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18671700000008

第8章 现代化理论:批判性反思(2)

迪尔凯姆坚持认为,理想型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社会功能高度分化,社会团结有机整合,社会更加平等,社会成员自由发展,人类博爱得以实现的社会。他说:“最发达的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低级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尽可能地去创造一种非常紧密的集体生活。……我们的最高理想则在于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社会关系,保证所有具有社会效用的力量得到自由发展。”而这样的理想型社会的实现,根本还是依赖于社会的正常分工。“我们也很清楚,要想构建一个更大规模的社会,就必须以分工的发展为前提。如果社会功能没有在更大程度上产生分化,社会就维持不了自己的平衡状态,更大规模的竞争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命题:如果劳动分工没有得到发展,人类博爱的理想就不可能得到实现。”

功能论的主要代表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现代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进化通则”。帕森斯认为,发展(现代化、变迁)被理解为容纳、价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综合体,一直把更多的社会群体容纳到一个社会的基础体制当中;价值普遍化意味着共同的基本价值观的不同的文化阐释的高度灵活性;政治和社会分化指的是制度创新;地位提高指的是在公民的政治和社会基本权利之外,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尽可能多的公民的社会能力的提高。

他认为,社会发展源于外部环境或内部的张力和紧张关系。社会进化通则指的是发明或接受某些制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制度和行为方式能提高这个社会或社会构成的长期适应能力,使它们比其他社会更成功,并因此被别人模仿。他的进化通则定义是:社会分层、文化合法化、理性的法制系统、官僚行政、经济上的市场体系以及民主协会。

(三)韦伯:理性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韦伯被公认为是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韦伯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或者说最能体现现代化的指标是理性化。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运动,实质上是一场西方式的社会理性化运动。其实韦伯基本上把现代化等同于一种西方式的理性化。16世纪以来日益向全球推进的现代化运动,是一场西方式的社会理性化运动。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理性主义精神发展的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依靠勤勉、刻苦、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精心盘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合理性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态,弥漫于近代欧洲,这就是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作为近代欧洲所独具的价值体系,驱动着人们按照合理化原则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韦伯看来,理性精神是资本主义观念的精神内核,理性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作为一种态度,理性是客观的;作为一种方法,理性是逻辑的;作为一种视野,理性是可确证的;作为一种表达,理性是精确的。因此,他辨析说:

“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韦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给出了他的定义,即“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是依赖利用交换机会来谋求利润的行为,亦即是依赖(在形式上)和平的获利机会的行为”。这样,就把一些(在形式上和实际上)靠暴力获利的行为区分开,区分的标准仍然是理性与非理性。

韦伯还坚持认为,家庭与企业分离,是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方式。“理性的工业组织只与固定的市场相协调,而不是和政治的或非理性的投资营利活动相适应;这种理性的工业组织并非西方资本主义的唯一特点。

资本主义企业的现代理性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如若没有其他两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因素就是:把事务与家庭分离开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前一个因素绝对支配着现代经济生活。劳动地点和居住地点在空间上的分离,在其他地方也存在着……尽管与西方的情况有表面上的相似,但在根本上却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发展过程。”“没有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劳动组织方式,所有这一切,即便有可能,也绝对不会具有同等的意义。”

韦伯还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合理性的行动类型为“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工具合理性”是基于目的的合理性,指在一个限定的、对实现的目标所可资运用的手段的评估,预测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预定的目的,属于客观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则是信仰和理想的合理性,指根据某种信仰或信念和理想的、绝对的目标要求而引发的理性行为,实现这种信仰和理想的手段也必须是符合价值的,属于主观的合理性。进而,合理性划分为形式的合理性(可以导致可计算的结果,但不能保证结果的意义,它在价值上是中立的)和实质的合理性(对于结果的价值判断具有实质的意义),西方社会合理化或现代化具体体现在“世界图像的合理化”的“文化的合理化”和“科层化与官僚化”的“社会的合理化”。

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各学派理论评析

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理论,是由美国一些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并在60年代中期进入鼎盛时期的,他们的学说可以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大约从6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理论开始受到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化理论的强有力的挑战,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流派。因此,我们所说的现代化学派理论,就包含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全球化理论、继续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等学说,时间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现代化研究历时50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认为“现代化”一词能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丹尼尔·勒纳在其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中就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着,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1960),沃德和拉斯托的《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

(1964),列维的《现代化和社会结构》(1966),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1966),埃森斯塔特的《现代化:抗拒与变迁》(1966),维纳的《现代化:增长的动力》(1966),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在现代化理论看来,“现代化”实际上有两类意义,一是传统社会的现代化,二是不发达国家的西方化。所以,经典现代化理论把这两类意义综合起来。现代化的经典定义是本迪克斯1969年在《国际视野中的现代化》中下的:“我把现代化理解为社会变迁的一种类型,它起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政治性的法国革命,它存在于几个‘先锋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进步以及继之而来的后进社会的变迁进程之中”。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前提是19世纪的进化论,“进步”、“发展”是现代化学派理论的关键词。经典现代化理论继承了迪尔凯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划分,运用迪尔凯姆“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原理,强调社会制度的相互依赖性,强调特征变量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分化,进化论和功能主义确立了现代化理论的范式。经典现代化理论先驱者帕森斯就以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范式,他的现代化理论首先是把社会分化视为社会变迁的前提和条件。他认为社会变迁的系列始于更大的社会分化,并且可由更大的社会分化所形成。同时,当社会发展到形成如社会阶层化、文化的合法性、科层制组织、货币经济与市场、普遍化的规范,以及民主的结社等现代社会结构,并获得这些结构时,它会变得更进一步的分化和变迁。在他看来,社会变迁模式,包含着结构和过程。结构(模式化的关系)是指上述六种概念,过程(发生在系统中的变迁)则指分化、适应力升级、容纳和价值概化。分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概念,而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适应力。因此,变迁过程和变迁方向,一般就需经过分化、适应力升级、容纳和价值概化等阶段。

帕森斯及其他经典现代化理论家还认为,“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要达到的目的是使社会整体从传统“化”为现代。这是一个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概括地说,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如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集中化、结构分化、社会动员与社会参与等等;现代化同时又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为了使社会变迁为现代性社会,社会的传统结构和价值必须完全由一套新的现代社会结构和价值来替代。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经典现代化理论针对不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提出了几条基本标准。

这就是1960年8月底在日本箱根举行的近代日本研究会议上形成的“箱根标准”:

(1)人口比较高度地向城市集中,整个社会日益以都市为中心组织起来;

(2)非生物能源高度利用,商品广泛流通,服务性行业发达;

(3)社会成员在广泛空间范围内相互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

(4)村社和世袭社会群体普遍解体,个人社会流动性增大,个人的社会表现范围更加多样化;

(5)伴随个人非宗教地并日益科学地应付环境,普及读写能力;

(6)广泛的、具有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网;

(7)政府、企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设施的拥有,这些设施的组织日益科层化;

(8)各庞大人口集团逐渐统一在单一的控制(国家)之下各国之间相互作用(国际关系)日益加强。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社会”与“非现代社会”主要区别就在于:第一,现代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等专业化程度高,非现代社会各种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低。第二,现代社会由于专业化程度高,诸单位是相互依存的,功能是非自足的;非现代社会,亲属群体与近邻共同体的自足比较强,缺少功能分化。第三,现代社会强调的是理性的文化规范,伦理具有普遍主义性质;非现代社会,遵循的是传统的道德规范,伦理具有个别的性质。第四,现代社会的国家权力是集权的而不是专制的,非现代社会的国家权力表现为分散而专制。第五,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合理主义的、普遍主义的、功能有限和感情中立的,非现代社会是传统的、个别的、功能无限和具有感情色彩的。第六,在经济上,现代社会有发达的市场机制,货物和物品流通便利;非现代社会的各类市场发育不健全,货币、物质流通不.。第七,现代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层制组织,非现代社会即使有科层制组织也是建立在个别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第八,现代社会的家庭是向小家庭发展,其功能也逐步缩小,非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是多样化,其功能也是多重的。

经典现代化理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传统-现代”二律背反的思维特征。

在社会学的历史上,关于传统与现代的两分法源远流长。德国早期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就把人类社会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两种类型。法国早期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把人类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与“有机团结的社会”两种类型。在他们理论影响下,西方主流社会理论大多是以“传统与现代”的截然两分和对立为他们分析现代性的全部出发点的,如梅因的“身份”

和“契约”,马克斯·韦伯的“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传统性统治”和“合法性统治”,库利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刘易斯的传统部门和资本主义部门,托马斯《在美国的波兰农民》强调的“城市社区”和“传统社区”,帕克的继承人瑞德菲尔德提出的“乡土-城市”的连续统,等等。

而这种两分法的集大成者帕森斯更是提出了可以用五对模式变项来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加以区别的观点。这五对模式变项是:情感性与非情感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先赋性与自致性,集体取向与个人取向,扩散性与专一性。帕森斯认为,前面的项目代表着传统社会的极端模式,后面的项目则代表着现代社会的极端模式。在帕森斯看来,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是这个国家与地区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的性质将逐步由“传统”的一端移向“现代”的一端。在20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反思现代化理论对现代化类型及现状仍旧作了二元区分:简单现代化和反思现代化之分,这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进一步延展,他把两种现代化作了如下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