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素养引论
18665800000003

第3章 媒介合影:七个成员的讲述(2)

报纸具有的可复制性和可保留性,使得信息的传播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伸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当你遇到精彩的报道或者文字时,你也可以永久保存这张报纸,它能够为你反复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报纸具有的深度透视的优势,使得人们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不再仅仅限于简单信息的掌握,而是能够全方位、深入细致地了解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历史。而这点,正是报纸和其他媒介长期抗衡的核心优势。有人说,报纸能够吸引较多的“高脑读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高脑读者”需要更多的具有全面报道和深度分析的新闻及资讯,而报纸不仅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还会解释“为什么会发生”。

报纸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能有效地传递出某一个地区和大众的喜怒哀乐。大众对和自己接近的新闻更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地域性的报纸恰恰能够为大众提供最“亲切”的新闻信息。

正因为报纸具有如此众多的特点,使得报纸在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信息传播领域的统治者和绝对权威的体现者。

二、杂志——知心可亲的“大哥”

(一)杂志的简史

杂志一词在英语中叫做“magazine”,源自法语中的“magasin”一词,原意指的是“仓库”。杂志又可以叫做期刊,是指装订成册、定期或者不定期出版发行的出版物。杂志都有固定的名称,每一期的版式都是基本固定和相似的。和报纸相比,杂志除了有精心设计的封面外,选用的印刷纸张质量更好,装订成册后比较精美。

据说,杂志的雏形是1693年在伦敦出现的。当时,伦敦的一位书商创办了一种叫做《妇女之神》的两面印刷的单页刊物,其内容涉及恋爱、婚姻、打扮、名誉、性生活等。到了1731年,伦敦出版了一种叫做《绅士杂志》的定期刊物,第一次以“杂志”命名。从此以后,杂志就逐渐成了定期刊物的通称。在18世纪中期以后,杂志开始在西欧逐渐流行,并开始和报纸分庭抗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

1741年,在美国第一份报纸诞生后的50年,杂志也开始进入到了美国的媒介市场。美国的第一代杂志出版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安德鲁·布拉德福德。当时两个人都想要争当美国第一个杂志出版人。布拉德福德首先出版了《美国杂志》,然而,富兰克林也不甘人后,三天后也出版了《大众杂志》。虽然两份杂志的存在时间都不长,但是它们都为美国的杂志业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启蒙时代。

到了20世纪上半叶,杂志开始在美国逐渐成熟了。这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杂志,比如20年代创办的《纽约客》,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代作家和艺术家施展才华的主要天地。而差不多同时代出现的《时代》,今天成了美国最大的杂志之一。

在我国,杂志这个词最早主要是指零碎的笔记等。很多时候也用作一些书的名字,比如宋代周辉有《清波杂志》、清代王念孙有《读书杂志》,等等。而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以“杂志”命名的刊物是1862年英国传教士麦嘉湖在上海创办的《中外杂志》。可惜的是,《中外杂志》创办之后,中国的期刊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用“杂志”为这类刊物命名。直到20世纪初以后,以“杂志”命名的期刊才多了起来。

在传媒业初步发展的时期,报和刊没有严格的区分,出现了不少亦报亦刊的媒介。

今天,我国的杂志主要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走低端路线的期刊,以发行量为主导,着名的有期刊界“四大名旦”——《读者》、《知音》、《家庭》、《女友》,都是走平民化的道路;另一个是走高端路线的期刊,以时尚、广告为主导,具有代表性的有《时尚》、《世界时装之苑》等,走的是都市年轻白领的道路。

(二)杂志的种类

杂志的种类很多。比如,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综合性杂志和专业性杂志;前者又可以分为娱乐性杂志、新闻性杂志和知识性杂志。从读者对象上看,可以分为青年杂志、少儿杂志、女TJ 10Td[性杂志等。从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画刊、文字型杂志、字画结合型杂志。从出版时间看,可以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和不定期刊。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杂志中,目前我国有几类杂志是尤其引人关注的。比如行业性杂志,这类杂志主要针对某一类特定的受众展开传播,重点在于满足读者对象的趣味和对信息的需求,在传播上较有针对性。另外,时政新闻类杂志是比较受读者青睐的类型。这类杂志主要以时政新闻为传播的主要内容,代表性的刊物有《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等。这类杂志在我国目前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第三类是纯粹商业化的期刊,比较典型的像《时尚》、《瑞丽》、《精品购物指南》等,它们从广告主和受众的角度考虑,主要以商业利益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这类杂志有着较广阔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杂志是将国外优秀杂志包装为中国版本,比如《哈佛商业评论(中国版)》、《体育画报(中国版)》等。

在美国,早期的杂志一般是以上流社会的读者作为主要受众对象。比如《北美评论》、《大西洋月刊》等都是其中典型代表。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杂志受到电视的冲击,很多杂志社被迫关闭。到了80年代,大量专业性、对象性、文摘类的杂志开始出现,比如《父母》、《读者文摘》等。

(三)杂志的“轶事”

中国杂志的奇迹——《读者》。1981年,《读者》在甘肃创办,当时叫《读者文摘》,这是一本大众文摘类杂志。创办之初的宗旨是“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一本发端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杂志,发展到今天,却成为中国和亚洲期刊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在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仅次于美国的《读者文摘》、《国家地理》和《时代周刊》,位于第4位。今天,《读者》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销售。说到《读者》的成功,戏剧家魏明伦也曾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

美国知识分子的象征——《纽约客》( The New Yorker)。2007年,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诞生82周年。82年前,当哈罗德·罗斯创办这份杂志的时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份杂志日后会成为美国纽约文化界的象征。《纽约客》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原创文学、文学评论和幽默漫画等几个特色栏目。《纽约客》逐渐发展为偏重文学创作,而又擅长于讨论严肃话题的舆论阵地。《纽约客》的影响力波及了全世界。中国的《书城》从内容及版式上都是尽力模仿《纽约客》。在《纽约客》的创刊号上,出现了一个带高礼帽夹单片眼镜的卡通绅士形象,他成了《纽约客》日后的象征。

中国的新锐杂志——《新周刊》。《新周刊》1996年创刊于广东。从创刊开始,这份杂志就凭借其选题的精到、文风的有力、封面的先锋、专题策划的独到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新周刊》的总编辑总结其“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思维,创造一种重新整合新闻资源的方法;二是新观念,强调报道角度的重要性,努力寻求新的观察点和新的观念;三是全新的表现方式,将文字、图片以及版式风格等融为一体。由此,《新周刊》一直努力在做“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相关链接:《新周刊》杂志社认为自己应当被记住的15期杂志

第一本:《零期》

第二本:《中国不踢球》

第三本:《1997大盘点》

第四本:《我爱你》

第五本:《泰坦尼克号全内幕》

第六本:《弱智的中国电视》

第七本:《世界杯世纪末大盘点》

第八本:《城市魅力排行榜》

第九本:《20年中国备忘》

第十本:《找个地方躲起来》

第十一本:《戏说时尚》

第十二本:《20世纪的100张名片》

第十三本:《飘一代》

第十四本:《第四城》

第十五本:《2000中国电视节目榜》

(四)杂志的影响力

杂志提供了另外一种记录世界变动的方式。这种方式和报纸相比,时效性显然不如报纸,但是他却显示出了强大的观察问题和探究事实背景的“大哥”风范。杂志不仅告诉我们新近发生的重大和有趣的事件,更把这些事实放置于更大的背景下进行解析。

借用美国传播学者彼得森在其着作《20世纪的杂志》中的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杂志的影响力:“尽管杂志的及时性不如广播和报纸,但它仍能十分及时地反映新近发生的事件。它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使它区别于书籍。连续出版的杂志,可刊登读者反应,对问题展开讨论,故能使争论长期持续下去,可不断增加其影响,而不是一次终结。再者,杂志的篇幅和读者的阅读习惯,都使它能就有关问题发表长篇大论。与其他印刷媒介一样,杂志更多的是吸引读者的理智,而不是他们的感觉和情绪。杂志不像广播媒介那样稍纵即逝,不需要在特定时间内注意收听,也不像报纸那样被看完就扔,一期期杂志都可以在读者家里保存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一句话,杂志的特性充分地满足了从容不迫、好评头论足的读者对解释性和指导性媒介的需要。”

如果说,报纸是信息供给的集散地,那么杂志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杂志让我们能够在这个信息充斥的时代稍微驻足停留,细细品读或委婉、或震撼、或触动心灵的文字。杂志就像一位知心的“大哥”,娓娓道来而又无微不至,将他所承载的理念与价值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提供着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某个坐标。

三、广播——能言善辩的“大姐”

(一)广播的简史

广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信号工具,其中既包括声音信号也包括图像信号。狭义的广播仅仅指声音广播。

今天,我们对同步传递信息是如此的熟悉,因此我们很难想象,过去在两地传递信息可能要花上人们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信息传递快速的变化。1835年,塞缪尔·F·B·莫尔斯在美国第一次验证了他的电磁电报系统。1843年,他要求国会给他30000美元,架设4条电报线。第一条官方消息——“上帝做了什么?”——在1844年3月24日从巴尔的摩传到华盛顿特区。这个具有开创性的举动,为日后广播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广播真正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的20年代。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的匹兹堡KDKA 电台获得了美国商业部颁发的执照,开始正式播音。当天的广播从20点开始,持续到晚间零点以后,这次播音成为世界广播业的开端。之后,法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都相继设立了广播电台。广播的出现,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家和广告商,他们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新媒介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发现,广播中的固定节目往往能够吸引大批固定的听众,从而为广告商带来巨大的广告收益。

目前,在美国大约有12000座电台,其中调频台和调幅台各占一半。目前在美国最赚钱的电台是大城市中的大型调频音乐电台和主要针对老年听众的调幅新闻/生活电台。

我国的第一家电台出现在1923年。当时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呼号为XRO 的电台在1月23日首播,其节目主要由文艺节目和一些新闻构成,这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电台很快就被取缔。1924年5月美国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开办了一家电台,呼号为KRC。这家电台和着名的报纸《申报》合作,在报馆内设立播音室专门报告新闻。这座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

广播媒介在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下,曾经一度陷入艰难的发展境地,甚至有不少人断言,广播将从此消失。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新崛起的电视夺走了众多的广播听众,更有人认为,这是广播的末日。然而,在美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调频立体声广播和非商业性广播发展起来;70年代,体育节目受到人们喜爱。美国全国足球转播,尽管电视观众有4500万,但是广播听众仍有1000万,许多人是边听边看;1979年,纽约WKTU 广播电台靠着只播放流行音乐,由本无名声一变而成为全国听众最多的电台。网络的出现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面对网络的冲击,广播首先上了网,在网络中我们可以自由收听多个电台的节目,网络更将广播的互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变化其实在提示我们,广播只要找对自己的受众,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依然是有自己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