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又名钻石,由于其优异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半导体性能,还是现代高科技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在国际市场上1克就可卖上千美元。由于天然金刚石极其稀少,且开采不易,故无法满足工程技术发展的大规模需求。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在高温高压下以石墨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并从此开创了金刚石的大规模工业应用。但因这种合成的金刚石尺寸较小,杂质较多,与天然金刚石的性能相差较远,不能满足高科技应用的要求。
难能可贵的是,李文铸教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在没有用国家一分科研经费下,邀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其他学科老教授和留学人员,一起研究攻关。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了热丝法CVD金刚石膜生长设备,经一段时间试生产证明,该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装置,无论在设计制造上或生产技术上均有重大创新。所生产的大口径(110mm)、高厚度(3mm以上)的CVD金刚石膜圆片,经国内权威部门的拉曼光谱分析测试、X光衍射测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测试,证明为全晶多晶纯金刚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高新科技材料制造出来后,李教授和同仁们一鼓作气,创造性地克服了CVD金刚石膜的分割、焊接、抛光及精密修整等关键技术。几年来,首先在工具级应用开发方面先后研制出实用的CVD 金刚石砂轮修整笔、CVD金刚石金属拉丝模、CVD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刀片和切削刃具(车刀、镗刀)等。这些CVD金刚石工具先后在上海金刚石工具厂、杭州工具总厂、新安江电工器材厂、浙大光学仪器厂及德国等地工厂企业的生产线上使用。
在CVD金刚石膜工具级应用开发基础上,将向热沉级和光学级应用开发挺进。
(赵国章 练满意)
2002年1月14日第6版
评审教授不用“近亲”
浙大聘请校外权威“背靠背”评聘教授
本报杭州1月13日专电 (驻浙记者万润龙 特约通讯员徐有智 单泠)
浙江大学跳出评审教授用“近亲”的圈子,实施教授评审制度改革,从国内90多所院校聘请数百位学科权威评审浙大教授,从根本上改变了评审工作“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况。
去年6月,浙江大学决定改革现有的教授评审制度,将原先的“面对面”改为“背靠背”。具体做法是,提出晋升教授的每一位申请者,经学院评委会初选后,在上报申请者材料的同时上报本学科国内5强的名单,经选择后,由学校出面,与对方院校取得联系,由对方单位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论文确定评审专家。每位专家立足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送审人研究工作水平及评审对象是否达到专家所在学科教授水平提出评审意见,并作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国内先进”、“国内一般”等不同级别鉴定;在评审意见表中,浙大特设了一个让评审专家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如果此申请者是贵院校的一员,是否能达到教授的资格?请评审者作出“完全达到”、“基本达到”、“略有欠缺”、“差距较大”的鉴定选项。3位国内权威学者的评定结果,成为浙大评委会评审教授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避免申请者提供的学术论文等材料的虚假性,在评审者返还评审意见表后,浙大还将申请者提供的学术论文等材料上网公示。
记者今天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刚刚结束的2001年度的职务评聘工作有了全新的突破,108位晋升教授的教师全都经历了一次“背靠背”的评审过程。
2002年1月18日第1版
我国首创利用胚胎干细胞构建新药筛选模型
快速有效评价新药安全性与疗效
构建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模型
20个心肌细胞克隆第一次搏动
重现胚胎心肌发育过程的全部生物信息
本报杭州1月17日电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泠)
浙江大学药学院楼宜嘉教授成功地将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并利用胚胎干细胞构建成功新药筛选模型。据查新,为国内外首创。
今天上午,我们在浙江大学药学院细胞分子生物研究室一台500倍的显微镜下看到,一团黄色的心肌细胞克隆从1月8日起有节奏地搏动着,每分钟跳动78次。
胚胎干细胞应用研究被列为2002年国际自然科学六大研究热点之一。全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模型在防治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究中有重大意义。
楼宜嘉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药物介导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干预效应研究》是要合理选择干预药物,构建干细胞体外分化模型,以获得可信的实验结果。
以楼宜嘉教授为主的课题组从胚胎内细胞团中分离提取胚胎干细胞,然后药物介导,使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1月8日,在药物介导干细胞的第18天,心肌细胞克隆第一次搏动。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搏动。今天,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25个拟胚体中已有20个克隆心肌细胞团在跳动。分化成功率达到80%以上。
据介绍,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可以利用胚胎干细胞作为研究开发新药的模型。该模型的创建,不仅可以重现胚胎心肌发育过程的全部生物信息,反映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从而提供药物作用的靶点,而且可以快速有效地初步评价新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楼宜嘉教授说,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就是由于细胞的异化和细胞的分化所致。下一步我们将定向分化出肾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为防治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楼宜嘉教授说,这项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但我们已可以为新药提供这种基因层面的检测,11天就可以快速完成对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检测。
2002年2月11日第1版
浙大科技创新争一流
去年科研经费逾7亿元,位居全国各高校第二
本报讯 (记者朱仁华 金海忠 通讯员徐有智 单泠)
日前,我们在新昌浙江新和成股份公司看到,该厂维生素E等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流水线全部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管理,车间里找不到一名工人。公司总经理胡柏藩说,企业能达到年销售额5亿多元的规模,是与浙江大学广泛合作的结果。
如今,在我省像“新和成”一样与浙大进行科研合作的企业还有许许多多。据统计,去年浙大科研经费超过了7亿元,比上一年增加9500多万元,继续位居全国各高校第二。在这7亿元的科研经费中,除国家和省部级立项拨款2亿元外,大部分来自我省地方和企业。同时,由国家和省部级立项的科研成果中,80%在我省实现产业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校长潘云鹤说:“在科研上,我省的每一个县(市、区)都与浙大有合作。”可以说,浙江大学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源头。
1998年4月,我省4所大学合并组建新浙大后,就瞄准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性大学的目标,同时提出了“立足全国、服务浙江”的发展战略。学校加快了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去年浙大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了1∶2.4,研究生规模列全国各高校第一位;在毕业的3000多位博士、硕士中,60%以上留在浙江工作。同时,通过培养和引进,浙大在职和兼职的“两院”院士有29名,长江特聘教授达到了19名。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加上学校政策向科研倾斜,使浙大的科研能力在短短的几年内有了迅速提高。目前,浙大已先后启动了“光通信与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安全农产品”等15个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心,每一个中心都有一名高水平的带头人,这为源头创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据悉,2001年浙大获得了2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我省的18个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浙大占了5个。
与此同时,浙大积极探索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先后与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建立科研战略合作关系。此外,浙大还与设在我省各地的19个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科技人才的培养合作交流,并且建立了20多个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直接面向基层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承担科技创新。2001年5月才建立的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发展迅猛,至今已有100多家企业入园,注册资金达到4.5亿元,科技园还在嘉兴、宁波、温州三地建设分园。
2002年4月5日B5版
曾宪梓教学大楼浙大揭幕
强调对祖国的回报不会停止
本报驻浙江记者茅建兴四日电 由香港着名实业家曾宪梓捐资兴建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的曾宪梓教学大楼顺利完工,今天曾宪梓专程赴杭参加了落成典礼。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优贤、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和之江校区许多师生参加了剪彩仪式。曾宪梓表示:“隆重的典礼让我非常感动,促使我更加努力,终生报效祖国。”新落成的“教学楼”由曾宪梓先生捐献五百万港币建造,楼高两层,总建筑面积三千三百八十五点七二平方米,楼内建有四个三百多座位的大教室和三个二百座位大教室,配有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大楼采用清水红砖建造,掩于绿树丛中,生动和谐。
曾在香港新华社工作过的张浚生书记对大家说:“我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期间,曾先生作为着名的爱国爱港人士,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回到内地浙江大学后,又能得到先生对我校的鼎力支持,再次领受到先生精诚报国、重教兴学的一片热忱。先生的品格和情操,确实令人感动和敬佩。”说着举起了今天特意挂上的一条深蓝色带红色细条纹金利来的领带向大家示意,告诉大家这是庆祝香港回归时金利来特制的一九九七条领带中的一条。曾先生面带笑容,台下掌声雷动。仪式结束后,操着一口客家普通话的曾宪梓博士在刚启幕的曾宪梓教学大楼里做了演讲,引起了在场同学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浙江大学副校长黄书孟开心地说:“多年以来都没有听到浙大爆发出这样热烈、发自内心的掌声了。”身体欠佳的曾博士也笑着说:“是你们的掌声把我的精神提起来了。”曾宪梓博士感触地说,当年离开大陆的时候,自己才刚大学毕业一年多,在罗湖桥回头看着五星红旗的时候感到很内疚,没有为祖国做过什么事情,当时自己就发誓要在外面做出点成绩回来报效国家。他说,他创办的学校都以这“勤俭诚信”作为校训,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一切活动都贯彻这四个字,他就是靠“勤俭诚信”加上智慧造就了“金利来”这一国际知名品牌。曾宪梓先生事业发达不忘回报祖国,在国家教委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目前捐献项目达二百多项,作为浙江大学的名誉教授,他表示:“今天每个听到我说话的人都要对我进行监督,我必须实现我的承诺。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我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匆匆的演讲就此结束,曾宪梓先生在老师、同学的簇拥下缓缓步下大楼,楼道间曾先生伸手摸了摸红色的墙砖,走出楼道, 回首挥手向大家致意,雷鸣掌声四周响起。
2002年4月12日第8版
触摸不可触摸之深海
浙大教授陈鹰代表国内科学家首次考察海底火山
本报讯 (通讯员来熠)
漆黑的海洋深处被一艘载人深海潜水器(简称深潜器)上安装的探照灯照亮,耀眼的光芒似乎要探清这神秘深海中所有的奥秘。在浙大机能学院陈鹰教授办公室,以这幅照片为背景的“第一次深海下潜”纪念证书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2月3日,乘坐美国最先进的载人深潜器Alvin号,陈鹰参加了这艘深潜器的第3768次下潜,来到海底2500米深的火山口附近,触摸到了那片常人眼中“不可触摸”的神秘深海。这是一次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东太平洋9N-21N地区海底热液科学探险考察活动。陈鹰是国内第一位参加Alvin号下潜的科学家,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实地考察海底火山。
作为一位机电工程领域的专家,陈鹰这次下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等工作,但在考察过程中,他还帮助美国明州大学第一次成功进行了从海面到海底的一个柱面上的化学量的测量,获得了宝贵的数据。他的海底科研考察日记已引起国内海洋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海底火山是地心与地表能量交换的窗口,火山喷发出的物质是地壳最年轻的组成成分。通过对火山口物质的探测,可以了解更多有关地壳活动的信息,及时掌握地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状况。深海海底也是一片人类尚未开采的处女地,其间蕴藏着不计其数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矿藏宝库”和“基因宝库”。
探测深度不够,制约着我国“海底运动”的进程和深海资源的开发。目前,载人深潜器的研发已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计划,浙江大学在其中重点负责机电控制在海洋探测中的运用,并以开发传感器、探测热液口和开发保真保压保温采样装置为主要任务。
2002年4月14日第1版
拥有九位博导 科研成果卓着
“浙一”传染病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
本报讯 (记者魏盛松 通讯员王其玲)
经教育部论证、评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是我省医学学科首次跻身国家重点学科。昨日,浙医一院举行庆典和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