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18669300000028

第28章 可持续发展(3)

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物和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清洁生产的观念主要强调了三点:①清洁能源。它包括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新能源和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等。②清洁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高风险性因素的采用,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噪音等;采用高效率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改进操作步骤;回收利用原物料和中间产品;改善工厂管理等。③清洁产品。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贵重的或稀有的原料;产品制造过程中以及使用以后,以不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首要考虑因素,产品应易于回收再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等。

由上可知,清洁生产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的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少的人类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它致力于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推行清洁生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特点,决定了清洁生产也是我国势在必行的战略措施。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现有的工艺过程和产品而言的。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它要通过不断更新产品设计、优化原料选择、进行工艺改革、完善技术管理、促进生产过程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来实现。

4.2.4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全局利益出发,选择更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征收环境费制度

环境费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其开发、利用量以及供求关系,收取相当于其全部或部分价值的货币补偿。它分为两种: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资源补偿费和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利用环境纳污能力的排污费。这两种形式的环境费在中国均已确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2.环境税收制度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种。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环境税的主要功能是在于调节人们开发、利用、破坏或污染环境资源的程度,而不是为国家聚敛财富。目前,我国环境税基本上还是空白。

3.财政刺激制度

财政补贴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很大。不适当的政策性补贴会加重环境资源的污染与破坏,而背离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向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的企业提供赠款或贴息贷款,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4.排污权交易

环境纳污能力作为一种十分稀缺的特殊自然资源和商品,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政府通过发放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将一定量的排污指标卖给污染者,实质上出卖的是环境的纳污能力。这种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可促使污染者加强生产管理,并积极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减少排污量,从而可促进可持续发展。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还有押金制、执行鼓励金和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

这些制度在环保水平较高、市场功能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运用得较多,在我国也已在建立和完善之中。

4.2.5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和指标体系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如何,便成为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关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包括指标的筛选、构造、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评价过程等。因为各国、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其标准会有差异,但主要应从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包括现在和未来)和人类个体的发展两方面去考虑,而且在度量时应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

(1)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依据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即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实现是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共同实现。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使其产生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分配,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其次是节约和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量相对稳定或增加,并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利影响尽量减少。

(2)系统相关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评价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坚持系统相关的原则,从环境系统和人类系统相互影响的角度去考虑,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的度量,看人类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人类各子系统之间及环境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

(3)区域性原则

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一样,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各有偏重,因此在评价和度量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时,应选用不同的标准。

(4)设置适当时间尺度的原则

有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反映的趋势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内才能得到明确的判断,因为一些环境指标值的获得取决于调查的时间频率,如生物多样性状况的调查要几年才进行一次,因此在用这些指标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时,就要设置适当的时间尺度,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与度量。

2.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为人们提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状况,以及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方面的信息,因此该指标体系应该有描述和表征某一时刻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各方面协调程度的功能。指标体系包括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两大类。

(1)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

①层次性原则。因为指标体系要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为解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应在各个不同层次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进行调控和管理,因此在不同层次上应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

②相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任何指标都必须建立起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区域性原则。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国家或地区,所选取的指标和指标数值应有差别。对很有环境特色的地区,反映环境问题指标的选择也应有所侧重。

④不断改进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对其度量与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各个领域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监测网络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获得一些新的或更详实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可以改变或增加一些指标。实践中的不断更新和补充会使得度量与评价体系日臻完善。

⑤预防原则。目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一些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对某些环境问题出现的确切原因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人类已经认识到某些环境问题一旦发生,其进程和结果是人类难以逆转的。因此,在制定指标时应遵循“预防原则”,即在那些虽然具有一些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但又可能发生严重和不可逆危害的问题上进行生态保护。

⑥面向用户,简单明了。所有用来评价和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应反映社会所试图达到的目标。指标应既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又简单明了,能准确反映问题的实质所在,且具有可操作性。

(2)描述性指标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从环境中获得能源和资源,通过生产和消费向环境排放废物,从而改变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质量,同时资源及环境各要素的变化(环境状态)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系统,影响人类的发展,如此循环反复构成了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响应关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就包括这三大类描述性指标,即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具体地说,三类指标反映的内容如下:①状态指标,衡量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的环境质量或环境状态的变化;②压力指标,表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③响应指标,显示社会和所建立起来的制度机制为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所做的努力。

(3)评价性指标

评价性指标可用于反映三类描述性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不同的指标数值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可以用以下几个评价性指标来衡量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是污染排放和废物排放是否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其次是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它的再生速率,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超过了其他资本形式对它的替代速率;最后要看是否增加了可持续收入。

(4)可持续收入(SI)

可持续收入是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说明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实际财富水平,可用下式表述:

SI=GNP-(P+T)-(Dm+Dn+De)  Dm——创造资本的折旧费

Dn——自然资源的存量折旧费

De——环境资产的折旧费(当年环境退化的货币价值)

P——预防环境损害措施的费用

T——治理环境损害的费用

如果按这一公式所计算的数值是不断增加的,则可以认为该国的财富或福利水平是不断提高的。

4.2.6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世界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共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发大会的决定,决心履行国际义务,使正在迅速发展的我国经济和社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作出了积极的响应。

1.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几项重大研究

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中国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和方案。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它表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把可持续发展原则贯穿到各个领域。政府选定了若干优先项目,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如九五期间,重点抓“三河”(淮、海、辽)、“三湖”(太、巢、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重点城市的污染防治。为实现“九五”和2010年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国家环保局推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国家对环境危害大的12种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使其排放总量控制在“八五”末水平。二是《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该规划是有项目、有重点的具体工程计划,目的是组织国家有关部门、各地方和企业,针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大环境问题及履行国际公约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实施一系列工程措施,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宣战,以求实现环境保护的总目标。同时,全国取缔和关停了大部分严重污染的“土”“小”

企业。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国务院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同时,各级政府都加大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验基地——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因为一个区域的发展问题是全球发展问题的缩影,而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是迈向全球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因此我国从1992年开始,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23个部委和各方面专家的共同组织和推动,开展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探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新途径。到1995年,全国已有省、市级实验区近60个,其中15个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区,如江苏省常州市、合肥市郊区和东莞市清溪镇等。这一工作被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选项目中。

实验区是一个建立在该地区资源条件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实验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样板和实验基地。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22%的人口,人均资源又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我们几代人付出极大的努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文明模式的探索,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将促使人类文明向着均衡、协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专栏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于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90全球持续发展大会旅游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即“在保持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的发展”,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旅游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