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18674700000006

第6章 杭州高新区(滨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

(三)积极引导,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鼓励传统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和支持传统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传统企业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发挥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指导,加快推进传统企业信息化技术运用步伐,全面提升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积极促进传统与高新产业间的相互接轨和有效嫁接,带动区域经济产业链,拉长块状经济产业链,依托区域内高科技企业和研发基地,积极开发生产与产业链提供配套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特色。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比较优势的领域,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成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向环保型、节能型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传统企业的科技先导意识,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遵循不同产业和产品科技发展的内在联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化建设是“十一五”时期高新区(滨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推进城市化将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起成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功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理界定分区功能和产业布局,不断提高高新区(滨江)城市化水平。

(一)完善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科学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精心设计沿江景观和城市建筑,坚持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通盘考虑,优先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加快铁路以南区域的规划建设,重视专项规划、生态历史保护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别是城市管理、社区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都要形成专项规划。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一城四带,平行结构,沿江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布局上形成“一心、四轴、六片、三基地”的结构,即以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为内容的区级综合服务中心,形成沿钱塘江、江南大道、时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打造西兴、中兴、之江、长河、浦沿、东冠六大居住片,之江主区块、江陵路以东区块和白马湖区块三大研发基地。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合理安排开发强度与模式。通过规划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的创新创业功能、现代服务功能和生态绿色功能,提升城市的集聚效应,努力把科技城建高、建新、建绿。

(二)全力实施重大项目,优化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

加快推进“创新中心”、“农村多层住宅”、“白马湖综合开发利用”、“老街保护”、“沿江生态带”、“文体活动中心”、“居民医疗保障工程”、“商贸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工程,把高新区(滨江)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充满活力的花园式生态城区。

(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按照“完善北片,拓展南片”的要求,继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实施以道路建设为主体、与城市功能相配套、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区主次干道建设,着重抓好滨江水厂、冠山隧道、时代大道南伸等重大工程,全面建成“三化”处理、垃圾处理及供水、燃气、热力、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电力设施上改下工作。深化高新区(滨江)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协调江南城中与萧山区的发展关系,满足分区各项功能的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保护与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城市管理,建设绿色滨江

坚持“重功能、重环境、重管理”的指导思想,通过组织体系、管理方式以及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效管理和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管办、管建、管养分开。加强市政、绿化、环卫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青山碧水,实现发展与环境共生、共融、共长,创建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全面实施《杭州高新区(滨江)生态建设规划》,细化生态区建设具体目标任务,在全面完成省、市任务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达到生态区要求,完成80%社区(村)的生态社区(村)的生态建设创建。

(五)打造现代化新型社区,加快提升城市化内涵

在“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科技新城目标,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化管理和安全、亲切、舒适、文明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不断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社区各项设施,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提高社区品位,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产业化,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全面推动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农村管理模式向社区管理模式的转变。

六、加大“开放带动”力度,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以招商引资为战略重点,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为核心,积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外贸持续稳定增长;以扩大进口、引技、引智等为路径,不断汲取国内外的高级要素资源;以技术导向型海外投资为主,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加强招商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与水平

“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的预期目标为:合同利用外资以10%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五年累计达到36亿美元左右;实际利用外资以15%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五年累计达到20亿美元左右;协议引进内资以15%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五年累计达到380亿元左右;实际引进内资以15%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五年累计达到230亿元左右。

1.优化利用外资模式,大力引进大项目、高质量外资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在引进外资中的比重,实现利用外资与产业技术升级和优化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以民引外”工作,引进具有品牌、管理、网络、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合资合作,形成“以民引外、以外促民、优势互补、内外互动”的发展格局。要实施大项目招商战略,着力引进一批能形成产业集聚和具有较大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和基地项目。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省内外知名企业的集团总部和跨国公司的区域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大项目对产业发展的集聚和拉动作用。

2.以实施“产业链”引资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利用外资工作

以产业关联和产业匹配为基础的“产业链”引资方略适应了当今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布局的最新发展趋势。而这一引资方略恰恰也适合高新区先进制造业较为发达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集群较为完善的优势,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发达的电子信息等专业化产业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外资,使引资工作有新的突破。为此,要发挥高新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实施有针对性地产业链招商。加强对行业的研究分析,获取主要行业企业的投资发展动向,选择行业前列企业,有针对性的登门招商。

要根据现有主导产业企业的产业配套状况,加强对产业上下游项目的招商,重点抓好增资项目、配套厂家的引进等。

3.拓展引资领域,把服务业作为引资的新增长点

把服务领域利用外资作为新的增长点,优先推进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的招商引资,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积极尝试房地产领域引进外资,提升城市建设品位。

4.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切实建立符合国际惯例,运作高效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营造政策“洼地”,保持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优化配置招商资源,完善招商工作机制,提高招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着力培育发展信息、咨询、评估市场调查等知识型、科技型中介服务体系,提高中介服务企业对生产型外资企业的服务质量。进一步健全包括招商服务、建设服务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一条龙服务体系。

(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十一五”期间要保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使高新区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核心基地。二是优化传统产业出口产品结构。促进传统产品出口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不断提高出口的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提升“自营出口”比重,提高企业介入国际竞争的层次与出口产品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获取更多贸易利益。“十一五”期间,预期“自营出口”以15%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五年累计达到74亿美元左右。四是以软件外包为切入点,大力承接跨国公司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国际外包业务,或纳入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网络,提升区内企业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2.扩大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发挥进口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科技交流,推进滨江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口产品要为未来的高新产业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持,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留学生作用,开发留学人才资源,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进一步提高滨江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3.健全维护贸易公平应对机制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建立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健全外贸监控体系,提高处置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三)以技术导向型投资为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

有步骤地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是提高区域经济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层次、带动区域贸易的重要途径。根据高新区的发展特点,“十一五”期间,要积极鼓励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为首要目的的技术导向型境外投资。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采取投资办厂、控股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发国际市场,获取技术与产业信息,汲取国际资源。加快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切实保障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

七、深化体制创新,再造体制优势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以要素市场的发育为支撑,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地方法规完善为条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再造体制优势。

(一)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制度环境

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惯例和WTO的要求,切实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实现国民待遇,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要素市场。大力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人才、技术、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和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事务、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充分利用宏观金融体制改革环境和入世契机,积极发挥发展以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的地方资本市场,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突破企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制约;深化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转体制改革,实现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企业制度完善的有机结合。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法规、信用道德和信用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经济户口为依托、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运作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发挥政府在建构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模式创新

1.继续转变政府职能

切实解决好各级行政主体“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职责,强化科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边界,明确其职责范围,避免因分工不当、责任不明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实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和建设项目招标制度,规范公共财政制度。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调控监督和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