人都夸我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但我知道,自己也并非完人,性格上的过于谨慎是我最大的一个缺点。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与此不无关系。

记得在第一次进兵中原之时,魏延曾向我献策,愿领精兵五千,分道由子午谷进兵。这是一条捷径,如能得手,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但我却以为,这一方案风险过大,不是万全之策,是过分低估了对手,是欺中原无人。于是谨慎行事,依法进兵,从陇西平坦大路逐步推进。不久,司马懿复出,街亭失守,败局已定,只得退兵。那次兴师,我虽擒了夏侯,败了曹真,但对魏并无多大挫伤。

现回想往事,从当时的敌情、地形、路线等情况来看,魏延的建议颇有见地。如果我当时采取了这条建议,很可能一举夺下长安,收复三秦。对此,我也听人传言司马懿之语:“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唉!我孔明怎么配称为“了不起”,弃捷径而兜大圈,延缓了进攻时间,难以出其不意,而且导致疲众劳师,结果等来了劲敌司马懿。苦心准备多年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悔之晚矣!

我的失当,告诫了后人,决策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冒险与谨慎

冒险和谨慎似乎对立,其实作为成功的因素,它们又彼此统一。成功需要谨慎,但也需要冒险。谨慎固然可取,但要依时依地而行。在行动的准备阶段,调查研究敌情,制定初步方案,对比优选方案,要力求谨慎。但在最后的决断和执行又要敢于冒险。因为决策者所面对的是一大批变化着的未知因素,同时主客观条件也只能是相对成熟而已。决策者不能无限地等待,当成功的可能一旦闪现,就应该果断行动,谨慎不等于万无一失,不等于因常袭故,不等于保守等待。

在这方面,我有点佩服我的对手曹操。官渡之战前夜,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袁绍消灭了固守在易京的公孙瓒,占有幽、冀、青、并四个州的广大地区,军队达几十万人,成了北方势力最大的割据集团。处于明显劣势的曹操,心有犹豫,难以决策,完全合情合理。后听了谋士郭嘉的分析,曹操下定决心,在十倍于自己的袁绍面前,毅然应战,终获胜利,由此可见曹操善于处理谨慎和冒险的关系。

冒险与胜利

冒险和出奇相连,出奇和制胜相生。战场上的危途险地,常常被人们看作与胜利绝缘,因而正是敌方将帅思维判断的死角和不虞之地,进而也变成了敌人防御上的“薄弱点”、“空白点”。出奇意味着担风险、闯难关,但“幸运喜欢眷顾勇敢的人”,“地狱的入口处正是勇往天堂的大门。”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越大的危险往往含有越大的胜利。倘若要创立惊人的战绩,必须敢于冒险。

冒险与勇气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冒险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从决策定计上看,冒险则是一种勇气、魄力。我之所以过于谨小慎微,我想是源于思想的压力。承蒙主公刘备知遇和托孤之恩,执掌军政大权,无时无刻不希冀完成统一大业。而对手又是强大的魏国。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的报效心和责任心,使我在自己的事业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怕有失,过于谨慎小心。其实,细想起来,在我事业的开始,我先是孤身入吴,继而取西川、夺汉中,还是有一些冒险的精神的,可惜心理的压力,又使我六次北伐,谨小慎微,不敢弄险,而无大的建树。冒险需要勇气,需要抛弃心中一切的杂念、胆怯。

冒险和科学

冒险需要勇气,但仅此还很不够。一个人既要敢于冒险,又要善于冒险。冒险不等于蛮干,冒险不等于否定科学。只有讲究科学,才可以提高冒险的成功率。

冒险不等于意气用事。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一定要出兵伐吴,进行了战略上的一次大冒险,结果惨败。之所以有此结局,是感情的潮水摧毁了他理智的思维。由此可见,决策者首先要战胜自己,在重大问题上,决不能凭自己的感情冲动而贸然行事。为一时之气“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乃匹夫之勇。真正的大英雄,应该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经过深思我深知“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我虽已全然明白,但已是力不从心,北伐尚未成功而身将先死,可叹!可惜!可恨!借此,我奉劝,切莫走我之路,欲成大事者必须具有冒险精神。

激发自己的冒险精神

欲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冒险精神,因为没有冒险,就没有大的成功。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敢冒险,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风景线却迂回遥远,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他们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过了一辈子,直到走到人生的尽头也没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乐和幸福的滋味。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其实这样并不安全,因为仍然要承受挨饿和被人鄙夷的风险。

所以,生命运动从本质上说应该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惟有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和打破以往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后,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喜悦。我们应该强烈地追求这种境界而不应安于过一种平平常常、千篇一律的生活。

理想的生存方式就潜伏在现时的平常的生存方式之中,只有具备探险的勇气才能发现它。在你的身上,本来具备着打破旧的生活格局而迎来新的生活的巨大潜能,可是它被现时的平庸的作为掩盖着。只有具备风险意识,无所畏惧,勇于探索和实践,你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完全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实现了自己追求的人,才能领略到人生的最大的喜悦和欢愉,这是所有懦夫,都不可能领略到的。

冒险免不了有失败。成功的母体便是失败。成功只是无数次失败之中的一个特例。正常的规律是,无数次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无数人的失败换来一人成功。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那个人是幸运的,而此前无数人无数次的失败是同样伟大的。那种失败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后来的成功之中。

成功意味着冲破平庸,而其中的一条捷径便是——敢于冒险。

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惧怕失败,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悲哀而无聊的人生,一个懦夫的人生。其最为痛惜之处在于,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你本来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悦,可是你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去勇敢地闯荡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生,不如做一个敢于冒险的英雄。

到此你可以问自己——“平生谨慎,必不弄险”对吗?答“否”毋庸置疑,而我孔明六出祁山而无大的建树,就是最好的反面事例。

定姜维为接班人: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我选姜维为接班人,并不是因为我喜欢他,在如此重大的决策上,我尚知公私分明,把握分寸。我之所以选姜维为接班人,首先是因为他忠心,与他朝夕相处我深知,在我死后他仍能对我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矢志不移地完成统一大业者,非姜维莫属。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姜维具有历史上许许多多优秀领导者共同的特点……

初识姜维是我首次伐魏之时,那时姜维为魏将。在我欲夺取天水之际,当时年仅二十七岁(跟我出山时的年龄相仿)的姜维屡出奇招,与我几次斗法谋动在先,那时我心中便十分欣赏年少博学的姜维。后几经努力,以反间之计才将其收归帐下。跟随我这些年来,姜维没有让我失望,屡建奇功,并给了我不少好的建议。

说我慧眼识人也好,道我偏私也罢,我早就看好姜维,他追随我的这些年,我言传身教,欲将自己平生所学尽数传他,姜维也很争气,敏而好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些战略构想与决策上,甚至连我这个“老师”也自愧不如。

今身患重症,恐不久于人世,选一合适的接班人,完成我未实现之志,乃是当务之急。遍寻左右,惟姜维是最合适的人选,遂写信荐于我主刘禅:“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是凉州上士……敏于军事,既有胆略又深解兵意,我之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能继我之志,为国出力。”

我选姜维为接班人,并不是因为我喜欢他,在如此重大的决策上,我尚知公私分明,把握分寸。我之所以选姜维为接班人,首先是因为他忠心,与他朝夕相处我深知,在我死后他仍能对我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矢志不移地完成统一大业者,非姜维莫属。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姜维具有历史上许许多多优秀领导者共同的特点:

一、博学多才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博闻广识,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有能力领导下属以及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二、宽容品性

宽容是指有权力责备而不加以责备处罚,有权力报复而不加以报复的一种道德心理。管理下属要赏罚结合、恩威并用,但往往宽容是最好的策略。

三、追求上进

“不进则退,智者生存。”不求上进的人势必落后于人。一个领导者如果不求上进,势必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发展。

四、有自信心

一名领导者要具备很强的自信心,强的自信心,会使人对自我把握能力加大,这种把握能力是一个人对自己准确的评估与预见能力,定会使人的内心产生一种能动力量,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五、有坚忍不拔的决心

坚忍不拔的决心是领导者必备的又一良好品质。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与危机,要安然度过危机,首要的一条就是领头羊要有坚忍不拔的决心。

六、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性的思维不是局限于只会发明“木牛”、“流马”之类,更重要的是,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迅速反应,作出正确的决策,解决难题、获取最大的利益。

七、敏锐的洞察力

在与对手激烈地斗争中,如何抓住机遇是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而成功地抓住机会获取大的胜利,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八、决策能力

领导者在各项事务中,做得最多的就是决策,缺乏快速决断的能力注定要失败。

分析问题要冷静,判断问题要准确,处理问题要果断。看准了,立即拍板,畏首畏尾,必将错失良机。

良好的决策能力也不仅仅指决策要果断,也要准确,如果不准确,再迅速也无任何意义。

九、合作精神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别人合作,善于用感动和说服赢取别人的尊重。

十、组织才能

领导要有很好的组织才能,合理安排人、财、物,使他们各尽其用。

优秀领导者的特点远远不止以上这十点,在我看来,姜维至少是具备了这几点的,这正是我看中姜维的主要原因。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我死之后,姜维将继我之志,完成我未完成的事业,为了确保其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我为其总结了优秀领导者的十个个性特征,希望他保持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做一名开明高效的领导者。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一般具有以下十种个性特征:

一、说服力

无论是与下属讨论问题还是与下属分担责任或共享收获,优秀的领导者都为自己的个性作解释,同时真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并了解他们的现状。如果下属被说服,领导者当然要保证长期的承诺。

二、耐心

对人对事都要有耐心。就算下属有很多缺点,他也具有很好的态度。“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他待人的信条。这种对下属的耐心还来自于他总能发现下属优秀的一面,并将之转化为组织发展的动力。面临不断出现的困境时,领导者从不气馁,他深信没有攀越不了的高山,即使是“天堑”也终有一天会变做“通途”。他在暂时的阻力下,有着长远的目光。

三、风度

优秀的领导者具有富足之心,他不会认为下属的成功会危及自己,他乐于看到下属的不断成长,很愿意关怀下属。

四、可塑性

优秀的领导者不盲目以自我为中心,他开怀纳谏,对自己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他就虚心听取追随者的提案,并纠正自己。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从不固执己见。他善于、敢于接纳新生的事物。观念在他脑中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他认为一切变化是决定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

五、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