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印度智慧(引进版)
18668200000002

第2章 中文版序言

当今世界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之间如何相处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我们人类在处理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上还不够成熟。但在这个世纪,越来越多的思想家预示了宗教之间和谐相处的合理进路,那就是对话。对话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宗教对话已经成为宗教之间和谐相处最有效的方式。

综观20世纪宗教间、信仰间关系理论,出现了四种宗教间关系理论。基督教对待其他信仰的第一种理论是排他论。这种理论认为只有基督信仰才是唯一的,最终的,其他信仰所谈的全是属人的,错误的,宗教对话是没有必要的。这种对待其他信仰的理论是帝国主义式的,不能带来宗教间、信仰间的基本和谐,必然导致冲突和潜在的文明之间的灾难。

第二种理论是兼容论。根据这种理论,只有基督教才是最真实的、最后的真理。其他宗教信仰中有真理的成分,有普遍的启示,却没有得救,要得救只能在基督教中找到。这种理论主张对话,但对话似乎缺乏真正的诚意,因为既然基督教已经有了最后的真理,其他宗教只有部分真理,对话也就不是真对话,而是让其他宗教向基督教学习了。这里存在不对等性以及潜在的宗教帝国主义色彩。

第三种理论被称为多元论。(宗教)多元论有多种形态,例如在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John H.Hick)、过程哲学家和神学家约翰·科布(John Cobb, Jr.)、跨文化对话倡导者雷蒙·潘尼卡(RaimonPanikkar)和后现代哲学家与神学家唐·库比特(Don Cupitt)那里是不同的。人们通常以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为代表。根据他的多元论,不同宗教信仰都是对同一终极实在的回应,它们在救赎论上是同样有效的。批评者认为约翰·希克的多元论消除了各个信仰的差异性,使不同宗教信仰服从于他的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图式。目前,很多保守的和激进的学者或者信仰者都不能满足于约翰·希克的多元论,要么走向排他论(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避免排他论的恶名,更乐意称之为个殊论),要么更推进一步,走向后希克时代。比较论的出现预示着后希克时代的来临。

比较论者坚持自己的信仰,换言之,他们委身于他们各自的信仰,作为基督徒,就是要委身于基督信仰,作为佛教徒就是要委身于佛教信仰,作为印度教徒就是要委身于印度教信仰。但比较论者认为我们还需要对其他信仰开放,所以,他们都乐意进入其他信仰中学习,通过学习回到自己的信仰传统中,并由此可以深化对自己的信仰传统之认识。

比较论者进入其他信仰是真诚的,并要尽最大可能地使用其他信仰本身的语言和词汇来了解它们,避免使用自己信仰的语言去覆盖其他信仰的内容。所以,他们所了解到的其他信仰比兼容论者、多元论者要真实、客观。比较论者不主张提出宏大的理论,而乐意做一些非常具体的比较工作,认为我们还没有到做整合工作的时候,因而不主张像多元论者那样提出诸宗教神学。

在比较论领域,弗朗西斯·X.克卢尼(Francis X.Clooney,S.J.)是一位领军人物。克卢尼自1984年起在美国波士顿学院任教,自2005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神学院,他是当今世界比较神学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主要着作有:《吠檀多之后的神学》、《通过文本理解》、《印度智慧》、《印度教的神与基督教的上帝》、《神母与圣母》等。

《印度智慧》是克卢尼的代表作之一,在西方得到广泛好评,有的大学把它作为学生的指定参考书。克卢尼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现了印度的智慧遗产,同时,克卢尼作为一位基督教思想家,从比较论的角度回到自己的信仰中,这似乎加深了他对自己信仰的理解,同时也更好地处理了印度信仰和基督信仰之间一种彼此互益的关系。

诚然,如克卢尼所说的,他的这本书中所谈的并不非常全面,只是论述他所关注的一些主题,但足以让我们窥探到丰富的印度智慧。

感谢克卢尼教授对我们翻译工作的关心,感谢克卢尼的高足陈晓东博士的诸多帮助,感谢美国奥比斯(Orbis Books)图书出版公司以很低的费用转让中文翻译版权,特别感谢负责版权的多莉丝·古德娜(Doris Goodnough),她还慷慨地赠送我一些很有学术价值的着作。

最后,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领导以及编辑的诸多努力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得这部重要的着作可以及时出版。另外要说明的是,本书译者叶济源先生是我多年前熟悉的朋友,济源兄曾经在东南亚从事外交工作多年,一直来对印度文化非常感兴趣,曾师从剑桥大学宗教学系塔摩尔·克里希那·哥斯瓦米(Tamal Krishna Goswami)博士,他的译文语言流畅、正确。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促进中国的宗教学之发展,也可以为中国宗教之间的和谐相处带来启发。浙江大学在推进宗教对话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目前浙江大学成立了得到教育部支持的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基地,这在中国宗教尤其基督教研究领域是一件大事。我相信,浙江大学的基督教研究会越来越成熟,并可以为促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王志成教授

2008年4月16日

于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