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18671700000005

第5章 导论(2)

从理论上说,“小生产”是指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独立进行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学术界之所以大多执着于对大生产的崇拜与对小生产的贬抑,除了是受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影响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认为马克思理论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取代小生产是社会发展一个规律。很多学者引用马克思《资本论》和其他着作中关于小生产、小农的论述,如“这种小生产者包括手工业者,但主要是农民,因为总的说来,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中,只要这种状态允许独立的单个小生产者存在,农民阶级必然是这种小生产者的大多数”。马克思说,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累,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马克思对小农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小农人数众多……但彼此间并没有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

因此……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一些学者认为,生产社会化理论是全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概括。马克思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和发展趋势,把生产社会化主要理解为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并认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相容,在马克思(包括恩格斯)的理论中,“生产社会化”是用来表达资本主义生产力主要特征的范畴。“生产的社会化”是与“生产个人化”、“生产分散化”相对立的,生产社会化在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上造成的结果和主要特征就是生产的集中化和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因而,它又是与生产和企业小型化相对立的。马克思主要是在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这一含义上来运用生产社会化这一范畴的,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发展的理论中得到证实。马克思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的、区别于以前一切社会生产的特征,就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及其发展,从简单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和大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资产阶级正是依靠生产社会化来战胜小生产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而得以扩大,特别是资本集中的发展,造成了“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因此,人们也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改造小生产,让小生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小生产占优势或占很大比重、农民占居民大多数的农业国家里,更要重视和费大力气对小生产进行改造。

有学者指出:“小生产及其意识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长期而普遍地存在着,它又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它。根据马克思的小生产理论,既要科学地认识它,又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改造它,消除其负面影响,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扫除障碍,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正在做前人未做的伟大创业工程,我们也有能力完成这个工程。”

有的学者在研究中还提出毛泽东晚年错误也在于没有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所谓小生产,是指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它的生产规律是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即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重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落后国家,要提高生产力必须通过小商品生产的中介,通过发展社会化大生产。”

人们还认为,从原始社会解体至今,小生产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表明了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然而,小生产总是依附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从来未能形成一种决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但小生产及其意识对社会的影响却是全面而深刻的。

一般认为,“大”是符合“经济”原则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将得到提高;同时,大规模生产还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大更稳定的市场和更丰厚的利润,甚至意味着生产者更强大的市场操纵能力。所以,长时期以来,在我国一般都崇尚“大”,大生产、大企业、大集团。经济、文化等系统的建设都崇尚大而全。在改革开放前,我们不仅在工业生产上追求大企业,在农业生产上也成立了大而全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刚粉碎“四人帮”时,国家又搞起了建设十个大庆等宏伟计划,而在改革开放后,这种求大求全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改变,因此,各地时时会出现将类似的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企业大集团的现象,甚至大学也掀起了并校热,但这样做的结果并不都尽如人意。

这里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能把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就等同于生产一体化、生产集中化和企业大型化;是否能把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就等同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等同于生产力的落后;与此相关,是否能把生产一体化、集中化和大型化就视为一切生产的必然的发展趋势。

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及“生产的社会化”,更多的是指生产发展的一种动态,即从“非社会的”变成“社会的”过程。而“社会化”这个概念本身具有两种含义,它既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概念,也是与“个人”相对立的概念。与此相适应,“生产社会化”也就具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由“自然的”变成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二是指由“个人的”变成非个人的,即集体的、人类共同的。马克思对于生产社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后面的含义上,并且赋予了这一含义二重内容,即生产社会化一方面是指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直接社会化),另一方面更是指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产生的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间接社会化)。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自然历史过程,它循着“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形态发展。他强调,社会的这一进化变革序列是客观规律,其中没有一个阶段可以跳跃。所谓“人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血缘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在它的初始由于刚脱离原始社会不久,生产力低下,人们极为依赖社会共同体。所以,农民私有制在其起初阶段,大部分仍旧保持着共同体的形式,因此,它主要表现为以直接的统治关系和从属关系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或“大规模协作”——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或者直接屈从于皮鞭,或者必须采取集体行动,这种集体行动,无论其规模大小如何,其性质都相同。随着自然经济的发展及其内在的必然趋势,产生了独立的个体劳动——自然经济小生产,它是对依赖共同体的“大规模协作”的否定,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社会化,指的就是生产从自然的方式变成人类所特有的方式。一般来说,越是落后的生产,表示生产受自然的制约越大,生产的“自然性”越强。也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发达往往造成了产品交换的不发达,所以,马克思把缺少分工和产品交换的经济形态叫做“自然经济”,这里的“自然”,不是指生产具有与动物获取食物一样的性质(即不使用制造出来的工具),而是指在这种生产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少,而与自然的关系多。

相反,产品交换的程度越高,表明生产的社会性也就越强。因此,生产的交换性和商品性应该是人类生产另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另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因此,把社会分工的发展理解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是符合马克思本人的理解的。

三、本书的逻辑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这就是说,生产劳动本身孕育着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萌芽,社会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劳动过程的逐步展开,是生产劳动发展的结果。因此,人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包括生产实践在内的社会实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现代化实践有否形成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现代化的地方性知识是否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意义,并能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现代化理论知识?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使我们深深感到有必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现代化发展实践,提出符合“社会事实”与历史逻辑的本土性的解释框架和理论概念,社会化小生产理论框架的提出正是这种努力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