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于2007年组织成立“生活质量政策小组”,以研究政府将如何提高国民幸福感。卡梅伦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应该承认生命中重要的东西远不止金钱。现在,我们不能再只是看国内生产总值,而应该对普通幸福感给予重视。”一位人间的记者采访了梦中的上帝。记者问:“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上帝答道:“他们活得好像永远不会两手空空地死去,死得好像从来没有幸福地活过。”记者陷入了深思。
梦中的上帝提醒人类:不要为那些身外之物忙碌一辈子,重要的是要幸福地过好自己的一生。
现在,人们对财富的迷恋是前所未有的。不少人认为,只要有财富,就会有幸福。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聚敛财富,好像人的最终目标是将财富最大化。一种新的思维告诉人们:人的最终目标,不是将财富最大化,而是将人的幸福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有效手段。
新经济学则认为,人们是否幸福,取决于很多与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人不是一种纯经济的动物,而是一种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在财富相似的情况下,两个人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幸福感截然不同。一个人在财富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生活方式,同样可以增加幸福感。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对“怎样增加幸福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现有五种因素可以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一、影响幸福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2007年7-8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将幸福快乐作为国家目标》的文章,作者为着名经济学家、英国上议院议员理查德·莱亚德。理查德·莱亚德说:“在过去50年里,尽管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平均快乐程度一点儿也没有增加。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快乐得多,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总是名列前茅。这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互之间更加信任。在英国和美国,相信‘大多数人可以信任’的人数在过去50年里减少了一半。如果我们想变得更快乐,就需要一项不同于过去50年的新战略。我们需要把人际关系摆在第一位。”
财富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但它只能帮助人们提高到某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人们会发现,他们最需要的并非更多的财富,而是更多的情谊。这种情谊就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形成的友谊。友谊是人世间最美好而宝贵的东西。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代大诗人李白形容友谊比金贵比渊深:“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着名作家薄伽丘认为,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俄国着名诗人普希金说:“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
现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日本现代着名学者池田大作说:
“人的一生没有比朋友更重要,没有比友谊更美好的了。”
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纯洁而美好的感情。它是在情感上相互依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友谊在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的人不能没有友谊,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人群,离开了朋友,他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在精神上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友谊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力量和幸福。英国着名学者培根曾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关于友谊在人生幸福中的价值和作用,历史上很多学者曾作过很好的阐释。亚里士多德曾说:“如果想做最幸福的人,这是出于其自身善良悦人的天性,其友人亦如是,有一个挚友则必然是其愿望之一。渴望得到的必须得到,否则便成为缺憾,因此,向往幸福的人需要品格高尚的挚友。”伊壁鸠鲁认为:“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中,以获得友谊为最重要。”
一个人在一生中,有许多事单靠自己是做不成的,真挚的朋友能够帮助你。所以古人说:“朋友是第二个自己。”一个人的事业需要得到朋友的支持,一个人的心灵需要得到朋友的慰藉。友谊是联结人们心灵的纽带。在没有友谊的地方,人的感情会变成一片空白,这个世界便成为一片荒芜。生活中有许多无助和痛苦,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没有成功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友好的情谊。从这个意义上说,友谊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支持和慰藉。
在现代社会,人们都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生活,每一个人都有获取群体中他人支持和肯定的愿望。因此,群体中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会使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这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和重视的重要体现,朋友、同事、亲人等的支持能够提高个体融于群体的程度,并能够增加个体的正向情感,进而使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快乐感和幸福感。反之,缺乏朋友、同事、亲人等的支持和认可,会使个体产生较多的负向情感,因而也常常被快乐感和幸福感拒之门外。
积极的自我期望和社会认同常常会使个体产生较强的幸福感。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需要交流、沟通,社会性的交往可以帮助个体去除许多负性情感,并增加许多积极性情感。
幸福感以个体的感觉为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幸福感只是个人资源。在一个好的群体中,幸福感可以成为一种共享性的精神资源。幸福感是可以独享的,又是可以与人分享的,这正反映了今天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境况,个体性和公共性的生活空间都在同时扩大。
人们怀着希望的心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在学业、职业、事业的追求中,享受生活,呵护生活。每当有了成就,就去找亲朋好友聚会谈心,深表谢意,分享快乐,分享阳光;每当有了压力,就去找亲朋好友交流情感,放松心情,以减释自己身上的重负。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发生着联系,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使自己有一个愉快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换位思考,才可能进行有效沟通。尊重别人换回被人尊重,因而关系融洽。有了好的人际关系,事情就容易办得好,心中就快乐。其实,快乐是我们送给自己的最宝贵的礼物。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三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自得、知足这三者,包含着人与人的互助、人与人的谅解、人与人的比较,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去想、去做,内心的空间就会扩大,快乐就会与自己常相伴。一个人快乐的程度与其内心的空间是成正比的。
自然界有些现象可以引起我们的联想。养鱼爱好者都知道日本鲤鱼所具有的神奇之处: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它只会长到两三寸长;如果你把它放入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它就能长到六寸至一尺长;如果放进大一点的池塘,它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把它放进大湖之中,让它不受限制地充分成长,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达三尺。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鱼缸、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人的快乐程度与日本鲤鱼的成长非常相似。不过,对于人类而言,影响我们快乐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有不断扩展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快乐才能不断增加。对于名誉地位和物质财富的过分追求势必挤压内心的空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调查报告表明,对名誉地位和物质财富具有强烈渴望的人是最不幸福的。正如达尔文所说:“名誉、地位、财富等等,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二、健康是人的幸福的物质基础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它是延长人的寿命和获得人的幸福的物质基础。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
幸福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而人的生命存在是幸福存在的前提。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续本身也就具有了实现幸福的重要意义。人的生理健康,即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育良好,各个系统部位处于良性工作状态,整个生理机能运行正常。这种生理健康常常可以用生理指标来表示和衡量。
人的身体是由有关的各种“部件”构成的,是由骨骼和血肉组成的。人的眼、鼻、口、耳、手、足和各种器官分工精细,合作密切,和谐完美。如果一个人的单项“部件”都健全而健康,我们就会因身体的健康而感到满意、舒服和幸福。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件”患了病,受了伤,我们就会感到不适和痛苦。可见,人的幸福与人的身体这个特殊物质基础是密不可分的。
1948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写道:“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这里明确地把人类的健康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因素联系起来。人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身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心理健康者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心理健康者可以促使生理上的疾病更快痊愈,相反,不良的心理状态,肯定会影响生理的健康。
随着历史的变迁,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还发现人的健康不仅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而且与人周围的社会因素有关。人是高级的动物,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在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时,对各种物质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应加以综合考虑。
现代人越来越认识到要得到健康与幸福,一方面,要重视提高生理素质,以预防各种疾病;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提高心理素质,以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剧烈变革,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摩擦日益增多,心理负荷与日俱增。注重发展、竞争的社会环境也显得多元、多变、多彩、多险。
21世纪并不全是流光溢彩、鲜花簇拥的世纪,也会有险峰突起、灾难骤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遭遇逆境、挫折、苦难、不幸。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被逆境阻挡,被挫折征服,被苦难压倒,被不幸打败,就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生命意义的感受。
人生的道路并非平坦笔直,获得幸福的道路也不是畅通无阻。人生有顺逆之分,幸福的取得也有难易之别。但不论在何种处境,人们都不应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在顺境中,人们可以心情舒畅地得到幸福;在逆境中,人们依然应当坚忍不拔、矢志不渝地追求幸福。我们争取处在顺境中,但也不必害怕面临逆境。逆境能砥砺人们的意志,激发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历史上许多成功人物的奇迹都是在逆境中出现的。越王勾践在国破家亡之后,身处逆境,卧薪尝胆,用艰苦的生活磨炼自己的意志,结果十年后一举灭吴。
顺境有利于人们正常发挥自己的才能,顺利地得到幸福,但也容易使人们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思进取,就此停顿。逆境会给人们带来障碍,会影响人们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顽强的意志,奋力拼搏,也许能够使人们的能力得到超常的发挥,结果能够获得更加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凡是从逆境和困厄之中奋起,取得杰出成果的强者,其幸福是何等的令人羡慕啊!
在人生的征途中,在幸福之路的行程中,会遇到各种形式的挫折,必须战胜挫折,才能赢得胜利,获得幸福。凡事不能企求一帆风顺,人生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不论遇到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挫折,都要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唐代鉴真东渡,屡遭挫折。第一次东渡,正准备从扬州扬帆出海时,不料被人诬告与海盗串通,东渡未能实现。第二次东渡,刚一出海,就遇到了狂风恶浪,船只被击破,东渡告失败。第三次东渡又遇挫折。第四次东渡因遭阻拦,也未成功。第五次东渡,遭受挫折最为惨重。鉴真一行35人从扬州乘船东渡,船入深海不久,就遇上特大台风,船只受风吹浪涌漂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停泊三个星期后,鉴真再度入海,不料误入海流。这时,风急浪高,水黑如墨,船只犹如一片竹叶,一会儿被抛上小山高的浪尖,一会儿陷入几丈深的波谷。这样漂了七八天,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每天只靠嚼点干粮充饥。在干渴难忍时就喝点海水,这样苦熬了半个多月,最后漂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崖县,才侥幸上了岸。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里,又回到了扬州。
一路上几经危难,鉴真身染重病,以致双目失明。鉴真东渡,五次遭遇挫折,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愈挫愈勇。他重新训练了船工,做了充分的准备,毅然进行了第六次东渡,船队终于冲破了东海的惊涛骇浪,鉴真以66岁高龄成功地到达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