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18671200000070

第70章 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材料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我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缘。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这由政体不好的原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一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民主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

(摘自孙中山《在东京栀民报枛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2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第二方面,则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地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上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中心思想。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3)对比材料2和3,说明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比较材料2和3,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

答案要点:

(1)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对清朝的贵族统治,建立汉人当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的中心思想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中心思想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贫富分化与对立。

(2)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进一步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民权的主张;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提出了解决办法。

(3)因为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仅有民主革命的纲领,而且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