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961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牛顿·米诺就用这样的话语提醒过广播从业人员,他说:“找到你自己的频道,在电视机前坐下来,不要让书报杂志陪伴着你,也不要用损益表或评级簿来分散你的注意力,就把你的眼睛盯在电视机上,一直看到电视台打烊。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观察到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废墟。”但是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依然热衷于操纵遥控器,依然在巨大的娱乐废墟上,或是天马行空,或是醉生梦死。
2.网络媒体的沉溺效应
电视让人产生的沉迷和依赖已经为人所诟病,迅速成长与壮大的网络新媒体,却以更为立体的方式俘获着受众。CNNIN 近日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面三组数据最为引人注目: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网民已经达到1.37亿,其中宽带用户已经突破1亿,达到1.04亿,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每周上网时间从2000年的13.7小时增加到2006年的平均每周上网16.9小时。其中,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最长,为21.5小时;紧随其后的是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0小时。
与收视时间有所下滑不同,中国网民的数量和网络的使用时间正在不断增加,表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这种媒介依赖的产生,依然与网络媒体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媒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A .多媒体
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兼容并包的媒体,它将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特点融于一炉,使用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等立体传播手段来传播信息,因此,与电视相比,网络媒体是一个在相同时间内需要调动更多感官参与的媒介,这同时意味着它是一个更容易让受众沉溺的媒体。
B .海量信息
由一个信息开始,通过互联网的超级链接功能,就可以使信息联结达至无限,所以,网络媒体成为现存媒体中信息量最为强大和丰富的媒体。而“搜索引擎”工具使在网上搜索这样的海量信息又变得更加容易,信息搜索简单到只需指向和点击即可。网络媒体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海洋。在拖动鼠标的简单动作里,我们更容易成为沉溺其中的“网虫”。
C .即时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即时互动性是网络媒体最为显着的特点。这一特性把传统意义上大众传媒的受众变成了互联网的用户。因为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人,在任何时间,甚至是同一时间里,一个人可以同时阅读、评论和创作互联网上的内容。电子邮件和聊天室就是一个显着的例子,在线用户是受众同时也是创作者。所以,原NBC 和PBS 经理劳伦斯·K·格拉曼写道:“古登堡把我们所有的人变成读者;广播和电视使我们成为第一手的观察者;复印件将我们都变为出版者;而因特网使我们成为记者、广播员、专栏写作者、评论员和批评家。”即时聊天工具和即时的新闻评论,成功地建立了大众传播中的虚拟社区,互联网的用户生活在网络上就如同是更便捷地生活在现实里。因为网络媒体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所以受众对网络的沉溺就更加不容易解除。
网络媒体自身的特性成为产生“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客观条件。“网络成瘾综合症”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它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赖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有关研究表明,中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依赖倾向,其中青少年中存在网络依赖倾向的约占7%。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中学生中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较高,时间较长,平均每周使用时间为8.98小时,假期高达21.34小时。
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一般都容易危及身心健康。
首先,网瘾危害身体健康。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湎于网络中,除影响智力的正常发育外,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导致死亡。其次,网瘾会使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困难。有网络依赖倾向的青少年一般会有一些人格特点,比如人际交往困难,内心敏感,尤其是一些男孩子。网络成瘾的男孩子大都性格内向、对事情特别专注。而这些害羞、内向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比较容易受挫。最后,网瘾会导致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模糊。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
为主,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模糊道德认识,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误认为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此,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虽然目前还没有把“网瘾综合症”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但是它毕竟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对网络游戏上了瘾,国外心理学家提出八项标准可以自我诊断“网络成瘾综合症”:
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所以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每当网线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是否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如果你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并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网瘾综合症”。
在如空气般弥漫的信息里,如何才能避免走入过度依赖媒介的极端?媒体素养教育成为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增强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树立对媒介使用的正确观念,是从根本上增强一般民众了解媒介,合理使用媒介的途径之一。
三、谁在控制牵线木偶——媒介的政治文化制约
案例一:布什清华行
今天上午10时35分,在中国民乐《金蛇狂舞》欢快的乐曲声中,美国总统布什在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的陪同下,踩着红地毯,步入了清华大学主楼大厅。
布什总统与胡锦涛副主席到达清华大学后,王大中校长先将他们迎进主楼贵宾接待室。原定十点一刻进入演讲大厅的布什与胡锦涛,在贵宾室里交谈到了十点半,之后才在王大中校长的陪同下,进入演讲大厅。
演讲会场设在清华主楼大厅,三百多名学生和三十多名教师把大厅坐得满满腾腾的。会场的演讲台是临时搭的,背景上的清华校徽和校训是几天前刚刚从洛杉矶特制空运而来的,演讲台和大厅的四周布满了美国和中国的便衣安全人员。
演讲会开始时,当王大中校长提到胡锦涛副主席是清华校友的时候,学生们给予了他特别热烈的掌声,布什总统也跟着鼓起掌来。
布什是第一位到清华访问的美国现任总统。二十六年前的这个星期,尼克松前总统夫妇曾到清华访问,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们是来清华看大字报的。那时的清华杂草丛生,窗户几乎没有完整的玻璃,学生们都穿着黄军装或蓝中山装。
而今天参加会议的许多男同学换上了平时少见的西装领带,女同学更是穿上了色彩鲜艳的外衣。
布什总统今天在会上说,1975年我来中国的时候,每个人的服装都是一样的,现在你们高兴穿什么就穿什么。他说,我来这里,看见的不只是高楼大厦,我觉得最明显的就是每个人现在可以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了。有了做个人选择的自由,你就可以有其他的自由,你可以自由地做其他事情…… 案例二:聆听完布什的讲话,中国人等待被世界聆听
北京2月22日——身着鲜艳的红色毛衣,黄瑞紧紧抓住了布什总统的注意力。这位24岁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对美国总统的回答不是很满意,并且礼貌地将自己的感受当着全中国观众的面告诉了他。
黄瑞想知道,为什么布什每次在谈及中国内地与台湾关系的时候,总是用“解决”一词,而从来不用“统一”一词。她紧接着问,为什么美国官员轻而易举地表示将牢记对2300万台湾人民的承诺,而对13亿中国人民的承诺却置若罔闻。在座的学生们对她的问题报以热烈的掌声。
“很遗憾。”在今天布什演讲的问答环节中,她这样说道。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和回答学生提问是他此次中国之行的一个重头戏。
作为对她的回答,布什告诉黄瑞美国将保护台湾,但不会允许声称是中国一部分的自治岛的政府有任何挑衅行为。然而黄瑞在听完他的解释后,还是表示,“我不太满意他的回答,不清晰,也不明确。”…… 案例三:中新社记者现场特写:清华学子关注台湾问题
今天上午,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了在场学生的提问。
在所提六个问题中,前两个均涉及台湾问题。
布什总统的演讲在颇具剧院建筑风格的清华主楼前厅进行,演讲台后面的墙上镶嵌着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三百多名听众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安检入场,坐在事先摆放好的折叠椅上等候。虽然这里空间显得比较拥挤,但听众秩序井然。
布什总统首先在约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就中美关系和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看法。随后,由他自由点将,接受了几位学生的提问。
清华学生首先把话题指向了台湾。他们希望布什总统回答对和平统一的看法,以及是否记得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人民做出的有关承诺。
布什笑着称赞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他说,讲到台湾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强调“和平”这个词。布什表示,他与中国领导人进行过多次谈话,每一次他都强调,美国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而且这是长期一贯的政策,到目前为止没有改变。
对于布什这一回答,在场的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在布什演讲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清华学子的提问表示满意。他说:“学生们问出了全中国人民关心的问题。”
我们透过三家不同的媒体:香港《大公报》、美国《华盛顿邮报》和中国中新社的报道,看到了“美国总统布什清华演讲”这个新闻事件的不同图景。《大公报》呈现的是和平亲切、其乐融融的中美两国关系,这是我国的主流报纸在报道涉外新闻时坚持的一贯原则和基调。《华盛顿邮报》与此相反,强调和突出的是布什演讲过程中的冲突和不和谐因素,整个报道充满了主观评价的意味。
而中新社的报道是三篇报道中最中立的,它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演讲的现场气氛和提问情况。当然。每篇报道的传播效果如何,相信读者自会有分晓。
我们已经知道,大众传媒通过制造人们的脑海图景来制约人们真实的社会行为。那又是什么来操纵媒体对现实的塑造?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柏拉图的“洞喻”说。今天的大众传媒既是权力的工具,又是权力的源泉。它是柏拉图之洞中被舞弄的道具,又是可以将人们的影子投于洞壁的火光。它为生活在“柏拉图之洞”中的大众启蒙,但又使他们只看到自己和行使权力的人的影子。火光映照出什么样的木偶,囚徒看到什么样的洞壁景象,一切都决定于谁在控制牵线木偶。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组成这个复杂大系统的各个分支系统都处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大众传媒机构也只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发挥着自身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来自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制约大众传媒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
(一)政治力量的左右:意识形态的战争
链接:“新闻自由国度”的不自由
一向以言辞大胆而着称的美国ABC 新闻节目主持人马赫尔,在与嘉宾谈到布什将劫机犯称为“懦夫”时,接过嘉宾“这些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全都把自己在钢筋水泥上撞得粉身碎骨。他们是战士!”的话茬说:“我们才是懦夫,躲在3000公里外向人家发射导弹。”因为遭到白宫发言人的警告、节目赞助费被抽等,不得不在电视上公开解释和道歉。
知名作家桑塔格在《纽约人》杂志上发表评论说,“9·11”事件后美国的广播电视充斥着“自以为是的胡言乱语和彻头彻尾的欺人之谈”。她认为,“9·11”事件不是主流媒体所指的“文明和自由受到了懦夫式的攻击”,而是美国具体的国际行为和国际结盟方式的后果,是对自封的超级大国的攻击。因而遭到《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