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对矛盾。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景观调整,这些工作会对景区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旅游景区开发后,游客的游览活动,进一步对景区的环境产生影响。目前,旅游业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保护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为此,由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陆均良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我国旅游业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研究——旅游景区饭店对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的项目,项目编号:07BJY135)专门对景区饭店开展了环境影响研究,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梳理了景区环境管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一些景区的环境管理现状、环境质量以及景区饭店环境影响进行实地调查,与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与景区内的游客进行沟通,发放了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部分景区环境退化或恶化的原因。

本课题研究认为,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构成。目前,一些饭店还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但是,旅游景区饭店的建设和运行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饭店对景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与景区饭店环境管理的水平、景区饭店的聚集程度有关。景区饭店的建设与环境资源的容量不匹配,与游客的需求不匹配,饭店的运营导致了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课题组研究发现,景区饭店的规划、建设、运营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包括景区饭店的规划中环境容量的控制、饭店建设决策、饭店运行监管等。因此,解决景区饭店环境影响问题的关键是要对景区饭店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提高饭店的生态效率,实现饭店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课题组提出以提高饭店生态效率为管理目标,在环境可承受的变化范围内(LAC),根据市场需求和景区环境资源特征规划景区内的饭店。课题组构建了景区饭店规划的决策依据——景区饭店机会图谱,为各个景区根据实际条件有效地规划景区饭店,降低饭店带来的环境影响提供指导。另外,针对现有的大规模存在的景区饭店,课题组提出了根据景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的景区内饭店发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调查发现,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景区开始治理景区内的饭店,实施饭店的“外迁”工程。但是,越来越多的饭店利用景区的环境和客流的溢出效应聚集在景区周围,将引发景区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此,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分析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特征、环境影响,提出通过实施“旅游目的地规划”的战略,将聚集在景区周边的“景区依托型饭店”纳入旅游目的地管理中,综合规划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饭店的环境影响问题。

无论是景区内还是景区周边的饭店,从根本上看,都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上述管理工作。课题组尝试提出了构建协调监管的体制建设,由协调监管机构指导景区饭店的建设、运行和监管的思路。

本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得到浙江省旅游局、湖南张家界旅游局、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江苏太湖风景区管委会、杭州西溪湿地管委会、三亚旅游局等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浙江大学求是园: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