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格塑造与犯罪预防
18667000000004

第4章 知与行的统一机制分析(1)

第一节 知的假设及其公式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广义地讲应包括通过观察、模仿、阅读、无意识与有意识记忆、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一切获得知识、技能、思想信息的途径和过程。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或内化吸收,是解决“知”这个问题的基础。不包含知识的认识,很难谈得上是一种正确的认识。

一、知的假设及其公式

一个人知识的获得或内化吸收的效果,是学习者有效学习时间与学习者单位时间内内化吸收率的函数关系。如果用K表示内化吸收的知识的效果,用T表示学习者有效学习时间,用a表示学习者单位时间内内化吸收率,那么用公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

K=f(T·a)(2-1)

内化吸收率的提出:学习者单位时间内内化吸收率是学习者调动积极性的程度(用集中注意力的程度——百分数表示)与学习者理解程度的积除以学习者最佳不间断学习时间限度。

如果用X表示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程度,用j表示理解程度,用t表示学习者最佳不间断学习限度,那么单位时间内内化吸收率a有:

a=Xjt(2-2)

将公式(2-2)代入公式(2-1)得:

K=fT·Xjt(2-3)

二、提出知的假设的意义

库尔特·勒温提出人的行为模式的最广义的公式描述为:

B=f(P·E)

在这里,B代表行为,f代表函数,P代表个人的人格,E代表个人所处的环境。

这种行为模式表示人们的行为是个人的人格与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关系。因此,这里包含着对人格的广义理解:“人格就是除环境外,影响个体行为的个体自身所有因素的总和。”勒温的公式揭示了个人行为的最一般变量,而没有涉及个体自身的具体变量。知的假设及其公式本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它们代表的变量将进一步深入到个体自身的具体变量,有利于深入研究个体人格形成发展的条件、因素和规律,揭示个体人格的复杂情况,从而为塑造健康人格提供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预测和把握人格塑造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知与行的统一机制分析

一、健康人格的知与行统一机制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本意指机器运行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及运转方式,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如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这里的“机制”是指“知”与“行”相统一的相互结合联系方式。

健康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符合该社会要求规范的认识(表现为知识体系)与行为表现的有机统一,即一个人的认识或内化理解吸收的知识与一个人外化的行为表现具有质的共同性或量的一致性。

质的共同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无论采取何种表现方式都必须符合内化理解吸收知识规范的要求;量的一致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的次数或外化的实践活动数量与内化的知识修养成正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的知识的增多、认识水平的提高,能有相应的外化为行为的活动。一个人虽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但从来没有或很少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的行动,就不能算作其人达到或接近了健康人格的境界,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知识储藏体。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的健康人格也可以说是个体以吸收内化有关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知识为前提,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能相应地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因此,健康人格的塑造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知的培育和行的塑造。知的培育主要是指丰富人的知识、提高认识水平、调整认识结构,应注重公式(2-3)揭示的四个变量;行的塑造即培养选振正确行为的能力,要注意影响行为的知、情、意、信和环境因素。

二、知与行统一的内在机制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实现知到行的转化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过程。知与行统一的内在机制,表现为实现知到行的转化的内部矛盾变化的方式和过程。实现知到行的转化一般都经历三个阶段,即内化阶段、矛盾冲突阶段和行为养成阶段。

1.内化阶段

在内化阶段,反映到个体身上表现为接受主体对外来信息(知识、理论、观念、规范、事实等)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

反映是指接受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以其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含的意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或对应的形象和概念,并进行编码、记忆活动。主体内部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须通过反映而获得,故反映是主体内化活动得以发生和运行的前提条件。

选择是主体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依据主观或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进入认识领域的信息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通过筛选和判断,确定对信息中每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成分(一句话、一种观点、一个事实)的取舍态度及容纳、排斥信息的过程。选择通常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评价标准的选择,主体根据输入的信息按对应关联的原则从内储观念、知识、经验中提取相关材料,并从外部环境中摄取有关事实,作为判断、筛选信息的参考资料和标准;第二层面是判断对比、筛选方式的选择,主体根据其价值目标的要求及其对客体的感性反映,寻找最优的思维加工方法;第三层面是对信息的选择。一旦某一客体对象符合主体需要及其价值目标,主体便与之发生现实的联系,使之进入认识领域,与内储信息形成对照。经过筛选的低强度否定性信息,有的直接被排出主体意识之外,有的以语言、表情或行动的方式向其主体反馈;肯定性信息、未能消除的否定性信息和尚未判明的中性信息则被送入大脑储存起来等待整合。一些全新的信息内容往往不经过选择环节而直接进入整合阶段(当然这种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这种主体的接受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机制。反应基础上的选择体现了主体认识的能动性和指向性,是主体接受过程中实现内化的关键环节。

整合是接受主体凭借大脑对经过反应和选择进入认识领域的思想信息进行加工,使之与原有思想认识结构发生对接的建构过程。受外来信息的刺激,神经纤维与神经元之间迅速接通,主体思维被激活。当外来信息与原有思想认识结构中的观念体系具有指向一致的相容性时,二者发生契合,主体便把信息纳入原有的观念体系,引起原有思想认识结构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同化”。当信息与主体固有观念指向不同,其强度又足以使主体不能同化时,便迫使主体打破原有观念体系,改变甚至重组原有思想认识结构,使其适应信息客体的性质和要求。这种现象谓之“顺应”。所以从本质上看,整合包含着建构和重构双重含义。每当收到信息时,主体总是力图用原有的观念体系和认识结构去同化它,如果获得成功,原有的思想认识结构便得到巩固和强化,认识达到平衡;如果同化失败,作出顺应,调整和创立新的思想认识结构去适应客体,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整合中的同化现象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整合中的顺应现象则体现了教育和塑造人格的可能性及其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中的积极作用,人的认识能力正是在同化、顺应、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和提高的。

内化阶段是接受主体通过反映、选择、整合反复多次实践活动,对建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点进行检验,使之最终形成能指导主体的社会行为并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的积淀过程。在建构或重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观点并不牢固,其正确与否也不以接受主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和社会规范为标准,因而主体获得的一切思想观念最终都必须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使之深化。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被保留下来,形成深层的主体意识指导主体的社会行为,并作为以后认识的标准;凡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规律、不符合教育目标的错误的东西便经过思维筛选机制予以排除,或以语言、行为的方式反馈出来。内化的结果必须是由能动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

内化阶段是解决知与行这个矛盾的前提或首要问题。内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外部(如教育者)因素的诱导、启发和施加有力的影响,更需要主体内在因素发挥作用。这种内在因素所表现的主观意向,就是热烈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进取意识。

2.矛盾冲突阶段

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还要经历矛盾冲突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冲突阶段具体表现为不同层次的主体需要;以世界观为最高层次的观念体系;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结构;非理性的要素内部的矛盾冲突及其之间的矛盾冲突。

(1)不同层次的主体需要的内部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