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
18672900000014

第14章 温州商会的兴起(6)

温州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曲线数据来源:《温州统计年鉴》(1978-2007年)由图2‐3、图2‐4可见,温州国内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至2007年,温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3亿上升至906.5亿,增长144倍。民营经济在其中的比重也迅速上升,1978年国有和集体企业的零售总额占92%,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总额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13.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总额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11%。这意味着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不到10%上升到约90%。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尽管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但其经营户则是个体、私营企业。在对外贸易方面,温州进出口总额由1988年的695万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2.5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69万美元上升到101.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62倍和6006倍。国有和集体企业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例由1988年的100%下降到2007年的30.6%,其中在出口总额中只占27.8%。

由上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温州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时至今日,民营经济已占绝对主导的地位,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只从经济角度阐释温州模式的话,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温州模式最为典型的特征。

(二)温州民营经济的构成

在温州,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集团的演化。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些年产值十亿元以上的大型集团,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业仍占绝大多数。

以2007年统计数据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温州民营经济中的企业构成。

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25.86万个,注册资本65.4亿元,平均注册资本每户2.53万元;私营企业50807家,注册资本1192亿元,平均每家注册资本为234.59万元。2006年全市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计有68家,共有摊位32125个,总成交额535亿元,平均每摊位年成交额91.2万元。全市共有企业集团128家(其中国有企业集团5家),总资产为819亿元,平均资产总额为6.4亿元。全市乡镇企业66736个,其中大型企业10个,中型企业157个。乡镇工业总产值2904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467亿,占16.1%。小型和微型企业总数为66569个,占总数的99.75%,平均年产值为366万。由这些数据可见,温州民营经济企业在总体构成上没有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而是一个倒“丁”字结构。

这种倒“丁”字结构的形成,与温州人的创业精神有关。温州历史文化传统的特征之一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宁愿自己小打小闹,也不愿意屈居人下。在许多企业发展中,一开始因资本较小,亲友之间愿意合伙,但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分开。加之温州是关系社会,社会资本雄厚,这使人们的模仿性创业成为可能。一些人在亲友企业工作,并不具有持续性,而往往是为自己创业做一些准备工作。另一个原因则与转型期劳动力使用成本过低和企业家族化有关。温州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利润一般不会太高,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高。这意味着除老板之外的从业者大多工资不高,较难过上体面生活。加上企业是家族化经营,非家族成员受到排斥,难有发展前途。由此,经过30年发展,温州还较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普遍,小型和微型企业仍然是温州民营企业的主流。

温州一些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至今仍有数千家企业。如果追溯到20世纪80、90年代的话,许多产业集群没有一家知名企业,全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并且数量众多。如柳市现有低压电器企业3000家左右,但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约20家,而80年代无证生产低压电器的家庭作坊大约有2万家;泵阀企业集中于瓯北和龙湾,现有企业约2000家,其中规模企业35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仅12家;紧固件企业集中于龙湾,现有企业约3500家,其中约70%仍是家庭作坊;瑞安塘下的汽摩配企业有17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07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永嘉桥头的纽扣企业90年代初有800多家,现有350多家,规模企业仅37家,仅有2家企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鹿城、瓯海两区是打火机企业集中地,现有企业约500多家,90年代初约有3000家企业;等等。经过30年发展,一些产业集群尽管已经拥有数十枚国家驰名商标和一批全国着名的企业集团,但相对于产业集群的企业总数而言,比例还是太小。

社区性是产业集群的一大特征。有学者认为,温州的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社区性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主要是建立在以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其运行机制像一个“社区”。在温州的社区性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单体一般不大,但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聚集在一起,具有分工精细、联系紧密和生产规模化等特点。可以看到,温州往往是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或几个乡镇在生产同一类产品,一群具有高度关联的生产企业群体、供应商群体和销售商群体和其他相关产业聚集在一个区域,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形成具有块状特色的以轻工为主的特色工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温州就形成了桥头纽扣、柳市电气等十大专业化市场;目前温州已经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鞋都”等38个国家级特色生产基地。

温州产业集群的倒“丁”字结构和社区性特征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众多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竞争会导致市场失序;二是“社区”内所形成的社会资本使治理成为可能。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温州企业因恶性竞争而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时,民间商会作为一种互惠性合作平台应运而生。在温州的社区性产业集群中,同行企业具有较高的利益相关性和同质性,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从而使基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大为减少,重复博弈使成员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商会虽然没有政府机构的强制权力,但有基于合作性契约和政府赋予的惩罚权。一旦一家企业因违反行规行约而被商会惩罚并曝光,其声誉会受到极大影响,并将受到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排挤和上下游企业的拒绝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可见,温州行业协会的迅速发展正是基于由众多民营企业所构成的倒“丁”字结构和社区性产业集群。

(三)在外温州人经济

温州经济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即原料从外地购买,产品在外销售,但生产在温州。这种重要格局的形成有赖于一个遍布全国的温州人网络。

因为历史原因,温州人多以手工业和小商业外出谋生并形成传统,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松对流动人口和商品交易的管制,更使温州人流动到全国各地,成为温州产品在全国的销售者和经营者。加上语言文化等因素,温州人之间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在特定区域经营的温州人之间容易抱团形成合力。

2002年,温州市统计局开展了在外温州人经济大调查。调查的范围是温州市外但在国内的温州人经济,调查对象是建有温州商会的城市和重点城市64个,调查项目包括当地的温州人总数、创办企业数、投资者和从业人员数以及资产和经营基本情况等,调查方法采取发放统计表格和重点调查相结合,在上海、北京、广州等15个温州人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实地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在外温州人为154万,占户籍人口的20.45%,即每5个温州人中就有1人在外地。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工业活动的16万人,从事贸易业的102万人,从事服务业的36万人,分别占从业人数比重的10.4%、66.2%和23.4%。在外温州人主要来自于农村,并相对集中在沿海和大城市。2001年在外温州人经济总量为563亿元,为温州市生产总值的2/3;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投资额为1050亿元,相当于温州本市的1/3;创办工业企业1.5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300余家,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相当于温州本市的一半以上;2001年的贸易销售额达到2400亿元,相当于温州本市贸易业销售额的2倍;创办商品交易市场100多个,市场摊位5万余个,市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市场成交总额达到805亿元,相当于温州本市的2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首先,在外温州人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数在外温州人在外地创业,有所积累后扩大规模;少数人则是在温州有所积累后,因受温州资源约束而外出寻找发展机会。其次,在外温州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与温州经济相关性很大。他们主要从事的行业为服装、鞋类、印刷、电器、灯具、眼镜、家具和紧固件等,这些行业不仅与温州产业结构极其相似,而且从经营者来看也极具有地域性特征。它表明温州在外经济是以温州市内经济为依托,是温州区域经济的延伸,温州经济与在外温州人经济联系密切。再次,在外温州人企业结构与温州本地相似,都是以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为主,规模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5%。

近年来,温州的资本外流和企业外迁进一步推动了在外温州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多以GDP为主,这驱使各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为了吸引温州资本与企业,各地争相推出优惠政策;而温州的资源短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紧缺成为资本外流和企业外迁的推力。在商业方面,全国各地兴建了数量众多的以温州人为主体的市场,如上海的建材市场、合肥的电脑市场、武汉的灯具市场、北京和石家庄的鞋类市场、海盐的紧固件市场、武汉的模具市场、郑州的礼品市场等;在工业方面,全国各地争相兴建温州工业园区,形成以温州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如上海南汇的电气、广东古镇的灯具、江西鄱阳和万年的紧固件、新疆石河子的农产品加工、湖北十堰和谷城的汽车零配件、沈阳的机床、重庆壁山的鞋革等。面向温州资本和企业的招商引资行动使外地温州人经济出现了三个新变化:第一是规模企业增多。各地的温州工业园区一般设有一定的门槛,往往只有规模以上企业才有机会进入。新近从温州外迁的企业已经在温州有一定的积累,大多是规模企业。第二是温州企业以集群方式外迁。除少数大企业外,中小企业都是产业集群分工中的一个环节,单个企业外迁难以生存,因而温州企业以集群的方式“打包”迁移。第三是由“产销地”向“产地销”转变。90年代外地温州人主要是销售温州产品,现在许多工业园区的建立使生产和销售在当地实现链接。

相应地,外地温州商会的发展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但仍然有以下两个特色得到了延续:第一,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仍然占会员企业的大多数。在外温州人企业中有些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企业中的明星,但大量的温州人企业仍是小规模的。以上海为例,在上海的温州人有21万,创办企业2万多家,但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只有1800多家。在义乌,温州人有15万,主要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销商和相关服务的提供商,基本上没有知名企业。

第二,在外温州人企业比较集中。在外温州人的大多数集中在“温州街”、“温州市场”和“温州工业园”,这种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资本造成的,生产和交易的集中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成本的培育。在规模和集中程度上,外地温州人企业与温州本地企业很相似,竞争与合作共存,市场规范的要求使商会的建立成为必要,而业已形成的社会资本使商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再加上在异地他乡,许多经商温州人没有户籍,在子女入学、居住证、计划生育、执照年检、治安保卫、银行借贷等方面需要与相关部门打交道,这需要发挥商会的作用。

从上可见,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塑造了温州企业倒“丁”字型的特殊结构和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在市场机制运行中,温州企业需要商会从事行业治理;在社会事务治理中,温州人需要商会从事社会管理。作为一种兼具自利性和公共性的经济社团,温州商会因应了温州经济和在外温州人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商会兴起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