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67

第67章 通讯类(37)

高水平的科研、国内领先的软硬件建设为培养出一流的心理学本科生提供了保证。基地充分发挥优势,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与国际接轨,为不同类型学生建立分层次的课程体系,并突出科研能力训练,将对学生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之中。基地各层次实验室、研究项目均对本科生开放,所有承担高水平科研任务的基地教师均为基地班开设心理学主干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将前沿的学术发展趋势和专题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基地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从问题出发,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实习和科研挂钩,将学校大二、大三暑期常规实践和毕业实习系统纳入科研训练环节。

基地已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独立的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毕业生,向国内外输送了一批高质量的从事心理学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后备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研究型人才

浙大基础医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我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作风严谨、学术氛围活跃等优势,重视理医相结合,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立志献身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一流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努力探索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对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大力改革。在全国率先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学科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编写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下),共计320万字。

此外,在全国率先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整合为“生理科学实验课程”。还开创了形态学实验“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异常”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高效、系统、有机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为培养优秀的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率先在本科阶段实行“早期导师制”,每五名学生配备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科研予以指导,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基地班”学生成绩优秀,科研能力明显高于同类、同届学生。在学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申报中,中标34项,挑战杯8项,2004年学生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入4篇,另有13篇论文被浙江省2004年生理学会论文集收录,充分显示了“基地班”

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即将于2005年毕业的2000级20名学生,有9名学生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其中留校攻读研究生6名,交流去外校攻读研究生3名。在去外校攻读研究生的3名学生中,分别战胜强劲的手对,1名将去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生物研究所,2名将去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均为硕博连读。现又有6名考研学生上了浙江大学录取线。本届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率已达到75%。

开放型、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浙江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型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基地按照“制备-分离分析-物性测试”的主线,建立了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模式纳入到综合化学实验,建立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内容、指导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多方位多层次开放型、研究型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综合实验室和化学实验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独立操作,综合实验指导教师小组负责作适当的指导。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同学们按照要求挑选实验项目,也可以是同学们自己立项的SRTP项目,实验前学生预先通过“实验预约网络管理系统”预约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然后同学们根据实验项目查阅文献、设计初步的实验方案、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执行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步骤基本完成一个综合实验。

对各类不同的实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术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指导老师作适当的点评,突破传统综合实验的模式,让同学们形成研究交流的习惯;每学期理学院和化学系都会邀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基地要求每个选修综合实验的同学必须参加3次以上学术报告会,体会专家研究思路、了解前沿领域研究工作。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改变传统的方法,不再是简单的实验报告与期末考试的总评,而是实行全程考核,包括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各个方面,允许实验失败,鼓励学生从失败中总结原因。

选修综合实验的同学还申请立项开展SRTP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同学们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各项成果共42项,其中有17篇论文被SEI、EI收录。

选修综合实验课程的王文同学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就获得二等奖,对于工科学生而言非常难得;同学们对此课程有着各种好评。工科化学基地虽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的验收评估,但基地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开创“三自”考试新模式

在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根本环节,在承担5项国家教改项目、获得2001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基础上,2003年《工程图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机械制图及CAD》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基地提出并构建了工程图学五个特色平台和教学基地辐射中心,即基于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的图学素质公共平台、面向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化教材平台、参与式交互式实验平台、自主式研究型学习平台和以人为本的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平台,已将浙大工程图学教学基地建设成工程图学领域里教学研究的中心点、教学改革的试验点、教学水平的示范点、教学科研的结合点和教学成果的辐射源。已经获得2004年度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正在推荐申报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又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注重学生参与、启发教学、能力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完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考核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教学基地全面实施考试方法改革,将传统的2小时的考试拓展为2天、2周乃至整个学习过程。

首先通过我们研制的试题库规范面上考试,统一出卷、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对期中成绩位于前20%的优秀学生,期末考试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在前几轮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3-2004学年开始在工程图学课程中全面启动考试方法改革,每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改革涉及约3500余名学生,每学年第二学期约涉及700多名学生。

在推行面试免笔试、结构表达小设计、撰写小论文等考试模式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的“三自”考试新模式;由学生自行命题并给出答案,同时写出出题心得,最后以PPT文件进行班级交流,从而将图形表达、文字表达、口头表达、综合能力培养有机集成起来,成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新的考核方式,效果较好,达到了一般考试无法实现的目标。

力学基地硕果放异彩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创建于1996年,回首7年的历程,浙大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所属力学系、土木系、水利与海洋工程所,倾两院三系之力,整合工科力学体系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与结构力学4门主干课程中的知识资源,终于收获了以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成果的互动转化、成果辐射为主的一大批教学研究成果。

历史上,浙大力学教学具有传统优势。基地创立后,教师精心编撰新版教材,创新力学教学体系、先后出版文字教材15部、建设网络课程与开发多媒体CAI课件27套件、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21篇,理论力学课程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刘鸿文教授主编的《材料力学》作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第四次再版,总发行量逾200万册,并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配套出版了实验教材和学习辅导用书;《理论力学》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三次再版,并获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工程力学基础教程》贯通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结构,取得了学科创新和突破。

力学基地建设立足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科技英才,注重创新教育,开展实验教学改革,设计建立分学科实验室10座、新开设教学实验40余项。开发了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并研制配套的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150余台套,其中14项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建立起由基础型、提高型到创新设计型分层次的实验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发的基础力学创新实验室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已举办多届的“浙江大学结构设计竞赛”,2005年已经被升格为全国性竞赛。

力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力学教学基地的建设,基地也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自行研发的创新实验装置和教学软件等一系列教学成果,辐射推广到全国200多所院校。

改革在深入。我们正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部力学示范实验中心申请和建设为契机,求是探索,创新开拓,立足基地,面向全国,为建成一流的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和教改成果辐射中心而奋斗。

开放、互动的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

浙江大学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筹建于2000年并在2004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基地建设一直以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浙大物理系为依托,物理系现有院士3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聘请了3名国际着名的物理学家担任光彪讲座教授。

基地通过固定与流动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方法,建设了一支开放流动的、科研能力强、学术素质好、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师资队伍。目前在承担基地课程教学的68位教师中,有正教授32人,副高职29人,中级职称7人。基地教师2000年以来承担各项科研项目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科研论文(SCI/EI收录)500余篇,在正式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多篇。

基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学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课内课外加强师生交互的、开放式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改革。编写出版了12本新教材,建设完成了40多种CAI教学课件。推行了每届1000多学生的规模化的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并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和公共教学资源库。基地教师2000年以来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项),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项),承担国家精品课程建设1项(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基地通过课内与课外实验相结合、网络与面授相配合、选修课程与SRTP相结合等方式,建立了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软硬件兼备的、开放互动式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目前教学基地拥有总面积超过7500平方米,实验设备固定资产近1800万元的实验教学中心(每年实验人时数约30万)。还研制开发了11种有特色的教学仪器(其中7种在2005年初通过专家鉴定,4种申请了国家专利)。

基地还对建设开放、互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积累较好的经验。如全国首家对大班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从境外首家引进师生课堂实时交互系统(PRS-课堂即时应答系统),并建设了相关的资源库。

同时大面积推行考试方法的多种改革,探索对课程教学的全程化考核等。

建设人才培养新体系,造就生物学创新人才

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8年来,以学风建设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科研实践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目标式管理,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各种自主性、研究性、国际化科研实践活动。在全国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浙大“地衣”创业团队的《浩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从全国276所高校选送的60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这也是浙大生物学理科基地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