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教你把生意做大
18659700000002

第2章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2)

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垫脚石。真正的失败并不是事业遭遇挫折、成功计划搁浅,而是在失败之后彻底失去了自信,完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变得没有任何斗志。看一看那些成就大业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相同点:他们可能来自偏僻的乡村,可能从小家庭贫寒,可能人生遭遇了种种不幸,但是无论怎样的挫折和失败,都无法击垮他们,相反,挫折和失败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变得更加有智慧,更加坚不可摧。

有一位美国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他发现:在百万资产的企业家中,平均每个人有375次破产的记录。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失败不过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机会。成功者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他们会带着成功的思路,在失败的地方重新站起来,并且在接下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重,表现得更加精彩。

所以,请记住李嘉诚的话:即使失败了,也不怨恨,而要慢慢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拿破仑·希尔说过:“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或火候还不够的缘故。”失败之后,不要抱怨运气不好,也不要抱怨命运坎坷,这些都是借口,真正的勇者应该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继续奋斗,东山再起,攀上人生更高的山峰。

只要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钱赚

很多人抱怨没有发财致富的机会,其实,就像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一样,生活也不缺少赚钱的机会,缺少的是发现赚钱机会的眼光。只要你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钱赚。李嘉诚曾经说过:“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举手投足之中。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关于赚钱的眼光,《庄子》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世代以漂丝为业的家庭作坊,冬天在水中漂丝,手很容易生冻疮。于是,他们在实践中发明了一种“秘制冻疮膏”。虽说他们一家世代勤奋,但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

一位鲁国的商人得知这种冻疮膏,便向这个作坊主开出100两黄金的价格,想买下整个作坊以及冻疮膏的配方。作坊主召集家人开会,最后商议说:“我们祖祖辈辈以漂洗丝絮为生,收入低微,生活贫苦,如果出售作坊和配方,我们可以获得一大笔金钱,然后还可以开一家更大的作坊。”最后,作坊主接受了这个鲁国商人的开价。

鲁国商人得到配方以后,马上奔赴吴国,对吴王说:“今后吴军在寒冬腊月打仗,再也不用担心天冷冻手抓不牢兵器了。”

不久后,吴国与越国交战,此时正值寒冬腊月,而且进行的是水战。由于吴军将士事先涂抹了秘制冻疮膏,战斗力大大提升,将越军打得溃不成军。吴王大喜,立即封赏鲁国商人万两黄金,还给他分封土地。

同样是拥有冻疮膏,宋国人只能世代用它漂洗蚕丝,结果贫困大半辈子,而鲁国商人却从中看到商机,轻松就让自己身价大涨。他们的差距就在于发掘财富的眼光和把握赚钱机会的能力不同。由此可见,只要有眼光,就能发掘商机,轻松赚钱。

李嘉诚就是一位具有敏锐的财富眼光的商人,他说过:“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机遇,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有人曾问李嘉诚是如何成功的,李嘉诚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在20~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60岁之后,运气已差不多要占3~4成了。”

对于这段话,李嘉诚是这样解释的:“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断奋力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

事实上,成功靠运气是李嘉诚的谦虚之词,他所说的运气其实是指眼光。当年他眼光独到,进入高速发展的塑胶行业,之后又进入房地产行业。在整个经商的历程中,他虽然遭遇多次市场低潮,但由于他眼光独到,看清形势,总能在逆境中上演翻盘的好戏,总能在不经意间赚得钵满盆满。

1950年,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一开始主要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产品推出之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谓初战告捷。然而,到了1957年,李嘉诚决定不再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而是生产家庭装饰品——塑胶花。

为什么要改变产品种类呢?这也与他对市场的敏锐眼光有关,因为他注意到,“二战”之后,世界趋于稳定,香港的经济蒸蒸日上,人们对室内装饰、美化的需求日渐增强,他认为塑胶花早晚会成为居家中的“常客”。就这样,敏锐的眼光让李嘉诚再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李嘉诚的冒险举措并非盲目投机,而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冷静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的整个投资生涯中,这样的成功经历还有很多。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他每次都能逆势而动,为什么每次都是赢家呢?

其实李嘉诚的成功与发现赚钱的眼光是分不开的。因为有敏锐而深远的眼光,他能从危机中看到机会,能从逆境中看到希望,所以才能把握住别人把握不住的财富商机,才能逆势而上,屡次获胜。

要有放眼全球的决策头脑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是评价张良的,但如今也是一些杰出企业家的真实写照。要想创造财富、要想拥有财富,就必须具备谋划全局、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无论做什么事,李嘉诚的心中都有一个“全”字,所谓的“全”,指的就是全局、全球、全面性。他坚信,只有谋划全局者,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把生意做好。

李嘉诚曾表示,企业家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用时代的眼光、全球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还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手,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企业前进的大方向,在市场角逐中成为大赢家。

当年李嘉诚靠着塑胶业发家致富,在塑胶行业干得风生水起。就一般人来看,他应该循着这个行业,继续开拓下去,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然而,他却清醒地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有盛衰的定律,只有看清世界的大趋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天,李嘉诚开车行驶在郊区,看到农民在原野上忙着耕作,看到建筑工人忙着盖房子。忽然,他意识到房地产是一个好产业。回到家中,他进一步研究发现:1951年,香港人口不到200万,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香港人口剧增,住宅面积需求量水涨船高。加之经济的持续发展,写字楼、商铺和厂房的需求量大增。这也是香港长期闹荒芜,房屋增加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李嘉诚决定进军地产业,做一名地产商。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幢12层的工业大厦,吹响了进军房地产的号角。1960年,李嘉诚又购买了新兴工业区柴湾的地皮,在上面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这两幢大厦总面积为12万平方英尺,以出租收物业费为主要经营项目。从此以后,李嘉诚在地产界的发展顺风顺水,一发不可收拾。

李嘉诚做生意的诀窍就是“全局+远见”,他既能看到香港全民对房屋的需求量,又能看到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发展的空间,什么时候应该跨行,什么时候应该坚持下去。

不仅如此,李嘉诚对社会形势的判断也非常准确,这取决于他能纵观全局,能从当下看到未来的几年。这一点在他获得屋村开发权一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之后,承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就是黄埔花园屋村。

1981年,李嘉诚就想推出这个计划。当时黄埔花园所用的地盘是黄埔船坞的旧址,根据当时香港条例的规定,如果把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用地或商业办公用地,必须补交地皮的差价。当时正值房地产热,按当时的市值计算,李嘉诚如果想在那块地皮上建造住宅区,需要补交28亿港元的地价给政府。这个代价太大,李嘉诚决定暂缓实施,等待时机。

仅仅过了两年,香港的房地产业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香港房地产业进入了低潮期,李嘉诚觉得机会来了,他与香港政府谈判,结果成功得到了那块地皮的开发权,而且仅出资39亿港元。这与两年前的28亿港元有着天壤之别,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李嘉诚就赚了20多亿港元,因为他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由此可见,他的耐心等待是明智的。

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在北京草签了一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的前景一下子明朗起来,这使得恒生指数迅速回升,房地产业又转入高潮。1984年年底,李嘉诚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的黄埔花园屋村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李嘉诚在这次投资中获利多少呢?据专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额的回报,在房地产业实属罕见。这取决于李嘉诚的全局性决策头脑,他在地产低潮时补地价,在地产转旺时大兴土木,在地产高潮时出租楼宇。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业称雄的秘诀。

这次投资让李嘉诚赢得“屋村大王”的称号,从此,他成为香港地产界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名声一下轰动整个香港,为他在香港地产界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李嘉诚财力雄厚,但是在经商中,他从来不炫耀自己,也从不自高自大。因为他知道,做任何一个决策,都必须胸怀全局,放眼全球,而不能凭一时的冲动拍脑门做决策。他曾说过一句投资名言——“不可持买古董的心理”。每次参加竞标时,他都会洞察先机,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再制定夺标的最高价格。如果超过了这个价格,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逞一时之气,不计后果地竞标,这不是李嘉诚的风格,而是某些赌徒的作风。当李嘉诚碰到这种赌徒时,他会选择退出,成全对手的风头,他说:“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甚至做成蚀本生意,倒不如袖手旁观。”正是凭借这种胸怀全局的意识,他才能理智地决策,才能笑傲商场。

李嘉诚说过:“决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开阔胸襟,统筹全局,但一旦决定之后,则要义无反顾,始终贯彻一个决定。”他以独到的慧眼,从香港的特殊环境和社会发展大势中,洞察出了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主要在于他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