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修养导论
18676100000022

第22章 人生是在交往中度过的(4)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吸引所包括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比如,兴趣、爱好、性格、信念、价值观等的相似是一个方面;行为动机、处世态度、追求目标等又是一个方面;行业、职业、专业也是一个方面。所有这种相似都能够导致吸引。情投意合的人容易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总之,人们喜欢同自己相似的人,人们总是从相似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总是以自己的模式去寻求和要求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为了验证相似性在建立友谊中的作用,设计了一个实验。纽科姆让互不相识的17名大学生住在同一间很大的宿舍里。这里同其他宿舍没有什么两样,仅仅是征得大学生的同意,接受纽科姆的定期询问。纽科姆对大学生的亲密化过程进行了近4个月的追踪研究。实验前调查了他们的态度,然后调查哪个同哪个结成朋友,陆续让这些学生自由选择同室的朋友。

结果发现在见面的初期,多是与住在自身近旁的人成为好伙伴,后来,随着时间的延长,态度的类似逐渐成为互相吸引的主要因素。

而且学生对朋友与自己相似点的评价远远超出了实际情况。由此可见,相互间一致性的发现和增加,会增强彼此的吸引力。拜恩和埃温还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了上面这个结论。他们按相同的和不相同的态度把学生搭配起来,然后让学生们出去进行一次半小时的约会,约会后测量相互喜欢的程度。结果表明,相似性的确与喜欢有联系。

有的研究者指出,类似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背景是决定喜爱或选择他人的重要因素。许多实验显示,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类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选择他人的条件。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1955年在研究最好的朋友时指出,个人所指出的最好朋友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政治主张、宗教信仰、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看法比较一致的人容易谈得来,在感情上较为融洽,容易成为好朋友。

为什么相似性能导致吸引?心理学家讲了很多理由。笔者最认同的是这一条,即相似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这种感受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心有灵犀一点通”,喻指恋人或朋友彼此心领神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双方的心相互吻合,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这是“同一体”。鲁迅对朋友要“以同怀视之”,怀者,胸怀、心怀也,“同怀”无疑可视为“同一体”。亚里士多德说:“朋友是第二个自己。”不难理解,“两个自己”也是“同一体”。这就是相似吸引的根本理由。

五、互补吸引

与相似吸引相对应的是互补吸引。双方的兴趣、爱好、性格等不一致,在某种情况下也能够互相吸引。

《孟子·滕文公上》云:“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假若把土地截长补短,拼成正方形,每边之长也将近五十里,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这里的“绝长补短”,即“截长补短”,原意为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

比喻事物长短相济,以多余补充不足。《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云:“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意思是说,事物本来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也一样。所以,善于学习者能够借用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

《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本来尺比寸长,但在某种情形下就会显得短;本来寸比尺短,但在某种情形下就会显得长。人和事物都是如此,在这方面显示出特长,在那方面又表现出局限。所以,在民间就流传有“取长补短”一说。每一个人都要吸取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西方心理学家对互补吸引也有许多研究。人们需求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当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够互补时,就能产生互补吸引。

心理学家凯利和西保曾经观察了大学生在迎新会上如何与人交往的情形。大学生初次见面时,先经过一些试探,作一番整体观察,然后,找一些话题与人交谈。如果交谈中彼此发现对方具有魅力,便继续交往下去;如果对方的谈话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或者不符合自己在交往之前对对方的估计,就会退出交往的圈子。凯利和西保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裨益,彼此有友好意愿,或者在某些方面能够进行互补时,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持。

罗伯特·温的一项实验对已经订婚和已经结婚的若干对青年的个性特征作了详尽的考察,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人们往往选择那种具有与自己的需要和特征不同的人,而那种需要和特征能够补充自己的需要和特征。研究表明,支配型的人和依存型的人能够相互合作,并由此提出了“要求的相辅性”观点。这实际上是一种“取长补短”的观点,这种观点为西方心理学家所推崇。

心理学家克切霍夫和戴维斯等人,访问了大学生,研究从朋友到夫妻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在初交时,外貌因素、距离因素和社会资源(如经济地位、职业、学历、文化背景等)都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在结交以后两人的态度、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相似显得更为重要。在前期的友谊和婚姻阶段,双方在人格特质上的互补,在要求上的互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双方均有互补的需要,而又各自从对方获得需要的满足,如此形成彼此相依的情形,便会增加人际吸引力。

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认为,人际间人格特质的互补是吸引双方相爱的主要原因。进而有人提出了“匹配选择的筛选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发展恋爱关系中,存在着许多筛选器。主要有:一是社会学和人口统计学方面的一些变量,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年龄等;二是恋爱期间相对的价值观的一致性;三是恋爱期间需要的互补性。在恋爱婚姻关系中互补性的作用,争议较多。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个性的互补,是导致人际吸引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一个根本的原因。只有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致性,才会导致真正的吸引。

第五节 人际吸引的根本性因素

上面已经探讨过人际交往相互吸引的一般性因素,如外貌、言语、才华、相似、互补等。我们继续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际吸引当中,根本的吸引因素是什么?

我们知道,青年人的交往已经不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互依恋,而是突出了价值和道德等意识的作用;也已经不全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相互影响,而是突出了交往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因此,青年人的交往就自然地凸现了人格问题。

青年人对人的认识不同于童年和少年,已经不再停留于对外部特征的感觉和知觉,而是趋向于对内在本质的认识和判断。青年人对人的认识,正在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认识过程。青年人认为,如果没有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没有认识一个人的人格,就不能算真正认识和理解一个人。

青年人对自身的要求也已经不满足于外貌的美化,而是着力于增加自身的魅力。青年人懂得,要增加自身的魅力,主体自身的努力是富有成效的。首先,主体自身需要合理利用已经有的条件,并创造新的条件。在交往中,美貌固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魅力因素,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美貌的魅力作用会逐渐减弱,而性格、品德、能力等因素的魅力作用会逐渐增强。正如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所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

显然,心灵的美化比外貌的美化,更可以增加一个人的魅力。其次,需要合理地接受他人,并掌握交往的分寸。在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接近才能相互了解和熟悉。人的气质、性格、品德、能力等因素,只有在相互熟悉的人之间才能表现出来。再次,要增加自身的魅力,需要表现真实的自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不仅是在交流某种信息或处理某种业务,而且是在有意无意地表明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明对世界的某种认识和评价。总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也表明了各自的人格倾向。交往的能力和效果依附于一定的人格。因而,人格状态如何对于交往的结果必然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格的魅力,关键不在于表现得完美无缺,而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指人作为自由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真实自然的自我表现。这里所强调的真实自然,是指一个人表现自己本来的面目,即表现自然流露的、表里如一的自我形象。综上所述,人际吸引当中根本性因素是个体的人格吸引。人格吸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

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别人就是要在心理上承认别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承认别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把别人看成同自己是平等的。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包括自尊和尊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重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人就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情感的接受、利益的维护、处境的体谅等等。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与人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相互尊重是交往中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际交往作为双方互动的过程,不能完全围绕自我展开。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同情、相互爱护、相互体贴,这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没有这种思想和感情,就不可能在行为上对人有尊重的表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尊重他人的独立性,承认他人的平等地位。在交往中,要尊重和承认对方的自由主动性。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权益、意图和感情,而执意要改变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为什么需要增强自由平等的意识?因为任何人都有渴求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的尊严,不顾他人的尊严,最终他的自我尊严也会失去。人需要有尊严,但切不可唯我独尊。所谓人的尊严,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确认;它是人由于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一种自尊的情感。如果这种尊严感普遍地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情感之中,就会成为形成新型人际关系的心理保证。具有这种尊严感的人,能够推己及人、尊重他人,能够自觉作出符合人的尊严的行为选择,从而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真诚、守信、追求真理、反对邪恶等特征。相反,一个缺乏这种尊严感的人,与人交往时,就不懂得尊重他人,以至于常常做出有损于他人人格的行为来。

在人际交往中,要表现出人格魅力,就必须坚持尊重原则。在人际交往时,既要认同对方的优势,又不鄙视对方的弱势;既不居高临下,又不唯命是从。自尊与尊人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状态。

二、理解

俗话说:“金玉易得,知己难求。”所谓知己,即指能够理解和关心自己的人。相互理解是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必要条件,否则,交往和沟通就会形成障碍。人总是不愿意与“说不灵清”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理解不等于相同。就人际交往而言,一个人不仅要细心了解他人的处境、心情、特性、需求、难处等,而且还要根据彼此的情况,主动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给他人以关心、帮助和方便,多为他人着想,处处体恤他人。不要把自己不爱听的话送给他人,也不要把自己反感的行为强加于人。

要做到理解就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将心比心地去领会他人所作所为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完全是因为彼此间的思想分歧、利益碰撞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彼此不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如果一个人遇事只想到自己,只凭自己的感情用事,不懂得体恤他人,那以,肯定会造成与他人的关系不融洽。

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心理互换。美国广告界的传奇人物曼宁曾经说过:“要想赢得竞赛,你还需要具备更多的条件。你必须懂得成功的诀窍,并把它贯穿到你整个人生之中。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诀窍呢?那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这就是心理互换。

心理互换要求人们培养和提高同感的能力。人是情感的动物,人际交往势必包括人际关系的情感方面,人对人的知觉和理解因此也势必包括对他人情感的知觉和理解。知觉和理解他人的情感,不能单靠理性的思维,还必须进行感受和体验。个体感觉他人的感觉,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同感。一个人的同感能力强,就能缩短与他人的心理距离,从而增进人际交往的密切关系。

三、相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其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个性和行为习惯。因此,人与人在相处中彼此应该多一些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才会创造一个大家共有的和谐气氛与宽松环境。

容人者,人容之,必然朋友众多。心胸宽广,豁达大度,方能容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其结果只能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