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18674700000021

第21章 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13)

(2)空间结构

宁波市医疗卫生机构在空间布局上的特征是:地区上存在着不均衡,中心城区与周围县(市)、城市与农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表22给出了宁波市医疗机构的空间分布情况。由表22中的数据可知,从卫生机构在总量上的分布来看,宁波市1263个医疗机构中有740家分布在市区,占总数的60%多,可见市区在宁波市的医疗体系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根据医院分地区的统计数据,市区的医院总数为37家,比拥有医院数最多的其他县(市)的7倍还多。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全部位于市区,这表明其他县(市)、区的城市功能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卫生院也有1/3多位于市区,但这其中鄞州占到了近一半。在其他县(市)中,慈溪最多,有54个卫生院;其次是宁海,卫生院的数目是44个;其他三个县(市)则均未超过30个。可见,宁波市的卫生院发展是不平衡的。宁波市门诊部共86个,其中市区27个,其余主要集中在余姚和慈溪,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比较发达有关。宁波市唯一的一个急救中心位于市区,而妇幼保健医院和专科防治医院中也都有近一半是分布于市区的。其他县(市)则至多只有1个。作为医学发展的基础,宁波市的4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也全部位于市区。最后,其他卫生机构绝大部分位于市区的现实表明,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疾病综合防治体系等方面尚比较落后。

(3)存在问题

总结以上分析,宁波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如下:一是医院的收入构成不合理。医院总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医药费,医务人员的直接劳务费则占很小的比重,其后果是造成整体医疗水平的下降。二是医院的准入门槛过高,这使得宁波市医疗体系的创新缺乏外来的推动力。到目前为止,宁波市只有宁波口腔医院等少数几家外资或外资参股的医院,与其他行业的外资参与度形成鲜明对比。三是现有医疗应急体系落后。宁波现有的医疗应急系统主要采用逐级上报的办法,从疾病发现到整个系统做出应急反应,大约需要一个月。

2.行业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与规划重点(1)思路与目标定位

宁波市的卫生事业发展应遵循的思路:一是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以医疗收费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对医院收入构成的调整和医院准入标准的降低来积极发展民资与外资医院,以改变当前宁波市整体医疗规模发展缓慢的局面。二是通过改革打破目前医院管理中行政上的条块分割,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方式向行业管理方式转变,从而使宁波市的医疗资源可以进行更有效的配置和对有关医疗信息可以进行更迅速有效的处理。三是加速农村疾病综合防治体系的建设,以缩小城乡在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方面的差距。通过以上的改革,争取使宁波市在2007年的总体医疗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至2020年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2)指导原则

①坚持市场发展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医疗体系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好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对于其他公众免受病人的感染都具有正的效应,因此医疗体系的发展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进行规制,政府应当对一些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力度。

②坚持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医疗服务的供给也是稀缺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现有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于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以效率原则为出发点,对不合理的宏观管理方式和医疗体系内部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

(3)规划重点

针对宁波市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宁波市的未来医疗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是采取适当措施,积极推进现有医疗体系规模的扩大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大胆的改革来改变宁波市医疗应急反应系统效率不高的现状。

3.主要保障措施

(1)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投入。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政府必须负责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投入一定的资金,但往往只是医药费部分,而没有考虑到其他费用,从而造成像结核病等一些疾病在彻底控制上的困难。

(2)加快制定有关的医院收费标准。目前以医药费为主的医院利润构成形式降低了医疗服务的质量,这对医疗体系的正常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尽早出台相关的医疗收费制度,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成本和降低医药成本来促进宁波医疗体系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3)加快宁波市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高的医疗水平必须要靠雄厚的科研基础来支撑,但宁波现在的医学科研基础严重不足,全市尚无具有较高实力的医学科研院所。因此通过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医疗科研体系基础上,实现宁波未来几年医疗科研体系质的飞跃是关乎宁波今后医疗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

(三)社区服务业

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社区服务业已成为宁波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并在社会稳定与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展示了巨大的正效应。

其发展的现状特点可以概括为覆盖范围粗具规模,实际运作渐入轨道,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

1.社区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宁波社区服务业发展迅速,社区服务的规模、配置与档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粗具规模。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纳入创建文明城市和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规划中,通过广泛调查研究,于2001年4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把宁波市的314个居委会调整为146个社区,社区规模平均在2500户左右,其中市级文明社区58个,省级文明社区12个,占社区总数的44%,逐步形成了以区服务中心、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为核心的三级服务网络。各个社区居委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基本健全,实现社区事务公开,财务管理规范,其中市区的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用地合计为74593.92平方米,平均每百户20.43平方米,各社区均配备了电话、电脑等办公设备;现有947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8.2岁,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3%(其中大专以上占23%)。现在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已经形成职业化工作机制,福利待遇稳定,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保率为100%;基本上建立了“10分钟生活服务圈”,提供包括便民商业服务、再就业服务、社会救济服务、科教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体育健身服务、计划生育、卫生保洁服务、社会治安管理在内的60多项服务,初步形成了面向特殊人群、特困人群和面向全体居民提供的两大类共九大层次的服务内容,实现了区域服务与行业服务的紧密结合,社区服务在总体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档次。

设立了宁波社区服务的第一品牌——“81890”,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档次,走专业化道路。“81890”是由海曙区设立的社区服务三级网络体系,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社区服务的专用商标。“81890”的建立使宁波的社区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它提供包括卫生保洁服务、家政服务、再就业服务、科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在内的各种便民服务。与此同时,“81890”坚持热线运作、及时服务和多样化服务的原则,向社区居民开通多部热线电话,所在辖区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就可以通过拨打“81890”获得相应服务来解决,只要系统接受了居民的服务请求后,就会迅速派出相关人员赶赴居民家中提供服务,所以居民愿意把家中的相关问题交给“81890”来解决。另外,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内,“81890”设有专门的查询系统,居民除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查询“81890”提供的服务之外,还可以获取“81890”发布的企业招聘信息、家政服务信息等就业信息,使“81890”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居民获得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服务面的不断扩大,目前,不仅海曙区的居民可以拨打“81890”获得相关服务,江东区、江北区的居民也可以拨打“81890”获得相关服务。

社区活动中心的服务种类呈现多样化。社区活动中心是社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体现社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部分社区现在都有自己的社区活动中心,并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随着社区整体的不断发展,活动中心的软硬件设施也不断得到完善。这些活动中心大都有自己的棋牌室、健身室、阅览室、录像室、聊天阁等,居民可以参与到乒乓球、康乐球、录像、说书、麻将等各项活动中。大部分社区的活动中心提供的服务都是无偿的,部分社区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无偿服务,而对其他人的服务是有偿的,也有一部分社区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少量的低偿服务。与此同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也不断完善,居民的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调查显示,90%的社区设有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服务站。这些卫生服务站的规模不大,一般由2~6名医务人员组成,主要为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门诊服务、保健服务及咨询等服务。辖区内一半以上的居民把一般性的健康问题解决在社区。

随着社区老龄化现象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种类不断扩展,老人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各个社区为老人提供了包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针对于老年残疾的光明服务、老年星光计划、创办老年活动室、救助爱心服务、青年志愿者上门服务、义务党员志愿者结对服务、代为办理各种证件、组织讲座咨询、免收中介费直接或间接提供家政服务等在内的众多服务。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一些社区成立社会专门保障社为老人服务,或为社区老年人建立专门档案,派党员、干部上门听取他们的建议与要求,安装绿色求助灯,提供便民一卡通服务、老年温馨服务卡等系列项目。同时从老年人自身方面出发,利用他们空余时间充裕、活动参与热情较高的特点组建了老年铜鼓队、太极拳队、柔力球队、门球队、歌唱队等体协活动组织或老年艺术团,并针对部分老年人希望继续发挥余热的愿望,组织其参与小区的建设管理,担当信息员、巡逻员、监督员等工作,这样一方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其工作意愿,另一方面为社区建设作出贡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宁波市各社区建设过程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宁波社区发展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81890”的具体运作不规范。第一,服务价格不透明。由于居民与维修人员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工作人员维修完毕给出服务价格后,居民无法判断该价格是否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这就一方面导致部分维修人员漫天要价现象的发生,影响了“81890”的声誉;另一方面也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利益。因此,制订相应的价格标准并使之透明化,应成为“81890”工作的一个重点。第二,维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在执行外出服务时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81890”有时甚至派出未经任何培训的民工上门为居民服务,因此,为使他们在维修技能和服务态度上都能上一个档次,对这批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第三,缺少专职工作人员。“81890”在接受居民的服务请求后,有时并不直接派出相关工作人员,而是打电话到居民所在社区,由社区派人进行维修,这不仅加大了社区的日常工作量,也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四,覆盖面不广。尽管社区居委会设有“81890”查询系统,但少有人问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查询系统的存在。同时,最需要这类服务的老年人却因不会使用电脑而无法获得与之相关的信息。第五,信息更新不及时。“81890”提供的部分信息已经失效,但却不能及时更新,给居民带来很大的麻烦。

(2)社区活动普及面窄。一方面,社区活动经费不足使社区服务无法得到充分发展,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内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有限的社区活动中心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各种需求,其直接结果是使进入社区活动中心的居民会固定在一定的人群内,导致活动中心的参与人数少、居民参与率低现象的发生。同时,居民兴趣的差异性导致社区内有些活动难以开展。另外,新老社区差别较大。理论上,社区活动中心的面积与社区总占地面积之间应达到一定的比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些省、市级文明社区内,活动中心的设施比较健全,活动的档次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在一些老社区内,活动中心的面积小、活动场所少,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其结果是使大量的社区活动都集中在新社区,而老社区则因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兴办各种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