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69500000010

第10章 教师学习的访谈研究(2)

编码系统需要确立分类标准,它既可以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如果所研究的内容已有成熟的理论构思,编码系统可以直接根据理论构思开发;如果所进行的研究为探索性研究,成熟的理论构思尚未建立,则需要在全面分析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编码系统最好是在已有的理论构思和对所获取的访谈资料进行全面阅读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确立。

本研究所探讨的教师学习问题在已有的教师发展研究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研究所关注的教师学习动因、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和教师学习行为等内容,均属于探索性研究内容,故内容分析的编码系统在结合理论构思和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采用两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一位是研究者,另一位是与本研究无关的独立编码者。在编码之前,编码者对编码标准进行学习和讨论,使其对编码标准的理解准确、一致。

2.编码类别

本研究的访谈编码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教师学习的内容和对象、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以及教师的学习行为。

(1)教师学习内容和对象的内容分析编码分类。在教师教育领域,教师学习重点指教师学会教学。历史上,用于指导教师教育与教师学习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纯粹理论模式,一种是技艺传授模式。纯粹理论模式认为,教师教育应以传授教育教学理论为中心,因此,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家发展的理论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理论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包括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技艺传授模式把教学看作一门与技巧和方法有关的技艺,认为教师教育应以传授技巧、技艺和方法为主,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对访谈资料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的教师学习内容的编码类型。

(2)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内容分析编码分类。黄方(2007)认为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有个人原因和外部原因。个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职业理想、个人发展动力、学习目标定位、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等,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学习环境(工作压力、学习时间、学习氛围)、学校激励机制、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等因素。

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对访谈资料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的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编码类型。

(3)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的内容分析编码分类。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学习过程的意识、计划和监控的方式。关于教师学习调节方式尚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且现有的研究结论也缺乏一致的观点(见第三章)。

本研究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对访谈资料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的编码类型。

(4)教师学习行为的内容分析编码分类。Kreber等人(2005)通过对31位教师的访谈,报告了11种教师学习行为。它们是:阅读有关教学的实践文章、参与同伴的咨询项目、与同事讨论教学问题、阅读学科教学法方面的文章、拜师、进行教学研讨、主动从学生那里寻求反馈、用可选择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阅读教学的理论文章、进行教学研究、参加教学研讨会。徐碧美(2003)通过4个教师的课堂实践和专业知识的案例研究,分析形成和影响教学领域中专家智能发展的因素,认为参加学术研讨会、向同事请教、进行课堂探索和试验、对习以为常的观点提出质疑、有意识地思考和反思、积极面对并寻找挑战等,是教师专家智能形成的重要行为表现。在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对访谈资料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师学习行为的编码类型。

三 内容分析结果

本研究使用2名编码者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

1.内容分析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内容分析的信度是指不同的编码者采用相同的编码标准对相同的资料进行编码得到结论的一致性。研究者一般使用编码者一致性系数来表示内容分析的信度。本研究采用的是分类编码系统,因此用百分比一致性系数表示内容分析的信度。百分比一致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PA0=A /n。其中,PA0表示所求的百分比一致性系数,A表示2个编码者在某个类别上所达到的一致性的数目,n则表示2个编码者在某个类别上所要分析的资料单元的总量。

2.内容分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对各类别在访谈中出现的频次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四节 教师学习访谈研究的讨论与总结

通过对44名中小学教师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技术对访谈资料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内容分析的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学习内容

教师学习的内容涉及职业道德、所教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增进自身素质的各类知识、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科研方法、实践经验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内涵,这些学习内容可以分为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研究方法、实践经验五类。

教师学习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学习内容广泛。

(2)教师学习增加了新内容。教师角色的新变化带来了教师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师学习内容的改变既表现在新的学习内容的增加,也体现在原有学习内容的新拓展。与传统教师教育强调的学习内容比较,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是教师学习的重要的新内容;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虽然是教师教育一直注重的内容,但现代教育技术、沟通技能等也成为知识、技能学习新的关注点。

(3)教师学习内容体现教师工作情境学习的特点。

二 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

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是指驱动和阻碍教师学习的因素。研究发现,感觉教学上力不从心、感到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变化;提高工作效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促进自我提高、力求更多发展机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不落人后,维持自尊、评职晋升、避免淘汰等动机;想不断挑战自我现状、不断改进教学、积极适应教育改革要求的态度;对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和高要求、工作繁重、同事之间的竞争的感受等,都是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访谈研究所获取的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把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

(1)个人内部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动机目标、主动性人格等。其中,动机目标又包含了三类动机:任务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比较动机。

(2)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期望、学校事务、竞争压力等。

三 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

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学习过程的意识、计划和监控的方式。对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表明,教师对自己学习的实际状态的描述是多样的,具体有: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发生于与同事或学生的偶然交谈中、事情过去意识到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安排参加学习活动、学校规定学什么就学什么、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自己安排学习活动、制定明确的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有计划地与同事讨论某个问题、激励自己开展学习活动、寻求自我评价等。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访谈研究所获取的教师学习调节状态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是多维的,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外部调节、任务-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外部调节”指教师的学习活动是由外部事件、组织或个体调节的,教师自身并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往往发生于与同事或学生的偶然交谈中,教师常在事情过后才意识到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教师只根据学校的要求和安排参加学习活动,学校规定学什么就学什么。“任务-自我调节”是指教师的学习是基于完成工作任务或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生的,教师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开始学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或者虽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却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自我调节”,指教师的学习活动不是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而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自己安排学习活动、制定明确的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有计划地与同事讨论某个问题、激励自己开展学习活动,并寻求自我评价。

四 教师学习行为

对访谈资料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习行为主要包括: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参加校、区组织的教学公开课,拜有经验的教师为导师,请有关专家作具体指导,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以及教案,从研讨会中获得有益于自己教学的观点或材料,将自己的课堂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主动与朋友或同事分析自己的教学问题,寻求领导和同事的情感支持,与同事和朋友分担工作中的焦虑和不安,尝试从理论上对课堂行为加以解释,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实验,研读教学参考书和教研文章,阅读专业学刊上的研究论文,记录自己对教学事件的感悟和建议,不断反思课堂事件和自己的教学行为,为自己设立更高目标,进行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和设计。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访谈研究所获取的教师学习行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把教师学习行为分为观摩与仿效、拜师学艺、经验交流、情感分享、理论与实践探索、阅读与记录、批判性思考、专业规划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主要涉及三类学习,即教师间的交互学习、教师个人的实践探究学习和教师元认知的反省学习。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访谈研究结构,将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教师学习行为的理论结构总结。

五 教师学习访谈研究的意义

通过现场访谈法,对教师学习的内容、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学习的调节方式以及教师学习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获得了具有价值的成果。

首先,总结了教师学习内容的结构,提出了职业道德、知识、技能、研究方法、实践经验五类教师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结构是对教师学习内容的总结,对于明确教师学习的性质和特点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探索了教师学习影响因素的理论结构,揭示了影响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外部因素,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三,探索了教师学习调节方式的理论结构,提出教师学习的自我调节、任务-自我调节和外部调节的理论构思。研究同时发现,教师的自我调节学习有两种调节形式,即以自我为导向的调节和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这一理论构思是对以往成人学习调节模式和社会认知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重要发展和补充。

第四,探索了教师学习行为的理论结构,提出了八种教师学习的策略。这八种策略主要涉及三类学习,即教师元认知的反省学习、教师个人的实践探究学习和教师间的交互学习。以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分析,它们对应于元认知的、认知的、资源管理的三类学习策略。

但是,研究的结果只是在访谈基础上形成的,所依靠内容分析技术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因此研究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