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18673300000051

第51章 真善美的统艾青等浙江诗人与现实主义新诗的造极(4)

对从国统区进入延安的诗人来说,这种“灵魂的沐浴”是真诚的,是“赤裸着”的,毫无保留的。艾青、何其芳、卞之琳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从《给太阳》、《野火》、《时代》、《献给乡村的诗》、《黎明的通知》等诗作让人看到,曾经为土色的灵魂而忧郁的艾青,已经日渐明朗而乐观。这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转型。

艾青这种自觉的艺术转型,使他以温热的胸膛里真挚的、忧患的爱心,感应着时代、土地、民族生命的苦痛与灾难,关怀着土地、民族、人类、生命的前途和未来,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抒写生命忧患的不朽诗篇。

他是忧郁的歌者,眼中含泪的歌者,也是光明的歌者,“向太阳”的歌者,更是民族前行的“吹号者”。

这个时候,沉郁的泪水是艾青诗歌的情感质地,“向太阳”的精神向度是艾青诗歌最可宝贵的抒情个性。诗人以嘶哑的喉咙歌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旷野啊——

你将永远忧虑而容忍

不平而又缄默么?

(《旷野》)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诗人鼓足胸腔吹起号角:

在时代安排给我们的

——也是自己预定给自己的

生命之终极的日子里

我们没有一个不是以圣洁的意志

准备着获取在战斗中死去的光荣啊!

(《吹号者》)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太阳》)

艾青说: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将都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戴着历史的多种使命的……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在这种自觉的忧患意识指导下,艾青的诗篇总是挟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求、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殉道精神滚滚而来,汇成一声声震彻长空的号音。

牛汉说: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这是因为他和他的诗凝聚着并形成了一种近似大自然的气象和氛围,这是因为他和他的诗,始终生息在一个悲壮而动荡的时代,与民族的土地的忧患和欢欣血肉相连。从他的人和诗,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无比巨大的历史胸腔内创造生命的激情,这激情使人类的美好的智慧和精神能不断繁衍下去。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将永远感谢艾青和他的诗。

如今,诗人已去,而那“大形象”,那永远值得我们感谢的“吹号者”的大形象,那饱含激情的号角声,还在民族的每一寸土地上回响。

二、“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

1941年,艾青出版了语录体的诗学专着《诗论》。它的出版虽然比胡适、宗白华、郑振铎、闻一多、戴望舒、朱自清、郭沫若、朱光潜、胡风、臧克家等诗人和学者的诗论略晚,但却是五四以来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新诗的专着。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说:“艾青的《诗论》是新文学诞生以来,最具创见的一部诗论,直接展示了诗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特别值得珍贵。”在以后的岁月里,艾青不断地补充、深化与发展自己的《诗论》,并陆续写下了《诗人论》、《诗与时代》、《诗与宣传》、《诗的散文美》等大量的诗论文字,建构起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独树一帜的诗学体系。

艾青的诗学体系建立在真、善、美三维空间的理论框架中。他指出:“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原野上驰骋的。这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就是真、善、美”,“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首好诗。这是艾青诗学体系的“纲”,也是进入他诗美大厦的钥匙。

1.“诗的生命是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

对诗的真实性的重新界定是艾青新诗美学对中国新诗理论的第一大贡献。“诗的生命在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这是艾青新诗美学“诗的真实性”命题。其内涵,一是诗人在接触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高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真实的诗歌形象;二是在接触丰富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诗人产生真挚、强烈而又崇高并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感情。这一命题,清晰地标识了艾青诗学的现实主义品格,也标识了艾青诗学与此之前“现实主义”诗学的显着区别。

“真实性”可以说是新诗与生俱来的品格,“胡适时代”新诗的起步就是“放足”与“求真”,“郭沫若时代”有文学研究会诗人的“血泪之歌”,但无一例外,都没有“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的自觉。艾青是一个植根土地、时代、民族和人民的诗人,所以他强调“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最忠实的代言人”,“属于这伟大和独特的时代的诗人,必须以最大的宽度献身给时代,……以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当中”。此外,艾青要求的诗的真实性,决不是人生世相的表层摹写、复制达成的真实,不是事的真实。“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惟其如此,才能够完成“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艾青新诗美学的真实性要求,不只在于忠实生活,还在于用心去体验、感受、思考,在于对社会现实发展趋向本质的准确把握,在于“美的凝结”。“惟有最不拂逆这人类的共同意志的诗人,才会被今日的人类所崇敬,被明日的人类所追怀”,“诗的生命在真实性之成了美的凝结”,将“诗的真实性”命题推进到了新诗美学的本体论阶段,是艾青新诗美学的活的灵魂,也是现代诗学的重要理论建树。

艾青的诗歌创作,一起步就融入了真情实感,汇入了时代的洪流。

三年狱中的25首诗,都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着,在那样严酷的形势下,诗人从未有过逃避现实的倾向。“光明组诗”和“北方诗草”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由真情到理性,注入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凝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作者颂扬太阳“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在《春》里,诗人以“龙华的桃花”寄托对左联五烈士的哀思。在《煤的对话》中,更喊出了中华民族要求新生的呼声:“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这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必然奋起的历史概括。充分表现了在抗战爆发前夕,民族要求新生的昂扬向上的战斗情绪。由于这些诗作是作者因“这悲哀的国土”而产生的忧郁之情,忧伤的调子成了诗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这一沉痛的历史时期,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发出忧伤和悲愤之情。而艾青在这忧郁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看到中华民族最终要胜利的曙光。他以其爱国主义的真挚感情,为时代注入向往光明的旋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如警句一般,表达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内心感情。正如诗人所说:“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节拍”,“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的,愈能产生真实的诗篇”。

2.“善是社会的功利性”

艾青在《诗论》中说:“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在艾青看来,“凡是能够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也都是善的,也就都是诗的”。“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就是推动社会向前进步的。正因为艾青注重诗的社会功利性,所以他强调诗歌与宣传本质上的一致性,重视诗人写诗的目的性和思想性。他在《诗与宣传》一文中指出:“创作的目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意欲、思想凝固成了形象,通过‘发表’这一手段而传达给读者或听众,使读者与观众被作者的情感、意欲、思想所感染,所影响,所支配。”他认为:“诗必须成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成为革命事业发展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没有思想内容的诗,是纸扎的人或马。”

由此,艾青建构起自己以“善”为核心的诗学功利观。而艾青所言之“善”,是由诗人的善、诗的善和实现善的方法三部分构成的。诗人的善,言指诗人应传达人民的呼声,“置身在探求出路的人群当中,共呼吸,共悲欢,共思考,共生死,那样才能使自己的诗成为发自人类的最真实的呼声”。同时,“诗人不仅应该是社会的斗士,同时也必须是艺术的斗士——和恶俗斗,和无意义的喧吵斗,和时代的坏的倾向、低级趣味、一切不健康的文字风格斗”。诗的善,言指诗应以提高人类崇高的情操为标准,“和科学一样,必须有勇气向大众揭示真理”;同时,“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与完整”。关于实现善的方法,那就是:诗人必须“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灵魂的美”,“一刻也不能丧失审视生活的勇气”。“连草鞋虫都要求着自己的形态,每种存在物都具有自己独立的而又完整的形态”。那么,诗人应给诗以生命与性格——“给一切以性格,给一切以生命”,只有这样,诗方能“止于至善”。

艾青以“善”为核心的诗学功利观,表现了他极为清醒和自觉的心态。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完善着这一理论。《向太阳》一诗写于1938年4月,也正是作者写《诗论》的大致时期。这诗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以主人公的经历、情感、思想塑造出“我”的忧愤形象,传达出去,宣传出去,以一种独特的忧郁精神唤醒蕴藏在华夏民族心中的潜在力量和团结精神,在个人悲欢与民族悲欢交汇的过程中,实现创作的社会功利性。诗人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泞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还说:“把忧郁和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扰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

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世界吧!”艾青的忧郁是根植在人民大众的忧郁土壤中的,其思想是与时代同呼吸,共跳动的。

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颅

从濡湿的地面

一致地向高空呼嚷

看我们

我们

笑得像太阳!

(《向太阳》)

忧郁的力汇合了光的色彩,如火山爆发,若江河倒流,澎湃汹涌,席卷着中国大地。这首诗的出现,标志着艾青更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汇在时代的悲欢里,非常好地实践了他“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溶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若与欢乐也必须揉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一起”的功利性诗论观点。

3.“美只是外衣”

在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上,艾青第一个自觉地将美学引入诗学。

他在《诗学》中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在《诗论》中又指出:“美只是外衣——为了用来遮蔽‘真’与‘善’的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