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产业集群演进中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与模式研究
18668500000014

第14章 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述评(5)

地理邻近性是集群企业网络构建决策的重要维度,但是地理邻近既不是集群企业构建企业网络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其他形式的邻近性对企业网络构建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Boschma,2005;Oerlemans和Meeus,2005;Torre和Rallet,2005;Capello和Faggian,2005)。结合法国邻近性学派的研究成果,Boschma(2005)将企业之间的邻近性分为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组织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与之类似,Oerlemans和Meeus(2005),Torre和Rallet(2005)将邻近性划分为地理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其中组织邻近性大致包括后四种邻近性;Capello和Faggian(2005)将企业之间的邻近性分为地理邻近性和关系邻近性。因此,集群企业在网络构建上必然要考虑与潜在网络伙伴的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组织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因为这些维度的邻近性决定了集群企业可以获得的资源以及获得资源的成本。

认知邻近性是指双方在知识基础上的邻近性。由于有限理性,主体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学习与自身已有知识基础邻近的领域。Nooteboom(2000)指出,企业必须在认知距离上作出权衡,较低的认知邻近性可以为企业提供新颖的知识,但是由于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知识获取的成本也就相对较高;而较高的认知邻近性意味着企业之间的知识基础差别不大,有利于企业有效地吸收对方的隐性知识,但是知识的新颖程度则会大打折扣。

组织邻近性是指双方在组织联系上的紧密性,较高的组织邻近促进了复杂知识的转移(Henson,1999)与控制(Boschma,2005),但是也会带来套牢的问题;而较低的组织邻近使得企业可以避免套牢,但是也会提高控制成本(交易成本)。

社会邻近性是指双方的社会嵌入性,其理论来源是Polanyi和Granovetter。企业之间较高的社会邻近性提高了双方的信任程度,提高了双方知识转移的意愿,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Camagni,1991;Cappello,1999;Boschma,2005),但是过高的社会邻近性也会出现Uzzi所观察到的过度嵌入的问题,导致灵活性的丧失。较高的组织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都表现为主体间的强关系,但是作用机制却存在差异,其中组织邻近强调的是组织/产权控制,而社会邻近强调的则是社会控制。

制度邻近性是指双方制度基础的相似性。不同的主体通过持续的互动会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限制了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使得不同的主体之间建立起制度性信任。这种制度性信任主要来自企业在互动中形成的声誉机制,其中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各种非企业服务机构(包括银行、政府、协会等)之间非正式的互动在这种依托声誉的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较高的制度邻近有利于企业之间的集体行动,但使得企业难以进行灵活的制度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地理邻近性是指双方在地理上的距离。集群企业的典型特征就是高度的地理邻近,通过选择较高的地理邻近的伙伴可以获得本地知识溢出优势,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投入品成本(即前文所提到的知识溢出优势和成本降低优势),但是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本地套牢的问题。较低的地理邻近则为集群企业提供了跨区域的新知识和资源,但是跨区域网络的构建和维持成本较高。

综合来看,集群企业在网络构建时面临着两难选择(具体见表2-3),如果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强调较高的邻近性,企业就可以实现有效地协调、获得网络伙伴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但不利于企业获得新知识,难免会陷入套牢的困境;如果集群企业在网络构建过程中强调较低的邻近性,企业就可以快速获得新知识,把握新的成长机会,但是不利于企业获得和利用网络伙伴的隐性知识(Boschma,2005)。那么,集群企业应该如何作出选择?

2.3.2基于匹配视角的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

与自然选择理论类似,经济演进理论同样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只有与(外部和内部)环境相适应/匹配,特定的经济体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应用到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之中,一些学者开始识别影响集群企业网络模式选择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并分析这些环境因素与集群企业网络模式的匹配机制,即基于匹配视角的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

一些学者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对集群企业的同质性假设提出了质疑。

Tallman、Jenkins、Henry和Pinch(2004)把产业集群中的知识从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层面区分为四类知识:按照知识的性质,知识分为建构性知识(architectural knowledge)和元件性知识(component knowledge);按照知识的层面,知识分为集群特有知识(cluster specific knowledge)和企业特有知识(firm specific knowledge)。可以看出,集群企业拥有的集群特有知识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拥有的企业特有知识则构成了集群企业相对于本地其他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Boschma和Ter Wal(2005)认为,集群企业同质性假设的观点忽略了集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构建的路径依赖性对集群企业异质性的影响,而这种异质性影响了集群企业的网络构建以及企业的持续成长;同时,集群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当企业面临着差异化的利基市场时,集群企业外部环境的差异更大。所以,集群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由于外部环境的差异和自身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性而表现出异质性的内部知识基础与能力结构(Boschma,2005;Giuliani,2005),这就进一步影响了集群企业的网络构建行为。

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Giuliani和Bell(2005)、Boschma和Ter Wal(2005)认为由于企业能力演进的路径依赖性,集群企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并且这种吸收能力的差异影响了集群企业的网络构建行为。基于Chilean 酒业集群的实地调查,Giuliani和Bell(2005)实证研究表明: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集群企业之间异质的吸收能力影响了企业的外部网络,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集群企业网络的地理开放性越高,在本地网络的中心度越高,这就使得集群企业成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守门人(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