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在大学低年级,刚开始为了成为一名耶稣会士的神父而学习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有关国际耶稣会士工作的会议,主讲者是来自菲律宾的一位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霍拉提奥·考斯塔(Fr.Horatiode la Costa)。在他的反思过程中,他说:“在当今世界中,我们被呼吁要有‘如世界一般大的心胸’;我们需要跨越一切将我们的世界分隔成不同部分的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及障碍,去想象、思考、共鸣和祈祷。”
我曾经一直对更广阔的世界感到非常好奇,但让我们打开心扉的呼唤为我觉醒的兴趣注入了新的能量,并使其以具体的方式充满活力。这是一个在最佳时刻的最佳建议,为我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我的一生中,我直到那时才认识到,我想要更加充分、更加包容地了解并体验世界,特别是宗教传统。他的片言只语激发了我对灵性探索的开始。
大学毕业后,作为耶稣会士的训练,我应该在中学教几年课,于是我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寻找机会。我四处打听,并与世界不同地区的耶稣会士联系,但最强烈吸引我的还是去印度的想法。虽然我对印度教或佛教几乎一无所知,但我还是知道几位名人的,包括莫罕达斯·甘地和特蕾莎修女。这两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把我的注意力带到了印度,他们使它似乎成为这么一个地方:一个人可以在穷人中生活,并在一种充满热情的灵性环境中向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因素使我在印度的教学成为泡影,于是我采纳了一个好建议,给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美国耶稣会士写信。我最终被同意去那里,在圣·沙勿略学校教课。这所学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应尼泊尔国王的邀请创办的。
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高坡,是一处美不胜收之地。众多寺庙非常古老,你会把它们当成博物馆,但每天仍然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朝夕相处。自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藏寺庙也成了一道风景线。如果你站在适当的地方,就能从我们学校的房顶上看到珠穆朗玛峰。对于崇高的宗教期望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一种生活方式,心灵与心意都能探索它们的境界,也能彼此滋养。经过通常的初期调整阶段后,新鲜感及异样感很快就变为普通感了。大部分时间我都沉浸在寄宿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不同的技能,如何教尼泊尔孩子们正确的英语发音,如何阅读《凯撒大帝》和《双城记》等名着,如何当好一场足球赛的裁判,如何使用电影放映机,如何在宿舍的角落里的蚊帐中睡觉。从早晨6点钟敲响起床钟到晚上9点半催孩子们睡觉,我一直都和这些印度教孩子和佛教孩子们待在一起。我学会了几句尼泊尔话,也能认识几种城体(Nagari)书写体;我知道了一些当地基本的礼节,以及如何和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素食者(因为尊重生命,因为穷人不吃肉),了解了印度教及佛教的节日。我还能生动地记得在一个二月的凌晨4点钟,我带着一群学生前往帕舒帕提宏伟的湿婆庙,参加湿婆之夜的庆祝活动。我无法忘记在山区中一座无名佛寺中度过的数日,我每天都能看到奉献活动和例行公事般的虔诚活动、寺庙、流动的队伍、节日。我对在加德满都谷地南部达克辛·卡利的一座着名寺庙中每周向杜尔伽女神(卡利女神)做的动物献祭感到非常好奇。有时,我不禁感到这里与我以往到过之处远隔万里;有时,我又会完全感到宾至如归。
由于我要教九年级学生们“伦理学”课,因此我开始用印度教传统中诸神及英雄们的故事把宗教和伦理价值以我认为的具体化方式传达给学生。我第一次学习了《薄伽梵歌》;我阅读并讲述了佛陀的生平、事迹和教义,叙述了他的一些简单的慈悲及爱的行为;我找到这么一段诗句能够契合考斯塔有关敞开心扉的说法:
犹如母亲以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
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爱心,
无论于高处,于低处,于四周,
不受阻挠,不抱恶意,不怀仇恨。
无论行、立、坐、卧,念念不忘。
我也在边教边听。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和真实的。我们一起静修,既阅读当地宗教故事,也阅读《新约》;既聆听虔诚的赞美诗,也聆听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流行歌曲。我在学校设立了一个祈祷室,孩子们在里面安放了克里希那(Krishna,教界翻译成奎师那,学界也翻译成黑天)、罗摩、智慧女神萨罗斯瓦蒂以及佛陀的座像。那所祈祷室是一处圣地,飘浮着金光灿烂的粉末、薰香及鲜花的香味,充满了孩子们从父辈及祖父辈那里学来的歌。他们是那么热情地歌唱主罗摩和他的妻子希塔,那么纯真地拜倒在这对神圣的情侣的足下,我那时被深深地打动了,现在依然如此。孩子们以他们那种奉爱的精神,帮助我一起祈祷,使人感到神的临在,我还从未有过这种经历,我见到了一种出乎我的预料之外的智慧。正是由于这种经历,使我在回家后变成了一名更好的天主教徒。我边旅行边学习,我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我的传统、我的信仰和我自己。我遇到了一种新的智慧,可能比我自己的更具智慧。
自从那时首次接触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后,一晃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在我1978年被任命为天主教神父后,我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研究生,并详细研究了印度教知识和宗教传统。这给了我更多的机会长期呆在印度,大部分时间是在马德拉斯城(现在叫“晨奈”)。我从印度教宗教传统那儿学到了很多东西,所有我学到的东西都验证了我最初的直觉,即汲取印度宗教传统的智慧是多么具有价值和重要。
本书是对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努力,使读者有可能借鉴印度教智慧亲自去领会并探索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不是一本专为专家写的书。我想,我的读者不会是印度思想方面的专家,也不会有什么印度的背景知识,当然,我希望它也会使那些曾经到过印度或多多少少接触过印度教智慧的读者能感些兴趣。我本人在这些章节中的一两个主题上也许能被称为专家。书中所讨论的经典,有的我读过它们的原文,有的是第一次读到,有的只是读到过译文。有时,我得出的结论及其应用可能会让一些在印度长大的人或一些特殊领域的学者感到迷惑。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