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戏曲小说研究
18672700000071

第71章 论《西游记》的成书(4)

朱本前十二节相当于世德堂和其他百回本的前六回,诗词韵语还有部分保留,文字较少差异。此后被删节的文字逐渐增多,朱本二节相当于世德堂本一回的比例开始打破。朱本第三十四节是全书前后各三十三节的分界。它写到刘全妻李翠莲的灵魂被推入唐太宗御妹玉英身内回生,只相当于世德堂本第十二回前半止。由于受到篇幅也即印刷成本的限制,改编者后来变本加厉,如将世德堂本第五十九到第六十一回的三调芭蕉扇三回书两万多字压缩成朱本第六十三节《孙行者被猕猴紊乱》中的一小段,不到二百字。不仅如此,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玄英洞以及第八十一回《凤仙郡冒天止雨》都被朱本删除。朝鲜《朴通事谚解》今存1677年覆刻本,它的初版当更早。它已经详细地转述车迟国的这一段情节,而朱本最后一节说:“放在通天河西再难他一次”,即以前已在通天河难过他一次。可见这是删削,不是所根据的版本不同。

世德堂本和《西游真诠》本的同一性大大超过了世德堂本和朱本或朱本和阳本的同一性。除了原第九回的删或存以及和尚名为迁安或法明的差异外,世德堂本和《西游真诠》本各回的标题、顺序、起讫完全相同,只有行文繁简的区别。世德堂本是繁本,全书约八十六万字;就总体而论,朱本、阳本都是简本,但朱本前半本繁而后半本简,不可一概而论。朱本第十九节至第二十六节的内容相当于《西游真诠》本第九回。朱本这八节一万二千字,《真诠》本第九回九千字。《真诠》为了在每回末加进悟一子的评论而将小说原文加以压缩。一是韵语和赞词大为删减,二是减少了形容描写的词和句。以第一回为例,世德堂本近一万字,《真诠》本删去约一千五百字,减少字数百分之十五。开始时为了不让人有节本的感觉,删节较少;随机取样,试以第三十回和第七十回为例,世德堂本这二回各为一万字略少,《真诠》本则一为四千九百,一为五千字。这两回可以看作是《真诠》本每回字数的平均数,依此类推,《真诠》本字数约为五十万,而世德堂本为八十六万,约为五比八或五比九。

世德堂本和《真诠》本是同一系统还可以从《真诠》本在节录世德堂本时以讹传讹,未加校正的事实中得到证明。现举二例如下:

一、世德堂本第六十七回开头:“话(却)说三藏四众,躲(脱)离了小西天,欣(忻)然上路。行径个月程途……忽见一座山庄不远”,三藏向庄中一位老者问路,“老者道……此处乃小西天”。第一处“小西天”显然是第六十六回所记的“小雷音”之误。除括弧中的个别文字和刊误外,《真诠》沿袭原文,未加改正。

二、世德堂本第九十一回:四值功曹向孙悟空报告,玄英洞妖精“见你师父,他认得是圣僧之身”(《真诠》本无“之身”二字),但后文审讯时,妖精又诘问唐僧:“你是那方来的和尚?”当妖精得悉孙悟空是他弟子时,“那老妖听说,个个心惊道……(《真诠》本无“个个”二字)……”可见妖精并不认得唐僧,前后文不相呼应。《真诠》本除了删去无关紧要的四个字,对明显的失误未作任何补救。

朱本和以《真诠》本为代表的清代刻本将金山寺迁安和尚改名法明,其他有关描述未作改动。原因何在,很难索解。《真诠》本第一回似可为法明的命名提供线索。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看,孙悟空的启蒙师菩提祖师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世德堂本原书第一回十八段韵语和赞词中,《真诠》本只保留了五段,其中一段就是菩提禅师的赞词,结句说:“历劫明心大法师。”法明可能得名于此。法明比迁安二字在改编者的心目中更符合全书的题旨。(结论)

本文就世德堂本分别同朱本、阳本,朱本和阳本,以及世德堂本和《真诠》本所作的对比中可以得出结论:明清以来,表面上看《西游记》有两个版本系统,但是除了第九回的删或存或改,和尚名迁安或法明,两者差异极少,只是繁简不同。世德堂本是它以前的原本《西游记》的写定。它在文字上作了不少润色,删去了原第九回,书中某些有关佛教经典的说法也可能出于写定者的增订。写定者对它的加工超过《水浒传》和《金瓶梅》。

所有其他版本都是世德堂本或它的祖本的节本,《真诠》本删节较少,它的篇幅同世德本之比约为五比八至九;朱本先详后简,而以阳本为最简。

《西游记》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至迟在明初已经成书。它不是个人创作。吴承恩如果是它的写定者之一,论证还有待补充。

(后记)一

本文对《西游真诠》所作的论述同样适用于《西游证道书》。本文所指《真诠》第九回地名和情节的差错,以及第六十七回、第九十一回的破绽,《证道书》都同《真诠》一样,以讹传讹,未作订正,可见小说正文二书是同一版本系统。和《真诠》一样,为了增入大量评语,它不得不将小说原文加以压缩。二书所删节的文字,为数相近。有时《证道书》比《真诠》删节略多。如第一回《证道书》比《真诠》多了三处删节,共一百二十字(当然,以长篇小说而论,这些无关紧要的删节,不会使二书产生实质性的差异)。

其他增减不超过五个字的,不作统计。两书玄奘都作伭奘。可见除评注外,正文属于同一版本。除第九回有差异外,二书同世德堂本也可说是同一系统。

《西游证道书》原序署“天历己巳翰林学士临川邵庵虞集撰”。据新、旧《元史》本传,天历二年己巳(1329)前后,虞集的官衔是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经筵、奎章阁侍书学士,“时奉敕旨兼职不得过三,免国子祭酒”。他的本职翰林直学士的官阶是从三品,而翰林学士的官阶是正二品,两者相差三级(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本人写的序不可能有这样的差错,肯定是伪作。此序把丘长春弟子李志常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误以为是丘长春本人所作,又误将此书同小说《西游记》混为一谈,也是《证道书》是根据百回本节编的旁证。

(后记)二

清代《西游记》的评点本如黄太鸿、汪象旭的《西游证道书》、陈士斌的《西游真诠》、刘一明的《西游原旨》、张含章的《通易西游正旨》等,以《西游证道书》为最早。

《西游证道书》目录题“钟山黄太鸿笑苍子、西陵汪象旭憺漪子同笺评”,正文题“西陵残梦道人汪憺漪笺评,钟山半非居士黄笑苍印正”。笑苍子跋云:“笑苍子与憺漪子订交有年,未尝共事笔墨也。单阏维夏,始邀过蜩寄,出大略堂《西游》古本属其评正。”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九四总集类存目徐士俊、汪淇同编《尺牍新话》二十四卷,汪淇字瞻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又字象旭。名和字取意于《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瑟兮醓兮,赫兮晅兮。”姓名前所署地名西陵即杭州西湖的西泠。苏小小诗:“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也指西泠。周星(1611-1680)字九烟,一字太鸿,江宁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湖广湘潭。崇祯十三年(1640)第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除户部主事。恢复本姓黄,以周星为名。笑苍、半非是他明亡后的别号。他的《楚州酒人歌》说:“谁知一朝乾坤忽反覆,酒人发狂大叫还痛哭。”明清易代对他创痛很深。有《刍狗斋集》《夏为堂集》(不知以上是一书或二书,今佚),辑有《唐诗快》。他在70岁时投水自杀。以上见《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七三汪、瞿、周所作三篇传记。吕留良《东庄诗存·伥伥集》《黄九烟以栀奇才吟枛见赠,歌以答之》说:“旧年城北遇太冲……今年邂逅黄进士。”据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康熙二年(1663)四月,黄宗羲“至语溪(嘉兴),馆于吕(留良)氏梅花阁”。

《伥伥集》又有诗《寄黄九烟》:“闻道新修谐俗书,文章卖买价何如?”自注:“时在杭,为坊人着稗官书。”无论此书是不是《西游证道书》,此书之作必在吕、黄订交之后,“单阏维夏”不在康熙二年(癸卯,1663),必在十四年(乙卯,1675)。

清刊本各种《西游记》的共同特点是加入原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并将世德堂本的第九至第十二回重新合成三回,金山寺的和尚由迁安改名法明。

“大略堂《西游》古本”见本人所写的《古本小说集成·西游证道书前言》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