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36

第36章 景区依托型饭店聚集的环境效应(6)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目的地的规划建设,可以说,只有可持续的旅游才是成功的,只有经过自己精心规划和管理的旅游才是可持续的(克里·戈弗雷,2005)。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依赖于内部的各项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良好的体验,从而带动旅游目的地形成良性发展。在具体规划中,饭店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的核心内容,因为饭店是旅游中的主要接待设施,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规模和景区环境容量情况,以及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饭店接待的总容量以及饭店建设的类型。

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旅游目的地的饭店规划和建设并没有听取当地旅游局的意见,其实旅游局对当地旅游游客量的规模和服务要求最清楚。造成了许多旅游目的地饭店建设过剩,产生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也对目的地旅游环境产生了影响。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饭店,在规划建设时,需要把环境影响的分析放在第一位,除了景区依托型饭店按照LAC理论进行规划与管理外,在景区外旅游目的地内的所有饭店都需要按照LAC理论管理,并对规划和建设过程实行统一监管。旅游目的地的饭店规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对目的地环境进行评估并计算目的地的生态效率;

(2)确定目的地饭店总容量,并确定饭店的生态效率;

(3)确定目的地饭店的类型结构;

(4)确定目的地饭店建筑的生态设计要求;

(5)确定目的地饭店的分布和土地使用规划;

(6)确定饭店的绿色服务内容。

基于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课题组重点分析了目的地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点和相关原则。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设施是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和体验的设施,包括食宿设施、购物设施、康乐设施、标识设施以及景观设施等,课题组重点讨论的旅游服务设施是住宿和餐饮设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随着旅游目的地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住宿和餐饮设施不仅要满足游客的基本要求,而且逐渐发展成为旅游吸引物,成为旅游者到访的主要目的,因此食宿设施是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食宿设施的规划建设必然会涉及旅游目的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的恶化必然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经营,因此食宿设施的合理规划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和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1.餐饮住宿设施的规划原则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食宿设施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的性质与功能、游客的规模与结构以及基础设施的维护等因素,因此,制订合理的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地的食宿设施规模要控制在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范围内。尽管目的地的环境容量与景区的环境容量不相同,可能会大于景区的环境容量。但是,由于景区在旅游目的地内,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供给与景区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时,要充分考虑一些“瓶颈”环境要素,以“瓶颈”环境要素为基础来规划食宿接待设施。“瓶颈”环境要素的限制不能突破。

(2)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充分考虑目的地原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状态。旅游接待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将占有目的地原有居民的生活资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旅游开发要保护并提升目的地原有居民的文化和生活品质。因此,在规划中,接待设施与居民的生活有机结合。

(3)目的地旅游接待设施,尤其是饭店、餐饮设施要分类分级,根据景区饭店供给机会图谱的思路,满足不同消费市场的要求。各类各级设施要严格执行规划的标准。

2.住宿设施

住宿设施是旅游目的地中提供过夜住宿服务的设施,尤其是以夜景着称的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是极其重要的,其规划的成功与否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有直接的影响。

(1)住宿设施的选址

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种类很多,如星级饭店、普通旅馆、野营地等。

由于星级饭店提供的服务最全,能源消耗最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最明显。课题组进行专门分析。

星级饭店是旅游目的地中规模大、档次较高的设施,在其选址方面应考虑多种因素:周围景观资源现状、交通便利现状、基础设施现状等。首先,应选在基础设施健全的地段,由于饭店耗水耗能量非常大,能否及时地输送能源服务也是饭店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对于旅馆而言尤为重要,它是饭店各项服务开展的根本。其次,应选择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旅游目的地中的饭店不同于城市中的饭店,游客追求的除了饭店带来的星级服务以外,更注重体验旅游目的地本身带来的景观享受。但是也不能选在核心景区的附近,这样容易对目的地的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影响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破坏自然景观。最后,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因为饭店作为旅游目的地与外界交换的中心,是否有便利的可达性对于游客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所谓的交通便利不仅是与外界交通顺.,同时与旅游目的地内部的景点也有较强的联系,这是决定饭店经营状况的重要特征。

其他类型住宿设施的选址更多地取决于场地环境要求,尤其是景区内的住宿设施。

(2)住宿设施的规模

住宿设施的规模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中提供住宿服务的接待设施、接待游客量的规模以及占地面积的大小,它决定了住宿床位量以及人员配备量,而且合理的规模容量对于保护环境、增加住宿舒适度有积极的作用。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住宿设施的规模也将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虽然游客对住宿条件的偏好以及逗留天数也很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弱。

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的规模取决于环境的承受能力,目的地内总住宿规模即为各类型住宿设施的规模之和。由于每一种类型的住宿设施规模取决于旅游目的地对于该种类型的环境承载力,而这一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土地利用面积、水资源供给、能源供给等多方面的因素。

施的环境容量。ai(i = 1,?,m)为决定环境容量的相关的各个因素。

3.餐饮设施

餐饮设施是旅游目的地中提供饮食服务的场所,由于游客结构的不同,餐饮设施的种类较多,服务较广,但是由于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餐饮设施的布局规划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否则容易降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1)餐饮设施的选址

旅游目的地的餐饮设施的选址布局一般是由游客在目的地中的旅游行为所决定的,包括为满足游客正常定时性饮食需要而建立的餐馆;为满足游客在旅游风景区流动便利,而设立的可携带食品销售点;为满足游客在流动过程中饮水要求,而设立的饮料销售点。因此餐饮设施的类型可以按照游客的分布状态归纳为固定式餐饮设施以及非固定式餐饮设施两种类型。

固定式餐饮设施主要是由客源的可控性可估算性决定的,一般而言,固定式的餐饮设施主要是依托于住宿设施,从而达到服务的配套,它是住宿设施中的一部分,服务对象以住宿客人为主。因此该类餐饮设施的布局则跟随相应住宿设施的布局要求。

非固定式餐饮设施主要是由客源的流动性和难预测性决定,根据用餐的状态又分为集中式和线性式两种类型,服务对象为旅游目的地内的所有旅游者。

集中式餐饮最大的好处是收益较大又便于管理,因此其选址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建立在邻近旅游线路和客流的节点(线路交叉处,客流汇聚或分散处),邻近旅游景点等地方,一方面便于观赏景观,另一方面易吸引游客形成统一管理。其次,餐饮设施应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使其不仅是观景的好场所,更是景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最后,集中式餐饮应注重与原有居民点的结合,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成本,更有利于提供富有特色的乡土饮食。

线性式餐饮往往提供小型特色饮食以及生活必需饮食,主要是沿风景游线提供,边欣赏风景边享受美食。其选址的关键是与主要游线的融合性,位置应选在游线附近,呈规模小,可移动,数量多,有特色的特点,同时应尽量结合周围零散居民点,起到低成本串联景点的作用。

(2)餐饮设施的规模

餐饮设施的规模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中提供就餐服务的设施接待游客量的规模及占地面积的大小,它决定了餐饮设备量以及人员配备量,更重要的是合理的餐饮设施规模对于环境和景观而言影响较小。餐饮设施与住宿设施一样,其规模容量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

旅游目的地的餐饮设施的规模也取决于环境的承受能力,目的地内总餐饮设施规模即为固定式餐饮设施和非固定式餐饮设施的规模之和。由于每一种类型的餐饮设施规模取决于旅游目的地对于该种类型的环境承载力,而这一环境承载力取决于土地利用面积、水资源供给、能源供给、排污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旅游目的地的公共基础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服务,也为生活在目的地中的居民服务,因此,它属于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气、热供应设施、给排水设施、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环卫设施、防洪防灾设施等,课题组重点分析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指对环境有直接影响的设施,包括交通设施、给排水设施以及电力设施。

1.交通设施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设施是沟通目的地内外以及完成目的地内部游览的主要方式,它将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景区内的各景点联系起来,是旅游活动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主要用来协助游客顺利完成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可以按道路作用划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主要类型有车行道路、步行道路以及船行道路等。

(1)交通设施的规划原则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设施应满足以下的规划原则:

第一,服从整体,兼顾其他的原则,交通设施的规划应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景点分布、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兼顾游客量以及原有道路系统的要求来确定道路网的形式和布局。

第二,长远期结合的原则,旅游交通系统应充分考虑分期建设的要求,使目的地能适应长远期的发展。

第三,环境保护的原则,交通设施应尽量考虑目的地环境的环保要求和景观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伤害。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设施在满足以上的规划原则基础上,也应注重游客的基本需求,在交通设施的规划上强调顺.性、直达性、方位性等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目的地有效地管理客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2)交通设施的布局

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内外交通线路以外,还包括交通终端设施,例如停车场游船码头以及内部公交站点等,只有将道路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相结合才能形成通.快捷的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