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18662100000006

第6章 导言(3)

(1)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SSPCI评价分析范式。

(2)围绕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从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根据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和城乡公共物品供给不平衡的实际,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性研究,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深化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上,探讨如何有效地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3)通过研究,明确不同区域、不同性质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及其原因,从而揭示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形成机理及管理对策。

(4)如何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实际,制订不同地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政策目标,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公共物品的优先顺序,建立合理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1.3.2.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书的研究将沿着以下思路进行:

综合性研究——主要研究在市场经济总体框架下和农村内部市场化程度低、农民的货币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及管理机制问题。

区域性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不平衡,农村更是如此。东、中、西部农村的差异性很大,各地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有不同的方式,面临着不一样的问题,也有不一样的政策和实践经验。本课题将对不同区域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进行分区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得失,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专题性研究——这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将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物品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对其供给水平、动态变化和地区差异进行量化评估,并分析各种公共物品在不同政府层面的支出水平和结构。选择的具体专题为:①乡村医疗和公共卫生;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③农村义务教育;④农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障;⑤农村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能培训等无形农村公共物品。

1.3.3.主要研究方法

为了使研究结果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至关重要。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1)历史的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列宁同志曾指出:“考查某个问题,要看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并根据它的发展考查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历史的方法在农村公共财政研究中,就是要考查农村公共财政的历史及其产生、发展,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各阶段农村公共财政具有哪些共性和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考查当前的农村公共财政是怎样的。

(2)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并以规范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所谓“实证分析”,就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实证分析法运用于农村公共财政研究,就是要按照农村公共财政活动的原貌,勾勒出财政支出的主要特征及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和各种政策安排。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规范分析主要采用语言的和逻辑思辨的方式生成理论(如建议、原则、标准、规则、忠告)或能够改进研究目标的其他措施,但规范分析不包括实际的操作,其研究目的在于提出改进的建议或评价。规范分析运用于农村公共财政,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制度前提,根据“公平”与“效率”这两大基本社会准则,来判断目前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并探讨财政制度的改革问题。近年来,我国财政研究中受实证研究的影响,偏重于大量使用数学模型。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现象的本质,而规范性方法则强调从特定的价值判断出发,力求从逻辑高度概括出最优的模式应该是什么,进而指导实践,实现其规范化。事实上,基于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品统筹供给改革和农村公共财政改革情况,更适合以相关实证研究的数据作基础,注重规范研究的方法。

(3)比较的方法。通过访问、调查、上网以及文献检索等多种有效方法,系统采集国内外农村公共财政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

通过纵向分析、横向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比较。

(4)系统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公共财政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涉及诸多方面因素,全部归结到本书中来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既要限定研究的体系,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问题研究。本书对农业、农村在公共财政体制中的定位,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多渠道为辅的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体系的构建,农业、农村对公共财政的投入需求等将进行重点研究。

(5)宏观、微观相结合。以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前提,并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等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层面进行布局并从微观层面加以把握,使研究建立在行之有效的基础上。

(6)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进行定量分析,主要采取图、表、模型等方式。定量分析可以提高准确性、科学性,定性分析可以使评价更加全面、系统。两者相结合,才能作出恰当的评价。

总之,在研究方法上,虽然本书采用了上述所介绍的多种分析方法及其结合,但主要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邓小平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将作为研究的指导,并渗透整个研究与报告中。本书将力求规范分析和大量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静态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界定。与此同时,研究还将采用数量的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和相关计量模型等将在分析研究中采用。实践的方法主要是围绕6个研究专题,开展包括实地考察与典型调查、农户访谈与基层干部座谈、专题研讨等形式在内的研究。

(1)实证:本书立足于实证调研,结合进行试调查(8人×30天)、专题调研(8人×100天)、补充调研(8人×20天)和参与式调研(调研时间分散于整个课题研究期内),并将微观调查、区域比较和宏观分析结合起来。如在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公共物品的优先顺序时,设计相关问卷对地方政府和农民的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等。课题组一方面将对全国进行抽样调查,获取宏观资料;另一方面,深入乡村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驻点调查、参与观察以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量化分析。

(2)分类:我国农村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差别比较明显。为此,本书注重区域研究及类型分析,以浙江省(东部)、江西省(中部)和贵州省(西部)作为典型调查省份,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在上述调查地区中选择若干类综合性调研点。根据专题本身的特殊要求,在综合性调研点中再选择特定的专题调研点:一方面,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乡村进行分区研究;另一方面,也对不同地带内部的发达、中等发达及欠发达乡村进行分类研究。通过这种类型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乡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比较和类型分析,进而针对不同地区和类型乡村提出可供选择的对策建议。

(3)协作:本书是集体协作攻关的重要项目,一方面强调项目内部课题组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组所在研究中心在浙江、江西、贵州设立的联合调研基地的作用,在课题组之间及中心与调研基地之间建立资料共享和定期交流的机制,以项目为导向,集体协作、攻关;与此同时,继续奉行本研究中心长期坚持的“背靠政府、面向社会、理论务农”的方针,强调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如项目将通过与浙江省财政厅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对全省各地的实验区的调查获取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区进行应用、实施和推广,总结“浙江经验”,可对中国的其他地区发挥高效的示范和扩散作用,进而促进全国梯度推进并实现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体系构架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重点研究、阐述:当前,我国正处于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过程之中,与具体行业的结合还很不成熟、规范,而农业改革本身的滞后性又将这一客观事实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以公共财政体制为背景,从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地位、特点及其发展的需求出发,研究如何实践农村公共财政;另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如何多渠道筹集用于“三农”发展的资金以及公共财政如何促进农村发展。以便使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协同的整体。针对上述问题,并基于前述的研究思路,本书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重点研究、阐述:

一、国外前沿公共财政理论与研究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二、SSPCI评价分析范式的构建及现有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评价。

(1)综合运用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需要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特性,构建SSPCI分析范式。

(2)运用SSPCI分析范式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现有的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基本目标、资金来源渠道、支出制度、管理分配、运作机制及运行绩效。

(3)运用SSPCI范式对中国典型农村公共物品(上述6个专题)供给的公共财政问题分地区(东、中、西部)进行典型分析和个案剖析,分析其供求现状及制度化供给缺陷。

三、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安排。

(1)新形势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创新的目标模式选择(包括资金量上的目标和使用有效性目标)及相关理论及实证依据。

(2)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创新选择。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程序及机制在科学性和民主方面的创新;二是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及资金用途的创新,着重研究现有公共财政体系支出比例极小的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环境治理等;三是管理机制创新,重点分析管理机制中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及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管理机制等方面;四是供给结构创新,重点研究不同政府层次的公共财政体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支出结构分析。

(3)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创新的宏观制度环境构造和微观制度安排。

充分考虑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成本、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现行财政体制和财力格局,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不同地区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政策选择的区别,从而确定体系建设中分阶段、分区域合理的优先顺序。

(4)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构建。主要研究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体系,旨在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构建框架,从而提出构建具有公共性、公共决定性、市场状态决定性的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并且以公共选择机制为灵魂,既能解决原有财政的制度性缺陷,又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农村公共财政新框架。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深化财政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第二,重新界定和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第三,调整公共财政的建设性支出投向;第四,建立农村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体系;第五,重新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第六,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多渠道投入为辅的农业投入保障框架的构建;第七,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对农业、农村、农民保障的运行、监管与控制系统。

四、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

(1)各种创新设想及可能采取的相关配套措施,对农村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的影响分析。

(2)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新增加的内容(如环境治理的公共投资等)对现有公共财政体系的制度性缺陷补救机制及其有效性测度。

(3)新型公共财政体系对农业保障的运行、监管与控制的有效性评判。

(4)推进我国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及提高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政策思路与措施。

1.4.2.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按照从建立公共财政的理论分析到结合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实际,从分析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现状到论述实现其投入需求的各种方式、渠道的逻辑顺序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