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14

第14章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评价(2)

由于行业生态效率通常会涉及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因此基于相对效率概念的DEA 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即通过明确考虑多种投入的运用及多种产出的产生来比较提供相似服务的多个服务单位之间的效率,因此其常常用来对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进行相对效率与利用效益方面的评价。如Seiford等运用DEA方法对Pittman 的30家造纸厂样本资料进行了重新评价(Seiford L M,2002),Hua等建立了一个非径向DEA模型来分析评价淮河流域32个纸厂的生态效率(Hua Z S,2007)。

3.生态效率实施困境

吕彬等指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所采用的计算指标和方法与其评价的尺度和评价的目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吕彬,2006)。由于企业实施生态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通常都与本企业的财务指标相挂钩,如产品或服务的增加值、营业额等,而较少考虑外部成本,如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成本,其所选择的计算方法也相对简单。而行业生态效率指标则关注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益,因此其计算方法必须采用较复杂的模型。

企业与行业在计算生态效率时所选择的尺度不同,往往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微观层面与中宏观层面上的综合管理。因此如何综合两种尺度及以上的生态效率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生态效率的计算还应注意经济指标与环境业绩指标在时间上的统一性。这是因为企业在评价经济指标时,通常会以折现的方式来解决时间效应,而环境业绩指标的时间效应却通常不被关注。因此,如何考虑环境指标的时间效应也是一个研究难点。

由于生态效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多方要素,使其有效数据的收集也成为一个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往往因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而使现有的生态效率计算方法无法得到推广,因此如何有效地在中小企业内推广生态效率的应用是一大难点。

生态效率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观念,其本身还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它只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因素——经济与环境,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进步。也有报道指出,生态效率过于关注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其后人们的消费过程。McDonough和Braungart认为生态效益应该与生态效率一样被重视,不仅要关注资源的使用率,还应该关注资源是否以环保的方式在使用(McDonough W,2002)。

尽管实践及理论研究发现生态效率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获得利润的回报,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还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一大挑战就是在不增加资源的使用且不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效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效率的应用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型企业及国际公司,中小企业也应该参与进来,并通过生态效率获利。同样的,生态效率不应只局限于制造业,服务业也可以应用此观点来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而生态效率也不只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事,政府、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二、生态效率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旅游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但它借助于优质资源环境提供服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对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低碳旅游、低碳生活呼声的高涨,生态效率概念在旅游业已开始运用。

(一)国外研究概述

1.旅游业生态效率的评价

旅游业与自然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密切相关,旅游业通常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生态效率研究也逐渐展开。

比较系统的、专门的旅游业生态绩效分析研究是Stefan Gfssling等人进行的。根据生态效率的通用公式,旅游业生态绩效分析需要两组数据:环境影响和旅游收益(Stefan Gfssling,2005)。在Stefan Gfssling的研究中,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包括市内交通、城际交通、住宿以及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代表的。旅游收益则用旅游收入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和旅游收益的比值为该地旅游活动的生态效率,用kgCO2‐e/C= 表示。他的研究首先根据其他的研究结论分别确定了不同交通工具和不同类型住宿设施以及游客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对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阿姆斯特丹的入境旅游、法国、塞舌尔群岛、意大利Val di Merse五个样本分别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对各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估首先要对游客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游客数量、客源地结构、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对住宿设施的选择以及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因为不同的游客情况对总能耗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游客情况通过发放调查表或者通过一些公布的统计数据获得。数据的获得方式与评估的对象有关。如对落基山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率评估采用随机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通过多个调查样本,确定游客的行为。而对阿姆斯特丹入境旅游的生态效率评估则采用了旅游局公布的数据。

Stefan Gofssling 的研究是对旅游业的生态效率研究的有益尝试。他通过收集旅游业能耗和收入的数据,计算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效率。通过选择五个样本,试图分析不同旅游目的地或国家在生态效率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对交通、住宿、旅游活动等要素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衡量,试图确定对旅游业生态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他的研究认为,当前的旅游业生态效率水平与其他的产业相比,并没有优势。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生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这一差异与客源地结构、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型(如乡村、山地等)有关。在旅游业的行业层面分析,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航空旅行(air travel)是最大的环境问题。短途旅行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生态旅游效率也会显着地受到游客停留时间和每日消费额的影响。

但是,Stefan G迸fssling 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选择的五个样本之间可比性不强,因为它们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景区或目的地,这对生态效率的因素分析,相互之间的差异比较等有较大的影响。在生态效率指标的选择方面,作者直接用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来代表环境影响,有一定的偏差。Stefan G迸fssling 的研究并没有对生态效率概念、特征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他的重点是运用。

Murray Patterson 对新西兰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他的研究指出,在行业层面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局限于旅游活动本身的一些环境影响,更要考虑旅游活动总体上的环境评价。他用生态足迹和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进行了生态效率的评价,生态效率指标中,产出用百万元旅游收入表示,生态指标则涉及了能源使用量、水使用量、BOD 排放量、氮排放量、磷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土地使用面积、CO2排放量等八项内容。评估结论如下:1997-1998年,新西兰国内旅游的生态效率是4.50TJ 能耗(油当量)/百万元、9799m3水使用量/百万元、174.22kg BOD/百万元、5.10kg 氮/百万元、33.55kg 磷/百万元、16723m3污水排放/百万元、84.64公顷土地/百万元、260.52吨CO2/百万元。如果将新西兰的国际旅游也计算入内,则每百万元的能耗上升到10.38TJ(油当量),CO2的排放增加到每百万元658.35吨。其他指标因为数据不可得,无法进行计算。

另外,Murray Patterson 还就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水平与其他行业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在新西兰,旅游业生态效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总体比较差。在25个行业的比较中,8项指标有7项排在13~14位。最差的几项是百万元收入BOD 排放量,排在21位,百万元氮排放量排在24位,百万元磷排放量排在21位。最好的是百万元水使用量和排放量,分别位于11位和13位。

Murray Patterson 的研究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旅游业的生态效率,也给生态效率的改善提供了明确的信息和思路。

2.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价

有非常多的文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但是,由于全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饭店”运动,ISO14000标准的出台等,针对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逐渐展开。在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数据的欠缺。数据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饭店缺乏连续多年的统计、饭店不愿提供相关的信息。相对信息统计和分析较全面的是一些集团饭店。研究比较集中的饭店环境影响因子是饭店的能耗和水耗。饭店的能耗和水耗与饭店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紧密联系。

其他方面的环境影响研究则比较少。各项饭店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估结论都是针对特定样本,可比性不强,采用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

(二)国内研究概述

在国内的研究中,典型的研究是李鹏等人对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的生态效率评估。在研究中,他们针对一条旅游线路进行了生态效率的分析。在分析中,采用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环境影响指标,用旅游线路中的各个消费点的收入作为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旅游线路因为包含了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使得计算变得比较复杂,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也比较困难。因此,在研究中,作者主要使用的是二手资料,如交通、饭店等的能源消耗量均使用的是Stefan 的研究成果,因此,计算最终的结论并不能反映云南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看,这项研究是用Stefan 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产品生态效率评估的一次试验。Stefan 研究中的问题在这一研究中仍然存在。针对饭店的生态效率评估在国内尚未展开。根据他的引用。

第二节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建立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的评价用于反映不同饭店之间获得等额经济收入的生态环境成本。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饭店获得相同经济收入的生态环境成本应最小。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根据生态效率的公式有两方面: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本节重点分析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的确定。在确定上述两方面指标的过程中,课题组将以LCA评价为理论基础。

一、景区饭店的LCA评价

LCA评价是一种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在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建立过程中,将生命周期概念融入其中,使指标具有完整性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意义。本节我们将在介绍LCA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景区饭店的LCA评价方法。

(一)LCA及其运用

1.LCA的概念和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当时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即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开始起于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 所开展的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的研究,该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从摇篮到坟墓)。随后,欧美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类似的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入了学术探讨阶段。

而在80年代末以后,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至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并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概念,后来又多次召开会议对LCA进行研讨。欧美国家,诸如荷兰、葡萄牙等也相继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从90年代中期以来,LCA在许多工业行业中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作为一种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并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尽管目前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SETAC 和ISO 已经在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的国际标准化研究,ISO14040(标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与框架)也已于1997年颁布,有利于实现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和技术框架及实施步骤的标准化。ISO 将LCA定义为: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寿命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