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08

第8章 消息类(6)

微系统科学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微型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它以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将微型化的光、机、电、化和生物等元件集成,可以完成信息获取、处理与执行的微系统。由于微系统的出现,使得生物、化工、医疗等学科需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研究成为可能。目前,微系统已在航空航天、医疗仪器、通讯等领域得到应用。

浙江大学微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是一个以项目为载体,集合各学科研究人员开展创新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该校在微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其纳米材料与分子生物学、微电机、微机械、微光学、微传感器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均有较强的学科支撑背景,因而,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在经过跨学科的沟通与交流之后,以自愿组合为前提成立了微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心将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与应用开发。

据悉,浙江中大商贸集团已与“浙江大学微系统与开发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从今年起,中大商贸集团作为合作伙伴每年向中心提供不少于50万元的研究资金,接受资助的项目成果将根据双方的实际投入按比例享有不同权利,中大商贸集团享有科技成果“孵化”优先权。

2000年5月3日第1版头条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以提高素质为目的

浙江大学邓小平理论进课堂

本报讯 (通讯员单泠 记者马瑛瑛)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这个总体目标,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探索以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重点的青年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有效途径,逐渐形成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多门课程渗透,课堂教学、理论讲座、社会实践、示范教育、党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工作格局,使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落在实处。

为了使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取得更好的效果,浙大努力发挥“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我省高校“两课”建设检查评估标准,精心制定“两课”改革和发展规划,把“两课”列入学校重点建设课程。浙江大学“两课”教学部门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抓好教材建设这项基础工作,不断提高邓小平理论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通过实行教学考评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坚持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制度,集中解决教学内容的难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参观走访,进一步增加对邓小平理论实践意义的感性认识;通过开设配合教学内容的专题选修课,拓展知识点,加深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浙大从事邓小平理论教学的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把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学生撰写小论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想问题、亮观点、抒己见,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正确引导、课后的个别交流,使认识在讨论中沟通,观点在切磋中澄明,理论在思考中入脑。多年来,浙大开设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一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根据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要求,浙大党委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大学生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与理论修养的基本途径,是他们今后面向社会创业成才的必要保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习邓小平理论已成为浙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国情研究会”等一系列学生社团相继成立。多年来,这些社团在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甲级社团。

2000年5月4日第1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建议

尽快创办中国软件与网络技术学院

本报讯 (通讯员单泠 记者宦建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4月上旬就加速培养我国软件与网络人才提出建议:

我国应尽快创办中国软件与网络技术学院。

潘云鹤说,当前软件产业在全球迅速增长,1999年全球IT产业的市场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而我国去年的软件销售总额只占到全球市场的1%左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1999年软件出口额达50亿美元,约为我国的50倍。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关键是人才,而目前我国软件与网络人才奇缺。据统计,1999年我国培养的该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大约184名,还不及历史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人数,硕士人数的差距更大。因此,我国要采用超常规的办法大量培养信息人才、IT人才,尤其培养计算机软件与网络高级人才。

对此,潘云鹤建议国家依托高水平的重点大学,创办中国软件与网络技术学院。第一,大规模培养,采用新的办学机制,按成本收费,每届招1000人,6年学制,本硕连读。第二,人才培养和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和教学方法,大量采用外语教学。第三,从全球引进和聘用高水平的软件教师。第四,建立软件学院的同时,配套建立大型的软件开发园区,实现软件园区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

2000年5月11日第1版

浙大在本科生中开设“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

着力培养未来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人才

本报讯 (记者谢湘)

从今年开始,浙江大学首次从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了56名具有较强工程背景和较好经营管理素质的工科类学生,组成“本科学生高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重点培养学生高新技术风险创新和创业意识、素质、技能和管理能力。

这是浙江大学顺应当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的一项新举措。参加强化班的同学从第六学期开始,除在原班级研读主修专业课程外,将集中学习强化课程,其内容涉及创建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所亟须掌握和了解的新技术、新知识,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电子商务》、《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等等。强化班教学突出实践性原则。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企业见习”与“创业设计”两个实践环节。企业设计要求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过程,创业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完成具有真实背景的创业设计活动方案。强化班授课由高水平的教授和成功企业家担任,课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强化班招生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工作能力、科研与获奖情况及经营潜在素质等,经面试考核后择优录取。在校期间修完强化班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考核合格者,学校将授予“浙江大学本科生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证书。

2000年5月12日第5版

发挥并校综合优势 重视创新实践能力

浙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本报讯 (记者谢湘)

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又在世纪之交完成并校工作的新浙江大学,以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该校自觉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传授专业技术本领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学校努力发挥并校以后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探索“宽、专、交”的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前期着重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后期突出专业教育和交叉学科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专设文化素质与交叉学科课程,以倡导学科交叉、文理渗透。

着力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框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多通道,是指通过不断完善学分制,向学生提供读研、出国留学、就业、停学创业、延长修业期限等方面的多种选择;多规格,是指通过新模式学分制的试行,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主修专业外,还可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或交叉学科的专业课程;模块化,本科阶段的所有课程均按模块设置,如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艺术美育等课程模块。

在各类课程中努力开设能力培养型课程,积极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学校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学生科研课题200余项,并定期在校内组织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程序设计等竞赛。

在研究生培养中,坚持以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近三年来,学校共选派了3批110余位博士生赴40多个乡镇挂职,担任乡(镇)长助理。据不完全统计,经博士生牵线搭桥,挂职乡镇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项目金额达5000余万元;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以学生为主角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日益成为校园文化新的主流。外语、电脑、地学、环保、电信等各类学生科技文化节(周)等均匀合理分布在学校日历的不同时段。目前全校已有各类学生社团74个,课外科技制作、论文报告会、读书报告会、医学社会实践等各具特色的活动遍布校园。

2000年5月12日第5版

综合实力增强 争创世界一流

浙江大学并校开拓高教改革之路

本报杭州5月11日电 (记者温红彦、毕全忠)

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的新浙江大学,两年来在实现实质性融合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教学科研基础扎实的优势,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组建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途径。

并校后的浙江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增强,学科覆盖11个大门类。

目前全校有本科专业98个、硕士点193个、博士点106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教职工近1万人、在校全日制学生3.6万余人。

素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江大学,并校后在学生培养、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始显示出强劲的综合优势:

——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在完成本科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工作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以培养优秀本科生为目的的竺可桢教育学院的筹建方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两年均获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一等奖;学校大力实施优质生源工程,报考研究生人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高校之首。

——科研工作取得新的进展。1999年新立科研项目1743项,全校科研经费达5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获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科技成果保持较高水平,发表国内论文列全国高校首位。

——学科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学校完成了2000至2004年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学校、学部及学科三级委员会开始运作;去年有39个学科被评为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学科。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机关人员大幅度精简,办事效率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引进学科建设迫切需要的优秀留学人员17人。

另外,去年全校基建投入近1.8亿元,5.7万平方米的“筒子楼”改造工程如期、按质完成,图书、出版、档案等工作均已纳入规范管理。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师生思想稳定,一个朝气蓬勃的浙江大学正在努力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领导班子是关键

乔聿

新浙大的优势和成绩表明,学校合并后的各项工作是成功的。四校合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领导班子在合并之初就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那就是他们深刻认识到:四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措施,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共同的思想基础,使新的领导班子很快成为一个团结协调、富有朝气的集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浙江四校合并的成功经验,应该成为正在合并的其他大学的一笔财富。

2000年5月12日第9版

以更强实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新浙大教学有序科研活跃

本报杭州5月11日专电 (记者万润龙 特约通讯员徐有智单泠)

1998年9月15日由国家和地方四所重点高校合并组建的浙江大学运行近两年来,显示出勃勃生机,全校教学有序,科研活跃,人才汇聚,创新不断。新浙江大学正以更强的实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新浙大成立后,党政领导班子按照“保持稳定,继续发展,积极探索”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好四项工作:精简机构,干部合理分流,重新组建了33个部处,13个直属单位和4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中层干部数仅为原四校干部总数的56%,通过公开竞争上岗,校部机关人员编制比原四校精简了三分之一左右。根据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的原则,跟踪世界学科发展前沿,重新调整院系设置,优化学科发展的生态环境,共组建了20个学院、70个系,同时设立了7个学部和183个研究所;聘请了校内外11位院士和8位着名学者出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