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配音艺术
18671100000004

第4章 电影与声音(3)

2.有声片时代

对于电影史来说,1927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终于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看电影时听到演员们的声音了。1927年的《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是第一部片中主角能开口说话的有声电影,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有声电影便席卷整个影坛成为主流,声音的出现让电影表演更具生命力。由于故事情节已经能由人声对白交代清楚,音乐就有更纯粹的发挥机会,它不仅辅助人们对画面情绪的掌握,从今而后它就是情绪系统的重要领导者。而有声电影的发明也意味着原先百家争鸣的现场演奏方式,必须进入另一个阶段,由于演员的对白与环境音也随着有声电影的发明而出现,因此导致音乐演奏的实值时间比默片时代缩短不少。

尽管有声电影已经造成流行,但是也有人对有声电影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卓别林原本对有声电影的理念并不赞同,但是时势所趋,他在1931年的《城市之光》(City Lights)里,采用了音效与音乐于其中,事实上这部滑稽又带点讽刺小人物生活辛酸的电影,加上了音乐与特殊音效之后,使喜剧富有更内敛的意韵。有声电影的发明,不仅让影像与对白发生强烈的关联性,而且可以让演员一展歌喉与舞技。

从有声电影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基本上电影音乐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因此,电影音乐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到了30年代之后,随着电影的发展以及一些音乐家对电影音乐发生兴趣之后,开始为电影写作专门的乐曲,电影音乐才有了明显的特性与进步。这个时期的电影音乐家以史坦纳(Max Steiner)为代表,史坦纳可以说是电影音乐家的鼻祖,史坦纳首创米老鼠式(Mickey Mousing)的编曲方式,为早期的电影谱下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北非谍影》(Casablanca)等;此外,悬疑大师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与柏纳赫曼(Bernard Herrman)的《惊魂记》(Psycho,1960),全片以小提琴的弦乐音响制造出凄厉惊骇的场面,也成为电影音乐的典范。

有声电影的发明造成片商对电影音乐开始关切,逐渐发展出一套专属电影音乐家的工作模式。片商与作曲家们签约,并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使音乐家们全心投入电影工业中,以音乐来建立公司的形象,同时也尝试其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以达到更成熟的电影语言。至此,电影音乐进入崭新的阶段,由于长期以来音乐家们的努力耕耘与后进者的不断创新,美国影艺学院有感于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项目缺少了音乐的奖项,而音乐在电影中确实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在1934年增加了最佳音乐奖的颁发,首次颁发最佳音乐奖与最佳作曲奖给《一夜之缘》的同名主题曲One Night of Love,这种实质的鼓励也连带地影响了整个电影音乐的发展,而且对电影音乐产生正面积极的效应。

第三节 电影引入声音的美学意义

声音具有很强的空间塑造能力。声音使电影更逼近于生活真实,更像现实。在空间中传播的声音具有空间的性质,即声音可以用来表征它所处的那个空间的特点。在空荡荡的屋里说话与在充满物件的空间里聊天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有声电影电视中的空间构成区别于默片空间构成:声音成了塑造空间的手段,声音加强了电影电视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和运动感。

电影电视的取景框能框住影像,却不能框住声音。因为声音从本性上看就是开放的,因此,声音是构成画外空间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画外传来的声音向观众提示了画外空间的存在,同时也通过声音传达了画外空间的性质。例如画内空间是在屋内,而画外声音确是从屋外传来的。利用画外声音创造的画外空间,能使观众对下一个场面的到来产生戏剧性的期待。

又如,声音在空旷的室内传播时,会被多次反射,声源波和反射波的叠加会形成声音的混响。创造者经常利用这种混响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变化。如在《公民凯恩》中,凯恩住在宫殿式的别墅内,只有他的妻子与他相伴,人的声音在大厅里回响,这里是利用了空洞的声音表现了凯恩的孤独感。

声音如同视觉空间中的透视一样也有自身的透视规律,近大远小的视觉法则在声音中依然有效。远景镜头中,声音是小的,而特写镜头中声音会较大。运动的声音会随着运动的方向产生变化。

创造者可以能动地、有选择地设计声音,进而选择和安排空间,达到塑造空间的目的,最终实现所追求的电影效果。

音响材料在电影中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说,由于对话和音乐的出现,电影美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声音的目的在于促进对故事的理解,增加影片的表达能力,并创造一种气氛。它可以充实和加强画面”。

声音可以扩大真实的感觉,增加画面在物质上和美学上的可信性。它可以确保影片在感觉方面上的连续性。因为字幕会令人恼火地切断画面,强迫人们在看了画面之后还要读字幕,破坏了影片的节奏。

声音还可以提高沉默的“价值”,增加沉默的表现力,埃德加·莫兰说,无声电影在过去已经是在用形象来表现沉默,但是,当无声片用沉默来表现沉默时,有声片则可以用声音效果来表现它。无声片将沉默搬上了舞台,有声片则赋予了它内在的言语。

至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声音进入电影所带来的美学价值作如下归纳。

1.声音进入电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美学革命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声音进入电影之初,由于受制于录音技术,摄影镜头智能对准说话的角色,使得在默片中开始成熟起来的镜头多方位切换手法变得刻板,一度令电影造型技巧倒退,也由此引发了电影美学的第一次大分歧。

反对者认为声音对于电影是一种破坏。如因录音需要造成的场景调度的刻板,必然会制约演员的即兴创作。在习惯了喜剧化演绎的卓别林看来,会说话的流浪汉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但是另一些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如苏联的爱森斯坦认为:声音在电影中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它是出现在电影手段将由此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刻,由于情节正在变得规模愈来愈大、内容愈来愈复杂,只有语言才能把无声片从愈来愈多的累赘的字幕和为说明情节纠葛而必不可少的解释性画面中解救出来。

匈牙利电影艺术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预言:对电影来说,声音还不是一个收获,而是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一旦完成,将受益匪浅。但这要等到电影里的声音有一天能像电影里的画面那样成为一种可以驾驭自如的手段,等到声音有一天能像画面那样从一种复制的技术转变成一种创造的艺术。

有声电影相对于默片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这迫使所有的艺术家必须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热拉尔·贝东说:语言是自古以来对人的束缚。电影自1927年选择了语言的束缚起,就进入了“束缚”与“反束缚”的美学抗争。光有不能直接表述观念的声音(背景声、音乐等)进入电影,那还不是完全意义的有声片,只有等到语言(对白、独白、旁白)全方位进入电影才能称之为完全的有声片。

声音进入电影后,引发了一场观念革命,也因而使得电影嬗变成一个全新的艺术样式。

2.声音进入电影,拯救了电影的生命,提高了电影的品味,带给人们以音像兼备的精神享受

默片长久以来只能生存在供社会底层人们聚集消遣的咖啡馆内,生活在这种贫贱环境下的默片,其简单的记录和粗浅的逗乐显然无法长期满足人们的观看欲望,默片最终走向消亡势在必行。199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片《跨世纪的和声》中如此描述声音对电影生命的挽救:“在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它面临的必然是盛极而衰。卓别林也无法挽救电影所濒临的危机,是声音的出现,再度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使得电影渡过了它的第一个难关。”

声音的出现帮助电影渡过难关的本质所在是因为它使电影更接近生活。

声音是画面的一项决定性元素,它补充了画面的表现,重现了“我”在现实生活里看到的人和物的环境。事实上,我们的听觉在任何时间都容纳着我们周围的全部空间,而我们的视觉每次都只能波及60度,甚至在我们注意力集中时,只有30度。

声音对电影的加盟,从根本上改变了电影结构的秉性。声音,不只是一个令人“好奇”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为有限的银幕带来了无限的时空,带给观众以新的信息感悟与审美方式。因为声音,电影的品格得到了质的提升,观众的审美收益也增加了。

3.声音进入电影,为丰富情节内涵,降低故事的智力门槛产生了重大作用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具有解释概念的力量和追忆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因而在有声片里,人们就没有必要采取无声片的各种迂回曲折的包括画面和音响的手法了。

声音进入电影后,它使人类心灵产生远非默片可以比拟的生动性,不用费力去揣测某些蒙太奇所产生的多义现象。因为音像的交织,人们的情感和心灵的反应,能够紧紧抓住每一个戏剧性的细节,这不是模仿,而是再现。

正因为声音进入电影,才有一系列的轻喜剧出现。语言加盟电影,在丰富电影情节和内涵,降低故事的“智力门槛”方面产生巨大作用。

思考与练习

1.默片语言的特征有哪些?

2.简述声音的空间塑造能力。

3.声音对于电影的美学价值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