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集团1991年购买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进入卫星电视领域;1993年7月,购买了亚洲的STAR TV。2001年默多克成立了Sky Global,综合了新闻集团主要的国际卫星电视及相关资产,包括英国的天空广播公司、亚洲的星空卫视和一些拉美的卫星电视资产。截至2002年底,英国天空广播公司有660万订户。
时至今日,默多克打造的媒体帝国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产业运作的角度来说这种跨媒体集团能够形成“交叉促销”,使利润达到一种乘数效应。但是上述如此之多的媒体的所有权却居然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默多克在出售媒体产品的同时,也在出售他可以接纳的价值判断。在这样的媒体帝国里,形式不同的众多媒体实质上只能发出一种声音。通过利润驱动的杠杆,默多克在成功地收购了众多媒体之后,也成功地实现了对新闻的垄断。
(2)好莱坞的文化强势
相关链接:中国古典故事好莱坞化
你知道吗,《杨家将》、《西游记》、《天仙配》,这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部变成好莱坞大片。据好莱坞知名制片人彼得·罗异透露,遭遇“审美疲劳”的好莱坞已开始了“中国题材”的挖掘工作。《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传统题材影片将很快贴上好莱坞标签。
据悉,不久前已在浙江横店开机的《狄仁杰》是好莱坞“入侵”的排头兵,之后还有《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等经典中国故事将被重新演绎,美国片商计划在2008北京奥运年,把《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题材也贴上好莱坞标签搬上银幕,而娄烨执导的《苏州河》、张国荣和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也成了好莱坞重拍的对象。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题材影片被贴上了好莱坞的标签。好莱坞凭借一套成熟的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和强大的资金实力,早已经使好莱坞电影成为世界范围内主流电影的代名词。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这个秘方的基本元素就是: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从这条流水线上下来的电影产品,无论题材和内容如何变化,但是它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内容的表象背后宣传并且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以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那个中国人眼中“替父从军”的坚强女子,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但是好莱坞凭借强大的宣传攻势和不俗的电影票房,使这个西化的“花木兰”更加深入人心,附加了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像“花木兰”取代了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女子。
跨媒体帝国集团的扩张和电影世界工厂的建造正在吞噬着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就像“麦当劳”早已经成为世界速食品的标准,“可口可乐”成为饮料的代名词一样,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也会成为新闻和娱乐的标准,好莱坞的电影同样会成为电影代名词。
(三) 文化的抉择
相关链接一:韩剧引爆中国电视市场
从1993年中国首次引进韩剧《嫉妒》,到1997年央视播出家庭伦理剧《爱情是什么》,1999年的《星梦奇缘》和《天桥风云》,近两年反复重播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姐》,再到今年的《黄手帕》、《大长今》和《加油!金顺》,韩剧,就如同这个国家的泡菜一样,以平实的特质和独有的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观众。
央视索福瑞市场调查公司提供了一份《从收视率看韩剧之热播》的研究报告,其中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韩剧的来势汹汹:我国电视台2004年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107部来自韩国,占总数的16.5%。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有57%的引进剧来自韩国。2005年7月,央视八套在宣布扩容海外剧场的同时,还许诺将花重金独家买断一些优秀电视剧的播出权,其中韩剧就占很大比例。
这份报告还显示了韩剧在中国各电视频道的高播出率:从2002年到2005年,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播放过韩剧,香饽饽《蓝色生死恋》在12个省台都播放过,覆盖大江南北;央视八套午后的“环球影院”、晚间的“海外剧场”也曾循环连播韩剧。
较高的引进率和较广的播出率,使韩剧的收视率不断高涨。在2004年排名前10位的引进剧中,韩国电视剧就占了7部。央视八套播出的《看了又看(团圆篇)》以2.9%的收视率占据榜首,而2-5名也分别被《看了又看》的其余4部占据。事实上,除了《大长今》通过高调的宣传策略“造势”之外,大多数韩剧在开播时,无论是宣传还是播出时段上都并不显眼。以央视播出的《人鱼小姐》为例,去年10月开始播出时,收视率不到0.5%,在长达3个月的播出过程中,收视率一路平稳上升,一度高达2%,成为当年热播电视剧之一。
相关链接二:韩剧带给韩国什么
据韩国官方数据,2002年,韩国包括游戏、动漫、电影、音乐、出版、广告、广播等在内的9类文化产品销售规模为327亿美元,占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7%;2003年达到429.2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31亿美元。据统计,2004年韩国文化产品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到3.5%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以电视节目的出口为例,其出口额近几年来几乎是成倍地增长:2001年出口额是1890万美元,2002年2880万美元,2003年4213万美元,2004年7146万美元。这些电视节目出口到美国、日本、中国、法国等18个国家。
韩国影视剧出口不仅获得了可观的外汇,更带动了动漫、旅游、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形象。据韩国官方统计,在《大长今》的示范效应下,今年到韩国的游客人数增加了15%以上。
据韩国经济研究院2004年底发表的《“韩流”现象与文化产业战略》报告显示,单单主演《冬季恋歌》的韩国演员裴勇俊所引发的“裴勇俊现象”,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超过3万亿韩元(约30亿美元),其中旅游业等收入1万亿韩元,产品输出日本收入2万亿韩元。《冬季恋歌》在日本走红,使到韩国观光的日本游客大幅增加。裴勇俊的写真集每册要卖到150多美元,在日本一销就是10万册,仅此一项就入账1500万美元。他主演的《冬季恋歌》的小说在日本发行了120万本,VCD、DVD 更是供不应求,裴勇俊所用品牌的围巾与香水也十分走俏。韩国大型企业乐天集团聘请裴勇俊为形象代言人,在其酒店和商店都树有他不同姿势的像板。许多游客,特别是日本女性在印有他形象的像板前合影的情景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