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18671200000068

第68章 如何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2)

对于探索失误的后果,邓小平说:“‘左’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很慢”,“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

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对探索中出现的错误理论和做法,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必须彻底地否定。

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我们不仅要否定探索中的失误,更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从中吸取教训。这些教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端正思想路线,谨防头脑发热,永远记住“实事求是”四个大字;(3)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4)必须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历史的灾难通常会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这些以探索失误换取的教训,从反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对这种历史发展的前后承继关系,邓小平说得非常明白:“我们正在进行改革。我们改革的内容为什么那么广泛深刻呢?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

第二,关于探索的积极成果。

党的八大路线是探索积极成果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而其确立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恢复、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时代探索的积极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对八大路线的恢复:其一,恢复了八大实事求是的传统和八大所遵循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深刻阐明了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解决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其二,重新肯定八大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科学论断,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实现的工作重点转移的重大战略问题。其三,恢复和坚持八大以来形成的各项正确的经济方针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对八大路线的发展:其一,坚持和确定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科学思想。由于长期形成的思想僵化的束缚,因此实事求是必须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而解放思想的目的,正是为了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其二,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并作为党的政治路线的核心问题,真正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其三,在总结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国策,并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赋予了新内容,初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构架。

第三,关于探索的主题。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是1956年后,毛泽东思考得最多,并且论述得最为充分的问题,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探索的主题。这一时期的探索失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这三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思想认识不是完全清醒导致的;这一时期的探索成果,其积极意义,从根本上说,是为中国共产党最终认识清楚这三个问题奠定了基础。当然,我们还应看到,毛泽东提出了问题,但他与邓小平思考这些问题深度是不一样的。毛泽东主要是从一些具体问题的层面思考的,而邓小平则涉及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此其一。其二,毛泽东提出了问题,认识也有所前进,但基本上在“没有完全搞清楚”的状态中徘徊;而邓小平不仅深化了毛泽东所提出的问题,而且有了正确的答案。人类的认识就是这样,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