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运动处方
18669900000027

第27章 体育锻炼的健身处方(1)

第一节 体质概述

一 体质的概念

对国民体质问题的研究,包括对儿童或青少年学生体质问题的研究,是当今许多发达国家都极为重视的一个领域。因为国民体质状况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国民体质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对促进国家富强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

所谓体质,顾名思义即为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定特征。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包括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不同的人的体质差异表现在形态发育、生理机能、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方面,包括从最佳功能状态到严重疾病和功能障碍等各种不同的体质水平。同时,在人的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从幼儿、儿童、青少年到中老年,体质状况不但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而且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遗传是人的体质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一个人体质水平可能达到的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体形、身体机能、寿命和性格特征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但是,遗传对体质的影响只提供了可能性,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的环境条件影响。在后天的环境中,影响体质的因素很多,诸如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因素、气候、生态环境、风俗习惯、教育状况、体育锻炼等,体质的强弱及其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塑造。

二 体质的内容

人体的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能)、心理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寓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构成体质的几大重要因素。身体形态结构是体质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体能以及心理条件是体质的主客观表现,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则是它们的综合反映。体能是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集中反映。发展和提高体能的过程,又会相应地引起机体一系列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伴随着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以及体能状况的改善,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

1982年8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划定的体质范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身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身体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方面。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等。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4.心理发育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感知能力、判断力、意志力、智力、情感、行为、个性、性格等方面。

5.适应能力,即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反应的抵抗能力等。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体质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体格:身体的外部形态结构和身体组成成分。

体能:机体的生理指标和身体素质及其基本活动能力。

适应能力: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三 体质的测试指标

在体质指标体系中,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和指标:

(一)形态指标

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腹围、大小腿围、上臂围、坐高、上下肢长、手长、足长、肩宽、骨盆宽和身体成分(皮脂厚度、体脂百分比)、骨龄等。

(二)功能指标

功能指标包括安静心率、血压、肺活量、最大吸氧量、骨密度、血色素等。

(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1.力量指标。握力、背肌力、腹肌力、腿肌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男)、单杠屈臂悬垂、双杠双臂屈伸、俯卧撑、投实心球、推铅球等。

2.爆发力指标。快速跑(50米、100米)、纵跳(垂直跳)、立定跳远等。

3.悬垂力指标。单杠屈臂悬垂、单杠斜身屈臂悬垂(女)等。

4.柔韧性指标。站立或坐位体前屈、俯卧仰体、摸背试验等。

5.灵敏和协调性指标。反复横跨、10米×4往返快跑等。

6.平衡性指标。闭眼单足站立、走平衡木等。

7.反应能力指标。反应时等。

8.耐力指标。耐力跑或快走1500米(男)、1000米(女),200米蛙泳或自由泳等。

(四)心理指标

心理指标包括反应能力测试、认知能力测验、注意操作思维测验、运动意志、个性评估等。

需要说明的是,心理因素与适应能力的指标测定是全面评价体质的重要方面,但目前这个环节在我国还非常薄弱,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可用于计量的指标和方法。

(五)体质指标

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作出适当的增减,也可以对已经测量过的体质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专家的经验综合判断,最终确立体质测定的指标体系。例如,1985年3月,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等部门共同组织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民族,对7~22岁的城、乡男女学生902337人进行了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的调查,共计测定29项指标。这些具体的指标为:

1.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

2.机能。包括脉搏、血压、肺活量。

3.素质。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大、中学男生)、斜身引体(小学男生)、仰卧起坐(大、中、小学女生)、1000米跑(大、中学男生)、800米跑(大、中学女生)、50米×8往返跑(小学生)。

4.健康检查。包括视力、沙眼、龋齿(中、小学生)、脊柱弯曲(中、小学生)和心脏、肝、脾、肺及神经系统(大学生)的检查。

四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一)概念

体质与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它属于个人和社会。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不是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除了包括四肢健全,无病或不虚弱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完好的精神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身心健康。这里的身体健康不难理解。心理健康一般有三方面的标志:一是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二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三是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此外,健康还应被理解为是个体的概念。我们在考虑健康时必须区分是群体的健康还是个人的健康。群体的健康是采用统计学上的平均值,即在一定范围内某一个时期的健康定为正常值,偏离了就不正常;但是,偏离了正常值对于个人来说就不一定不健康,作为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一个人特有的。因此,群体的健康是理想的,而个体的健康则是现实的。

(二)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其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的10条标准为:(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就人体健康问题提出几项简单易记的标准,简称“五快三良好”标准。“五快”标准是针对人的生理健康而言的。吃得快:胃口良好,不挑食,能快速吃完一顿饭;便得快:有便欲就能很快排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睡得快:上床后能很快入睡,睡眠质量高,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楚;说得快:思维敏捷,语言运用准确,表达流.;走得快:走路时脚步自如,活动灵敏。“三良好”的标准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而言:良好的个人性格:包括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良好的处事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客观实在,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在人际交往和待人接物时,能助人为乐,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从体质、健康的概念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体质与健康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但又有所不同。体质的强弱和健康状况的好坏都涉及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况等方面。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可以说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健康则可认为是体质的外部反映,是评价人的体质状况的起码条件。同是健康的人,其体质可能会有千差万别。所以,人体不应满足于“健康”这种起码的标准,而应在健康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的科学手段不断增强体质。

第二节 体能概述

一 体能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所谓体能(physical fitness),传统的定义是指人体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性等身体运动的素质指标,以及走、跑、跳、投、攀登等身体活动能力,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客观表现,也是构成体质的重要因素以及反映体质程度的有效参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程度的日益关注,人们对“体能”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美国总统体育与竞技委员会于1971年将其定义为: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物而无过度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突发的各种紧急情况。可见,“体能”一词的外延有所拓展,包含了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对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并逐渐和健康的定义靠拢。

由于体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也把“physical fitness”称之为体适能。亦即身体拥有相当的机能,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并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身体能力。

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体能又可相应地分为健康相关性体能(health‐relatedphysical fitness)和竞技性相关体能(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针对的是总体人群,而后者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参加竞赛类项目的运动员或有意提高自身运动水平的人群。健康体能是竞技体能的基础,而竞技体能则是健康体能的延伸。通常,竞技体能较好的人,除了有较好的运动表现外,也具有较好的健康体能来应付日常活动和享受休闲娱乐。

(一)健康体能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运动生理学家逐渐把关注的重心从竞技性相关体能转向了健康相关性体能,其原因在于人们过分依赖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因缺乏运动而产生的疾病的大量发生,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以及下腰痛等。大量研究证实,采取有规律且有针对性的运动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它们的症状。因此,如何通过运动提高自身的健康体能,远离疾病,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便成了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越来越迫切的生活需要。

肌力、心肺功能、柔韧性构成了健康体能相关的三个基本要素。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通常把身体成分也视为要素之一,而我们则将之归于体格的范畴。

1.肌力

肌力包括最大随意收缩力量和肌肉耐力两个方面。前者指肌肉在一次随意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后者则为肌肉在非最大阻力负荷下收缩的持续时间或重复次数。通常而言,肌力好的人,比较容易应付日常的体力活动而较少感到肌肉疲劳和酸痛。

2.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指心脏运输血液和氧气至全身的能力。通常心肺耐力好的人,能应付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体力活动,且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3.柔韧性

柔韧性,也称身体柔软度,是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的延展性。柔韧性好的人,在工作或运动中更容易避免肌肉及韧带的拉伤。

(二)竞技体能

竞技体能是指身体在从事运动时,与运动技巧有关的体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

速度指全身或身体某一部位移动至另一个位置快慢的能力。比如排球运动员的扣球速度、跳高运动员的起跳速度、拳击运动员的出拳速率以及短跑运动员在途中的跑速等。速度素质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身体素质,也是竞技运动的必备条件之一。

2.爆发力

爆发力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也就是肌肉在瞬间内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它包含了速度和最大随意收缩力量两个因素。比如在铅球、跳高、跳远等项目中都必须有较好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