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护理教育学
18673500000022

第22章 课程与护理课程设置(5)

由于学生各自的生理、心理条件不尽相同,又受到社会文化、成长过程和精神层面种种差异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千差万别,对学习经历本身创造出了不同的意义。

2.课程概念框架(curriculum framework)。在课程设置中选择概念框架的意图,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学校的护理教育哲理,因为哲理还是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定义、认识观点,它需要更客观化和具体化才能被与教学相关人员接受,才能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被表达和贯彻。课程概念框架可以被认为是中介或桥梁,联系在学校教育哲理和教育目标与课程计划之间。通常学校会选择能充分表达呈现哲理的理论模式或客观现实模型作为学校的课程概念框架,例如南丁格尔的护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瑞姆的自我护理模式、纽曼的系统模式等常被学校选择。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选用细胞结构图作为一个护理教育项目的课程设置概念框架,对理解框架在课程设置中的作用有了更好的启示。以细胞作课程概念架构的阐释是:

(1)成熟的核心(护理实践)。脑对生命最为重要。在本质上说,护理是从实习中学习的,而实习是其中心。成熟的核心代表着实践,并包含着对机构及社区照顾的实习,这亦反映了其高程度的专业水平。

(2)中心粒(分析)。在细胞分裂时有重要的功能。它是基本的单位。这等同于分析及思维,是创造及临床的基本单位。

(3)线粒体(科研)。能量之源。它代表了科研,引导以证据为基本的实习。它是能量/动力,改良及产生护理知识。

(4)内胞质细状组织(教育)。制造蛋白质作为细胞的食物。它代表了护士在教育中的角色。传播有关健康的知识是很重要的,这不但能培育年轻的专业护士,更能引导社会大众维持及促进健康。

(5)哥氏奇(管理)。传送包装的蛋白质。它代表了有管理的照顾程序及领导技巧,这是护士所需的,用以提供具有品质的照顾。

(6)细胞骨架(综合)。细胞存在的重要结构。它代表了合成护理照顾知识及实习的培育环境。它为所有护理成分发展提供了形态及环境。

分析能力是拥有批判性思考的重要一环。反过来说,懂得创造就是增强思考的一个重要元素。以上两者对个人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同样重要。

3.教育目标。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设定是课程设置最重要的环节,教育目标的设定过程也是课程设置从理论走向实际的关键步骤。有关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已在本教材第三章讲述。如果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再讨论教育目标的话,那就是强调教育目标在整个学校课程设置体系中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教育目标是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教育过程的具体体现,它在整个课程计划的前后应有共同的标准进行统一,同时还需要关注科目之间的平衡和一致性,这也应该是课程设置不断完善的基本要求。

(二)形成阶段(formative stage)

课程设置形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订课程计划、完成课程标准的书写、确定或编写适合的教学材料。课程设置形成阶段是将在指导阶段形成的共识以书面文本形式体现,作为教学过程和课程管理的依据。有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的基本格式要求已在本章第二节中陈述,这里将此类文体在护理课程设置中的注意点说明如下:

1.护理课程计划。课程计划一旦确定,一般要经历一个相对稳定的执行周期,因此在编制课程计划时应注意时空性和周期性。在编制护理课程计划时应注意:认真分析学校教育目标,充分考虑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课程的要求;认真研判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与课程类别和内容之间关系;必须考虑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课程计划的基础条件;关注国内外护理教育发展动态,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作为课程调整的依据;科学有序地安排课程顺序、开设时段,规定教学内容、范围和时间。

2.护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相对于课程计划有一定的灵活变化空间。为了使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学科发展,一般多数院校每学年课程标准执行允许的变动范围在10%。在制定护理课程标准时应注意:根据课程计划要求明确某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教学重点难点应属于护理工作范畴;要保证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完整性,严格实现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内容,及时将学科发展结果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注意前置、后续课程中的连续性;分析学生需求,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和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使学科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匹配;注重反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要求,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并尽可能清楚地表明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使护理实践教学规范化、科学化;选择课程评价方法应与培养目标一致,提倡综合性课程评价手段,以促进学生更灵活自主地进行课程学习。

3.护理教学材料。护理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实验指导手册、补充材料、参考书、视听教材和专业文献。目前国内教科书仍然是学生的主要教学材料,教师在选择教科书时,应该注意教科书的科学严谨性和先进性,同时帮助学生拓展教材类别,促进学生使用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材料,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得到培养。在自主编写护理教科书时应注意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真正便于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具备启发性;有可读性。

(三)功能阶段(functional stage)

课程设置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结果将要在此阶段进行实践和验证。

1.课程教学实践。是指用预选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的教学全过程,更确切地讲这是课程设置过程中的实验教学阶段,前期所建立的护理教育哲理、课程设置概念框架、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方法都在此阶段被表达、诠释和呈现,通过教育者的具体行为检查每一环节设置的现实可行性。

2.课程评价。这是课程设置的最后阶段,护理教育哲理和课程概念框架是否被充分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最终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和程度;课程计划完成的过程有否遭遇阻碍和挫折,以及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满意度等指标,说明课程设置的成效,因此,课程设置的功能阶段承担着尝试、探求和修正课程设置的责任和使命。课程设计者通过教育实践结果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全过程,同时实践结果也为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

课程设置应该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评价、修正、完善的过程,这需要教育者反复确认哪些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哪些教学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者兴趣和促进有效学习,哪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教育哲理和目标的实现,此结果使课程设置最终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