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强调了一所大学与历史、人文的关系,张锦秋说,大学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历史,因此园林设计除了绿化环境,还要体现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渊源,因此要有更好的规划。在各个园中设计点题之作,产生文化理念的围和,让学子有文化的熏陶。曾坚则强调,环境设计要有统一规划,环境艺术设计更要有可持续性,要为后人留下可创作的空间。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说,现在学校生活条件和设施都很好,但浙大是个悠久的百年老校,许多人艰苦创业才能为大师、院士,才有了浙大的历史,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他认为沈阳建工学院将原来老校园的门柱搬到新校区,让老校友追忆历史,让新生触摸历史,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越是生态的就越不可复制
如何在利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丰富的地貌、难得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它?在方案评审中得到好评的11号方案设计者在阐述设计理念时说——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国的围棋,围棋的至高境界是黑白棋子间的彼此包容,而非二者各自为营,彼此疏离。同样,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面积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自然景物的可达性,事实上,单块绿地的价值和它的使用率及可达性成反比。因此我们力图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围棋格局式的交融关系,这种做法可能会部分降低绿化率,但自然环境的可达性却将大大增加。
专家们在讨论中表达的意见与这一方案的设计理念惊人地相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坚认为,对交通网络的处理,人性化在道路体系上应该有充分体现,应当减少无效步行时间。紫金港东区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原有的水系实现直曲相间、网状与组团结合;动静结合、生态保护与多层次绿化的结合是紫金港之所以具有示范作用的关键,他强调说,大家都在建的时候,要避免重复和雷同,越是生态的就越是不可复制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提出进行一项关于交通人流的量化分析,为下一步的规划取得科学的依据。他说,建设完成后,会有一点我们不能预料的运营效果,我们要做一个POE——使用后的评估,这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研任务。如交通系统,设几个点,做一些流量分析。这种量化标准可以为西区提供具体的数据依据。我们的弹性空间设计也可以通过POE来指导。
中国基建优化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顾孟潮建议,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应当有环境规划专家参与,生态并不是我们建筑规划的人能做到的,如水位的控制、循环等等,可以请一些其他学科的人共同参与校园规划,这样能做得更好,生态环境能更好地得到保护。
2003年11月18日第6版
明年,传统将被改变,学期分秋、冬、春、夏
浙大为何要变四学期制
本报记者张冬素
一年两个学期,春秋两季开学,这种传统的上学习惯将被改变,浙大拟定于2004-2005学年开始试行四学期制。
虽然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在征求意见中,但记者获悉,浙大将在不改变原两学期教学时间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五一”长假、春节等因素,将每个学期平均等分成9周,分为秋、冬、春、夏4个学期。
我国高校目前在年度教学安排上一般采用两学期制。浙大为什么要将一学年分成4个学期?浙大“四学期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说:两学期制的特点是学期长、假期也长,比较适合教学型大学的要求,学校不仅可以根据气候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较长的假期也适合学生全国流通。但是,两学期制存在学习节奏较慢、课程设置不灵活、效率较低,教学与科研的矛盾突出等问题。采用四学期制可以加快学习节奏,让教师和学生腾出精力从事科研和参与社会实践,解决高水平教师因为时间跨度太长而产生的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使一些身居海外的兼职、特聘教授,也能在课堂亮相,比较适合像浙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四学期制也能为学分制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可以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更多的机会。
据了解,国外一些着名大学的学期设置也是采用这种四学期制,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是采用四学期制。浙大有关人士认为,浙大实行四学期制,也便于教师到国外大学展开学术交流。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学期设置上做了一些尝试,如北大、南大、复旦实行三学期制,上海交大采取四学期制。
实行四学期制,教学质量会不会“缩水”?浙大“四学期制”改革专项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实行四学期制后,听起来好像学期时间缩短了,其实教学总量是不变的,所以不存在“缩水”的问题。在长学期当中,很多学生往往在学期初比较散漫,到考试前才紧张起来,学期缩短了,迫使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在整个学年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为适应校历制度的改革,浙大将对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实行四学期制后,学生注册仍然采用原有的方式,一学年注册2次,在秋学期和春学期的开学初进行注册。课程安排将采用全天候排课方式,从上午8时连续排课到21时,共14节课。
2003年11月21日第1版头条
入园企业150余家 出园企业12家
浙大科技园“孵金蛋”
本报记者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徐有智
【编者按】 从1988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东大科学园以来的10多年间,大学科技园建设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总数达44个,依托高等学校124所。另据统计,截至2002年10月底,国家大学科技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达到297亿元;园区已进驻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200多家,入驻企业550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860项,吸引留学回国创业人员1334人,创造了约10万个就业岗位。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大学科技园特别报道》栏目,集中报道大学科技园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运行仅3年多一点时间的浙江大学科技园,迄今为止,仅杭州核心区入园企业157余家,注册资金达7.5亿元人民币,在孵企业140家,其中初步认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97家,2002年入园企业产值达5.5亿元人民币,利税6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已有12家企业出园,走向社会。
浙江大学科技园1999年被国家批准为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单位之一,2001年被国家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我国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浙大科技园由核心区和若干分园组成。浙大科技园核心区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紧邻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1700亩。核心区创业孵化用地300亩由浙江大学直接运作,规划建设孵化用房30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人民币,已有97家高技术孵化企业入驻运行。
根据一园多点和开放的建设原则,浙大科技园分别在宁波、温州、嘉兴、绍兴和江西南昌市建立了分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把这些分园建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源和辐射基地。
作为浙江大学科技园市场化运作的平台,由学校出资6000万元建立的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发展,总资产已增加到1.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增扩到1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创建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平台
浙江大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出了“蒲公英工程计划”,创建了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未来企业家俱乐部”,鼓励学校教师和科技人员及学生(主要指研究生)到大学科技园创办科技型孵化企业。同时学校还把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及其他资源对科技园全面开放。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调动了教师和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办科技企业的积极性。
目前已有一批教师在科技园专职或兼职创办高技术企业,转化高技术成果。迄今新创办的高技术公司已达157家,到位注册资金7.5亿多元人民币,专兼职创业人员2000余人,其中浙大25位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园创办了高技术孵化企业。该校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和省部重点研发机构,在大学科技园参股创办了15家以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主的高技术企业。150余家企业中在孵企业140余家已被初步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有107家。正在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10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134项,已获专利85项,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100项。其中数字电视核心芯片、数字背投电视光学引擎二个项目取得了国家计委2000万元的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入园企业2002年实现产值5.5亿元,利税6000万元。
同时,12家高技术企业已毕业出园,浙大一批高技术成果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在我国和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化辐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浙大中控、浙大图灵、杭州国芯、杭州科特光电、浙大数码纺织和浙大生物医药等一批高技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走向社会,有的已成为浙大海纳、浙大网新等一批上市公司的核心企业。
积极引进民间资本
浙江大学科技园运作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吸引民营资本。浙江大学科技园与民营企业浙江南都控股集团联合组建了浙江大学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全面启动科技园核心区的基本建设,公司注册1亿元人民币。他们以此为模式推动了各分园的建设发展。同时,浙大科技园吸收浙江民营资本的介入,极大地增强了科技园的风险投融资能力,目前,民间资本与浙大科技成果结合在科技园创办了一大批科技企业,注入资金达到4亿多元,占到入园企业注册资金的67%。同时,科技园还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组建二家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本近8000万元人民币。
2004年1月14日第5版
学生自行命题考试、模拟招标法考试、设计代考试、研究主导型教学及考核模式……近年来,浙江大学的考试名目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新——
浙大:考试的脸在悄悄变
单泠 本报记者董碧水
【编者按】 又到期末了。不管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这个时候都得接受一场又一场的考试,以检验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
考试评价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这几年,社会各界对传统考试的方式方法有不少批评,认为僵化死板的考试捆住了教师的手脚,增添了学生的负担,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很多学校都在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进行改革,考试形式越来越多样和灵活,考查内容也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评价,并且,考试改革的范围越来越大。前两年,进入我们视野的往往是大学里一门课程的改革或是一所中小学的新尝试,今天的两篇报道,反映的是一所大学和一个城市的改革举措。教育改革就是如此,不可能天翻地覆,只有逐步推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在不断进步。
学校里的考试,总是老师出题,学生答题。这几天,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科班的学生虽然与其他高校的学生一样,也都在准备期末考试,但他们不是忙着背书本、做答案,而是忙着出考卷,他们是出题考自己。
自己出题并不容易。该学院的秦迟同学感叹:“如果所学知识不够扎实、没有融会贯通的话,就会感觉无处下手。”他说,刚开始听说让自己出题考试时,以为可以参考很多资料,会比平常考试更方便,但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却比看书复习更花费时间和精力。”
该学院罗海燕同学说,出题实际上也是一次复习的过程,但这样的复习却和平时不一样,需要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揣摩学生的心理,需要把一些容易出现错误和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
“自行命题考试”只是浙大目前改革考试方法的诸多模式之一。据了解,近几年,浙大正在进行本科教学项目改革,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到基础课,有数十门课程就是从改革考试方式入手,将统一考试与多样化考核相结合,变考试压力为学习动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负责人、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的陆国栋教授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要让学生把学一学期考两小时变成考两周、考两个月,变成天天在考,这样“考”出来的学生,学得最扎实,也不会怕“考试”。
“模拟招标法”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课程的考核方式。该课程老师提前一个月就将与课程有关的实际工程项目公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模拟投标,一个月后开标,各投标小组进行标书答辩。由于整个过程既有竞争性,又需要课本知识和大量课堂外知识,反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们的标书质量和答辩能力甚至远远超出了任课教师和特邀评标专家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