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56

第56章 通讯类(26)

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实施“强所、名师、精品”战略计划。“强所”计划已确定12个研究机构列入建设计划,“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列入了A类“强所”,10个机构列入B类“强所”建设计划。学校设立的资助人文社科学术“精品”出版计划,计划5年内资助出版100部“精品”力作,首批10余部已经由商务印书馆推出。

如今A类“强所”建设初见成效。“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融合了浙大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为国家和浙江省农业及农村发展研究、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完成的“浙江省跨世纪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研究”、“浙江省‘十五’和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构想”等重要成果,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结构创新中 促进学科交叉

今年6月,首批100套便携式动态心电仪在浙大试生产成功。这一受到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心电仪,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将改变目前国内HOLTER市场被国外公司产品垄断的局面。在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高技术领域,便携式动态心电仪的诞生正是浙江大学集中计算机、生物医学仪器工程、医学等众多学科进行交叉攻关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浙江大学正在实施以网状结构的多智能体系统来构造学科结构,旨在通过结构创新,促进学科交叉。学校通过教学科研管理重心下移,强化院一级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强化研究所、博士点、硕士点在网状学科结构中的交叉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孤军作战和低水平竞争的弊端,鼓励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联合攻关,冲击国家重大项目。为大力扶持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浙大确定了光通信、脑科学、集成芯片、微系统、生物资源与功能基因组等领域为重点建设领域,启动建设了11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已启动的交叉研究中心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已经开始显现出其优势和活力,部分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光通讯联合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赛灵教授负责的“光子带隙材料及其应用”项目,去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资助;大规模集成电路SOC研究中心去年底获得5项国家“863”重大专项资助。

同时,为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按照大学科的建设思路,浙江大学在“985”专项经费中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款,支持21个学院自主进行重点学科调整和建设。经过4年的运行,各学院在各自学科领域内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科层次普遍得到提升,跨学科交叉研究极为活跃,新的学科方向不断产生。农学类学科充分发挥了学科合并、交叉、重组的优势,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与1998年四校合并初期相比,博士点增加了1倍;博士后流动站增长了8倍;一级学科博士点从无到有,至2002年获得7个;国家重点学科由原来的3个增至6个,增加了1倍;科研经费总数增加3倍;在校研究生数从496人增加到1642人,使研本比从1∶5.7缩小到1∶1.6。

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形成了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学科的竞争实力,为学校各学院和研究所承担重大项目和促进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浙江大学在承担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入关项目研究方面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学校在研的科研课题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自然科学研究经费每年增长1亿元。2002年科研总经费8.05亿元,比1998年增长106.9%,稳居全国高校第二位;人文社科研究经费连年翻番,2002年达3565.8万元,列全国高校前三位。2002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数量和经费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4年来,浙大主持承担“973”项目1项、“973”课题18项;新上国家攻关计划项目55项,新上“863”计划项目178项;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2项,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学校已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产生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度学校师生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共有5199篇,名列全国高校第二。近年来,学校原创性研究成果迭出,去年有2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学科“造峰”中吸引和造就一流的学术梯队

吸引和培养一大批中青年杰出人才,造就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是创建一流学科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的关键。着眼于发展的百年大计,浙江大学制定了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推出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鼓励竞争,优劳优酬,提高优秀冒尖人才、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待遇。与此同时,学校每年筹措1000万元资金,设立引进人才专项基金,实施引进人才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

今年1月16日,国际电磁学界最负盛名的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知名教授孔金瓯博士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来华定居、正式加盟浙江大学,受聘为教授。孔金瓯教授现任国际电磁科学院院长,在微波与遥感等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曾参与阿波罗17登月计划及探测月球表面与内部物质的设计研究;解决了双星电视干扰问题,发展和拓宽了微波遥感理论模式。孔金瓯教授来浙江大学工作后,浙大除提供足够的科研、实验用房外,还提供了首期3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以努力推动浙江大学电磁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浙江大学在抓学科帅才建设中,始终把培养、遴选、引进院士,扩大院士队伍规模放到重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院士和大师级学者来校工作。

4年来,学校新增和引进院士7人,11位外聘学院院长中有院士7人。同时,学校注重发挥现有院士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的强大带动作用,加速培养高层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通过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集聚,促进学科建设向高水平发展。唐孝威院士到浙江大学工作后,积极倡导校内开展物理学、生物学、医学与其他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开拓新的学科领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肇伦院士到浙大后组建了国内首家微分析系统研究所,并以浙大为主持单位,联合多家着名高校和中科院,共同承担“十五”期间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确立了浙大在国内微流控分析领域的学术地位。

至今,浙大在执行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中,已投入近7000万元的专项经费,以保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到校后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近4年,浙大共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6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名,教授50名,留学回国人员62名。同时启动了“光彪讲座教授”计划,以智力引进的方式聘请各学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来校工作。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一流学科寻求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已成为浙江大学全校上下共同的追求目标。浙大党委书记张浚生说,百年沧桑,铸就了这所着名学府求是创新的办学精神,正是求是的博大胸怀,使浙江大学海纳百川,英才辈出,硕果累累,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学术文化积累的着名大学,浙江大学将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卓越,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建设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早日跻身世界着名大学之林。

2003年7月17日第10版

西部地区强大的后发优势,西部人民热切的盼望,西部广阔天地提供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正叩动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心弦。

从“西部需要我”到“我需要西部”,如果说,老一代大学生是带着奉献的激情登上西去的列车,那么新一代大学生则是抱着创业的信念,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一显身手,实现人生的价值。从1999年起,浙江大学先后派出4届支教团共22名大学生,分别奔赴甘肃、宁夏、河南、四川等地,用青春和热情在祖国西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人生价值——西部,浙江学子创业大舞台

本报记者毛传来

在西部,我们感到自己原来这么重要

“索玛花”是彝族人对杜鹃花的别称。每年五六月份,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大凉山,到处一簇一簇地盛开着索玛花,洁白中透着粉红。

索玛花开了,支教队员们离开的日子也就到了。每天早上起来,支教队员的窗台上总会有很多美丽的索玛花,一些学生还用线把索玛花一朵一朵地穿在一起,做成一个大花环挂在宿舍门口。课堂上,大家都能体会到一种异样,感觉上课的时间总是太短暂?有几个学生只要看到支教队员,就红着眼睛,没说几句话,泪水就开始滑落……

2003年5月29日,第4届支教队员离别的日子。一大早起来整理完毕行李物品,队员们佩戴好“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胸章,强忍着眼泪给学生们上完最后一节课。离别的愁绪弥漫了这个教室,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满了学生感激的话:你们走了之后谁给我学唱歌,谁给我们照照片?……你们千山万水来到解放沟吃了很多的苦……我以前不知道学习是那么重要,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现在知道学习是那么那么的重要。我们班的同学以前爱玩耍现在他们不爱玩耍了。

刘老师你到了你们家有空就给我写信好吗?……

看了学校最后一眼,队员们背起行囊,踏上了回程的路,学生们一直恋恋不舍地跟在身后,没有一人愿意回家。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等车的一个多小时里,学生们用哭得已经沙哑的声音,一首接着一首地唱着支教队员们以前教他们唱的歌。为了不让老师看到自己满是泪水的脸,这些可爱的学生纷纷转过身去。

“车来了。”刹那间,所有人的眼泪像倾泻的洪水,再也无法控制。难以想象,学生们的哭声在这时竟是那样的撕心裂肺。有的孩子拉住支教队员的衣角,有的孩子死死地抱住行李箱子,有的孩子紧紧地互相靠在一起……踏上车门,大家转过身向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深深地鞠一个躬。

支教团成员刘海洋说:“在那里,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对他们原来是这么重要;在那一瞬间,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最贫瘠的地方撒播理想的种子

从踏进贫瘠的大山深处第一步起,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每一位成员就开始感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责任。

1999年8月28日下午,作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一届支教队员,人文学院的叶纪勇和他的“同事”——另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学生第一次见到了他所支教的学校——宁夏西吉县王民乡王民中学。说是学校,其实只是隐藏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深处2幢低矮的平房,一共就五六间教室。学校没钱给窗户装上玻璃,到了秋冬的多风季节,只要几分钟的时间,讲台和课桌凳上就是厚厚的一层黄土,叶纪勇就是在这种从陌生变得熟悉的黄土气息里和他心爱的学生度过300多个日日夜夜。

叶纪勇说:“每天早上七时,我都要带着学生出操。每次路过一户人家门前的时候,无论天有多冷,都会看到一对衣裳褴褛的姐弟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因为穷而上不起学的孩子。选择支教就是想让自己有直面贫困的勇气,并为改变这种局面,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当叶纪勇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了讲台下孩子们明亮无邪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一份求知的渴望时,一个迫切的愿望从他心底里升起:尽自己的努力,帮孩子们一把,不能让贫困淹没他们的理想。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一年后他结束支教生活时,孩子们的成绩都上去了一大截,后来有的还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

支教生活是极其艰苦的。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属于被联合国界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西海固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年均降雨仅40厘米,水比油贵。叶纪勇每天傍晚下课后,都要到1公里之外的水源挑水。

水永远都是淡黄色的,先用来洗脸,洗过脸的水洗衣服,再抹桌子,最后拖地。

如果“运气”足够好,碰到下雨天,拿几个脸盆、水桶接上一些雨水,就像过节一样快乐。就是这样的生活,让现在的他想起来仍然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西部的山鹰,他们的翅膀变硬了

从第二届支教团开始,支教地点固定设在四川省昭觉县。昭觉海拔在2800米以上,20万人口中,彝族占97.3%。当地人讲,“昭觉”在彝语中是“山鹰的坝子”的意思。那坝子里是怎样的一群山鹰呢?

刘军是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昭觉县四开小学教四年二班的语文课。一个早晨,刘军去教室上第一节课,推开教室的门,发现一个名叫李惹日古的彝族孩子早已在学习。“老师好!”一看到老师来了,李惹日古站了起来。

“这么早就来看书?”“早上看书记得牢。”“吃过饭了吗?”“没有。”“为什么不吃饭呢?”“我每天只吃一顿饭。”“那你不饿吗?”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看书就不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