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21

第21章 消息类(19)

为解决原有校区过于分散的布局矛盾,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从2000年起,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投巨资新建紫金港校区。目前紫金港东区已建成,并已安排一、二年级本科生1.3万人入住。为了促使各校区间实质性融合,进一步加快学校发展,省市政府决定在已建东区的西部再划拨5500亩土地,帮助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新校区位于西湖区西北的塘北地块,属三墩镇与蒋村乡。东至紫金港路,连接已建成的东校区;南至规划中的余杭塘路,与蒋村乡拆复建用地相邻;北面为留祥路,北侧为西湖区科技经济园;西面为绕城公路。西区的学生规模为高年级本科生6000人、研究生1.5万人、留学生8000人,校园建设预计总投资78.45亿元。

为了把新校园真正建成一座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优美校园,浙大邀请了12家国内外着名设计单位,参加新校园规划设计竞赛活动。其中包括美国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国内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知名单位。

据介绍,新校区规划范围内有1500亩西溪湿地需要保留,而且区域内有大小河流18条、水塘315个、树林169片,这些也要求在规划中尽可能保留。

由于西区建成后将与东区一起成为浙江大学的主校区,全校23个学院都将迁入,为此学校在规划上确定了社区型模式、组团式结构、园林化校园、生态化环境、人性化交通、开放式格局、多样化交流空间等原则。

在此基础上,设计单位各显神通,捧出了一个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方案。据介绍,在这些方案中,专家们将通过评审产生一个或几个主要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规划方案。根据安排,西区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工厂及村民拆迁与安置补偿,明年6月前完成拆迁户搬迁及施工临时用道路与水电管网工程,10月起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开工,2005年初步完成校园景观环境建设。

2003年11月2日第12版

五千亩热土再绘浙大新蓝图

杭州西部打造巨无霸“大学园林”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俞熙娜 本报记者王慧华)

西溪水乡,蒹葭苍苍,浙江大学正着力在杭州西部打造一座占地8700亩、在校生4.8万人、具有主校区功能的巨型“大学园林”。目前除已投入使用的3200亩的紫金港东区外,5500亩的西区校园现开始进入设计和规划进程。昨天,哈佛大学、东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12家顶尖建筑设计单位的大师们为浙大新蓝图出谋划策,各亮高招。哪个方案中选,将于今天揭晓。

浙大紫金港校区,西区东至紫金港路,南至余杭塘路,北为留祥路,西为绕城公路,区域内植被茂盛,河流纵横,池塘密布,其中有1500亩属杭州西溪湿地。预计西区学生规模近3万人,总投资78亿元。

设计师们以手中的笔描绘着浙大新校区蓝图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未来大学的全新梦想:

理念集束

在此次规划设计中,很多建筑师都是充分考虑把生态和文化的概念用建筑语言加以表达,传递他们对未来大学的思考。他们相信,大学的规划设计、空间分布会对生活在里面的人产生终身的影响。

比如,同样是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出来的学生,其气质、内涵都会各不相同。一流大学的气质要靠一流的大学环境来营造。

未来大学,应把西方大学校园经典与中国书院传统精神结合起来。大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学问,而在于发展知识。

大学教育应该在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寻求一种整合的途径。

作为下一代知识精英的孵化物,大学正从传统的学术研究和博雅教育转向一个智力、文化、经济的复合体,由一个知识的孵化物转向一个经济增长极。

创意火花

万人食堂未必好

有建筑师说,大学校园的建筑布局好比一盘棋,星罗棋布又各具特色,呈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势,但空间设计又要注意有层次感,过大或过小都不好。例如,一个50至500人的食堂,用餐的学生经常碰面,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从而成为今后记忆的一个载体。可如果只有一个5000人甚至10000人同时进餐的大食堂,彼此间再次碰面的概率很低,对周围的人没有记忆,就没有对这个群体的认同感。

校园可开水上巴士

有建筑师谈到,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剑桥校园都是开展观光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大学校园里,师生互动和创造性培养,并不都是在课堂里或研究室完成的,闲暇放松状态下的小憩、交流、散步、聚餐等等都能成为学术活动的源泉。“水、绿、街”的设计再现的是城市中的校园和校园中的城市,校园可尝试发展旅游公交,如利用校内丰富的水系,开设水上观光巴士等等。

在湖边晨读

有的建筑师设想,校园体现“群组分成”和“中心辐射”,被河流分割的各个“岛”集中一个主题建设,使各个“岛”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块,具体到每一个建筑群又都围绕同一中心建设,由中心向外辐射,就像一个太阳系。在入口步道连接一个新的中心湖泊,湖泊所在地带将包含所有的中心设施,例如行政机构、图书馆、学生服务社等。从入口步道延伸出去的是各个院系,院系之间由放射状的宽敞空地形成边界。同时校园内的交通路线人车道分离,让学生们能够在湖边漫步。

公园里的校园

有设计师认为,浙大新校区建筑优势在于所在地的植被、生态环境都很好,大片生态湿地是最大的特色和可开发利用的最大资源,有望打造成“公园中的学校”,使之成为杭州西溪风景区的一部分。在各个区域里,要创造人性化交流的空间,建筑人性化交流场所,融教育于无形之中。

2003年11月15日第3版

联合国第一个“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颁给了92岁的浙大教授王承绪

王承绪简介: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导。1936年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留校工作。1938年中英庚款留英,获伦敦大学教师证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诺丁汉大学讲师。

1993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1947年回国。历任浙大、浙江师院、杭大教育系教授,系主任,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教所所长等职。从教迄今七十年整。改革开放以来,3次访英,先后出访法、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合作咨询委员会期间,多次出访泰、新、菲、印尼等国,研究各国教育,广交教育界朋友,为比较教育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不懈努力。

本报讯 (记者刘洋)

他是位92岁高龄的老者,却仍然活跃在教育战线最前沿,至今仍在担当指导10几名研究生的工作;从执教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把青春、人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是获得“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的第一人。

他就是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承绪老先生。在昨天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次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杭州下城区分会中,王老由于在全世界教育领域的威望以及他在教育方面的卓越成就,被授予“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全球第一人。

王老虽然已经92岁高龄,但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元老级人物,出席了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之初的第一次会议。王老还曾经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基本教育》的编写,其中着力介绍了中国的陶行知,以及杭州的民众实验学校(该校旧址位于解放路浙二医院一带,主要从事扫盲教育,如今早已不存在了)。

多年来,王老主要致力于中西方比较教育的研究,对中西方的教育都有很深的了解。说到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王老出语惊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西方教育做得很活,中国教育做得很死。但实际上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很片面的。

中国的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之举,是国外很多地方多年来想做却没有做成的。比如,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远的不说,我们杭州就做得很好,有专门招收外来人口子女的学校。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再比如,湖州的教育券活动也做得很好,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教育部门曾经一直想搞类似的项目,但由于条件不够成熟一直没有做出来。当然,王老也认为中国的教育在某些地方做得太“活”了。

2003年11月25日第13版

巴德年院士 浙大医学院新掌门

昨日发表就职演说都在点子上

本报讯 (本报记者 王慧华)

我国着名的免疫学专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巴德年院士昨天从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手中接过大红聘书,出任浙大新一任医学院院长。

而浙大医学院前任院长陈宜张院士因年事已高,经向学校再三请辞,现继续担任浙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主任。

57年前,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创办医学院时,希望将来有“北有协和,南有浙医”的美誉。而昨天,竺校长的这一梦想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浙大医学院在首任院长陈宜张的带领下,这几年发展快速,在全国医学院中大有“坐六观五”之势,就连新上任的新掌门人巴德年院士,也有曾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校长的履历背景。

65岁的巴德年院士昨天的“就职演说”非常精彩:

吸引我到浙大有三大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浙大潘校长提出的要培养“不伦不类”人才,与我很有共鸣。浙大倡导的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育”理念,我很赞同。去年起我受聘浙大医学院教授,给新生们开了一个门《生命科学基础》的课,今后还想继续给本科生上课。

我当医学院院长,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短期行为,不搞以权谋私。

我来浙大不是想发挥余热,而是想踏踏实实地干点实事。

到浙大最想放的“一把火”就是建立院长基金,给未来的“诺贝尔奖人才”搭建一个真正的“自由研究平台”。我到剑桥等世界名校考察过,大凡世界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像核磁共振、激光等都不是靠国家课题做出的。一位教授申请一个几十万元的课题基金,他也许一年就要向上汇报一次成绩,如果进展不顺利也许直接影响下一次的基金资助。而我想筹款设立院长基金,就是想避开“急功近利”,只要能招到一流的人才,我可以两年不问,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等5年以上。我想,招到10个人才,只要有两个能出成绩就足矣,并不需要苛刻10个都完美。

【院士名片】

巴德年,1938年生,吉林人,1992年9月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2002年9月起就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巴德年院士是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总编。

他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抗胸腺自身抗体,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免疫功能异常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在国内率先开展了LAK细胞的研究,最早将LAK疗法用于临床并在防止癌转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奠定了他成为我国癌生物疗法学科带头人之一的学术地位。

2003年11月27日第12版

浙大研制成功12英寸掺氮硅单晶

本报讯 (记者肖国强)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消息,该实验室24日成功“拉”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掺氮硅单晶。

硅单晶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信息微电子产业的基础材料,随着信息微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日益要求硅单晶“大直径,无缺陷”。

从最初的3英寸到现在的12英寸,硅单晶直径越来越大,“微缺陷”问题也更加突现,已对硅单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形成致命影响。

硅中掺氮,已经被证明可以控制硅单晶上的一些“微缺陷”。据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德仁教授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并一度形成了技术垄断。这些技术主要是用在6-8英寸硅单晶上,但12英寸硅单晶的掺氮技术,世界上还没有相关专利。

据了解,浙大利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减压充氮生长微氮直拉硅单晶技术”,研制成功的12英寸掺氮硅单晶,目前已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2003年12月1日第1版

美国《科学》杂志首次刊登我省高校论文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独辟新径扼住艾滋病黑手

本报杭州11月30日讯 (记者秦军 通讯员吴剑丙 张永亮) 昨晚刚从美国抵杭的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晓方带来喜讯:11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由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作为浙江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研究的成果,揭示了艾滋病发病的新机理,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途径。在这本全球极负盛名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研究论文,我省高校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