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8677100000022

第22章 异常心理的基本症状(3)

2.注意涣散

注意涣散(aprosexia)为主动注意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降低所致,患者的注意可以很快活跃起来,但难于集中和保持较长时间。多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以及儿童多动症和过度疲劳。

3.注意减退

注意减退(hypoprosexia)是指患者主动注意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均减弱,注意的范围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着下降。多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4.注意狭窄

注意狭窄(narrowing of attention)是指患者把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不能再去注意其他的事物。既有主动注意范围缩小,又有被动注意减弱,患者表现十分迟钝。多见于朦胧状态、痴呆和癔症患者。正常人对事物缺乏兴趣或疲劳时也会出现注意狭窄的现象。

5.随境转移

随境转移(distractability)主要指患者被动注意的兴奋性明显增强,稳定性降低,注意对象多变。表现为患者注意力难以固定在一个对象上,极易为外界事物所吸引。这种症状大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

四、记忆障碍

记忆(memory)是既往事物与经验的重现,是在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过程。识记是记忆活动的开始阶段,是通过反复感知,事物或经验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保持是把识记过的内容贮存在脑内,使痕迹免于消失的过程。再现是提取脑内已有痕迹的过程,有回忆和再认两种再现形式。其中,再认是现实刺激与以往痕迹的联系过程;回忆是痕迹的重新活跃和复现。

在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记忆基本过程中出现减弱、抑制和破坏,不能重现痕迹,称为记忆障碍。临床常见的记忆障碍大致可分为记忆量和记忆质两方面的障碍。

(一)记忆量方面的障碍

1.记忆增强

记忆增强(hypermnesia)是指病态的记忆增强,即患者对病前久已遗忘的、不重要的琐事能够重新回忆起来,甚至细节都回忆得非常清楚。例如,小时候曾与一个同学吵架,那个同学当时说了自己什么,是怎样的表情,甚至周围人的议论也都记忆清晰。常见于躁狂症、强迫症、抑郁症和偏执型精神分裂。

2.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hypomnesia)是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过程的普遍减退,临床上较多见。轻者为近事记忆的减弱,如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严重时远事记忆也减退,如回忆不起个人经历等。可见于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正常老年人。

3.遗忘

遗忘(amnesia)是指患者部分或完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主要表现为回忆的障碍。遗忘症有不同的表现:①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如脑震荡、脑挫伤的病人回忆不起受伤后一段时间内的事。②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震荡、急性意识障碍。遗忘持续的时间与脑外伤的严重程度成正比。③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再认和回忆方面的困难,主要见于老年期痴呆症患者,同时也可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情感淡漠。④遗忘综合征(amnes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Korakov"ssyndrome),包括定向障碍、虚构和近事遗忘三大特点。下丘脑,尤其是乳头体附近的病变可产生此综合征。常见于慢性弥漫性脑病患者,如老年性痴呆、麻痹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脑肿瘤等。⑤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又称界限性或阶段性遗忘,指病人在应激或某种心因作用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情境经历的遗忘,这些情境包括急性创伤性情境,或病人不愿回忆或谈及的情景,一般与患者的不愉快情绪或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等痛苦体验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当患者接受催眠之后,被遗忘的经历或事件可能会被重新记起。多见于应激状态或癔症。

(二)记忆质方面的障碍

1.错构

错构(paramnesia)是指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2.虚构

病人以一段虚构(confabulation)的事实来填补他所遗忘的那段经历,其内容生动,带有荒诞色彩,常瞬间即忘。这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性症状之一,也可见于中毒性精神病及麻痹性痴呆患者。

3.似曾相识症或旧事如新症

似曾相识症(déjà vu)是指患者对从未感知过的事物或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有一种曾经经历过的熟悉感;而旧事如新症(jamais vu)是指再次感受早已熟悉的事物或环境时,仍有一种初次体验的陌生感。两者都是再认和回忆的障碍,常见于癫痫。正常人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感觉,但能够很快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4.潜隐记忆

潜隐记忆(kryptomnesia),又称歪曲记忆,指患者对不同来源的记忆混淆不清,相互颠倒。潜隐记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别人经历过的事回忆为自己实际发生过的事;另一种是把实际上是本人经历过的事物回忆为是听到、看到或读到过的事物。

五、智能障碍

智能(intelligence)也称智力,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多种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心理活动,它与感知、记忆、注意、思维密切相关,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则是衡量智力的重要标志。根据所表现能力的不同,可将智能分为:①抽象智能,指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和符号的能力;②机械智能,指理解、创造和运用机械的能力;③社会智能,指在人们相互关系和社会事件中采取恰当行动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反映出来。临床上常常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与操作,了解患者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判断力、一般常识的保持计算能力、记忆力等,对智能是否有损害进行定性判断,对损害程度作出粗略判断。另外,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方法计算智商,对智能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智能障碍(disorder of intelligence)可分为精神发育迟滞与痴呆两大类型。

1.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造成发育受阻或不全,使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2.痴呆

痴呆(dementia)是指由于慢性或进行性的大脑疾病导致的综合征,其中包括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紊乱,涉及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等众多方面。痴呆患者的意识一般清晰,其控制能力、社交行为或动机的衰退常与认知损害相伴随,偶尔会早于认知损害。在临床上,可将痴呆分为:

(1)全面性痴呆:大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伤,所以痴呆涉及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全部精神活动。患者的人格改变较突出,对自己的状况缺乏自知力。可见于阿尔茨海默病。

(2)部分性痴呆:大脑的病变只侵犯脑的局限部位,患者只产生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削弱和分析综合能力困难,人格基本保持不变,有一定的自知力,定向力完整。可见于血管性痴呆。但是当痴呆进行到晚期时,很难区分究竟是全面性的还是部分性的。

六、自知力

自知力(insight)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即病人是否能识别或发现自己有病,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有何病态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病理病态称“有自知力”,认为自己的精神病理状态不是病态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为“有部分自知力”。

临床上判断有无自知力有四条标准:①患者意识到出现别人认为异常的现象;②患者自己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异常的;③患者认识到这些异常是自己的精神疾病所致;④患者意识到治疗是必需的。通常,神经症患者的自知力均完好,而精神障碍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损害,因此常常否病拒医。自知力丧失与否在临床上是判断精神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完整程度及其变化又可作为判断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好转或痊愈的标准之一。同时,它对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自知力完整的患者能够主动服药,治疗依从性好。若自知力恢复不完全,常表明精神病缓解不完全,以后很可能会复发。

七、定向力

定向力(orientation)或称定向能力(capacity of orientation),指个体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有两方面的内容: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具体包括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认识;②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年龄、职业及当时自身状态的认识。

对周围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即称为定向障碍(disorientation)。常见的定向障碍有:①时间定向障碍,即对时间缺乏正确的认识;②地点定向障碍,对地点缺乏正确的认识;③双重定向,病人认为他同时处于两个不同的地方。例如,患者声称他在家里,同时又说这里是医院。这两种不同的判断往往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是错误的,带有妄想性质的判断。

定向障碍一般在大脑器质性疾病中较为常见,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有定向障碍的人不一定存在意识障碍,如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人,会在短暂的时间内丧失定向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人物和地点的定向障碍,而双重定向是精神分裂症带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另外,注意障碍和严重记忆障碍可引起定向障碍,理解判断障碍也可影响定向力。

第二节情感障碍

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以及相应的内心体验。当人们在感知事物时,无论是对内部的感觉,还是对外面世界的感知,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态度和表现,如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声音表情等。这些喜、怒、哀、乐、爱、憎等体验和外部表情,总称为情感活动,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情绪(emotion)和情感常常被看作同义词,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低级的,主要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则是高级的,主要与个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并有一定强度,伴有机体生理上的变化;而情感较为稳定,强度一般较情绪低,为人类所特有。当然,情绪与情感都是同一类心理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融为一体。

心境(mood)又称心情,是指人们的情绪活动和内心体验的一种较持久、强度不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

情感障碍必定涉及情绪和心境。临床上常见的情感障碍可分为三类: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和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情感性质的改变是指在患者的精神活动中占据显着优势地位的病理性情绪状态,其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客观刺激的性质不相适应,如极度的兴奋或害怕,对患者的思想和行为可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整个精神都染上该类情感色彩。正常人在一定的处境下也可能表现出这些情感反应,但当情感反应不能依其处境及心境背景来解释时即可判断为精神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情感高涨(elation):指情感活动显着增强,自我感觉良好,心境特别愉快。表现为喜欢与人接近,表情喜悦开朗,语音高昂,好夸大才智,或傲慢自负,盛气凌人,且其乐观情绪具有很大感染力,可使周围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情感变化与环境保持联系,但稳定性差。多见于情感性疾病的躁狂症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欣快(euphoria):指在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及麻痹性痴呆等疾病时出现的、不易为他人理解的、自得其乐的情绪高涨状态。患者虽然乐哈哈似乎十分满足和幸福,但其表情却给人以呆傻的感觉。患者本人说不出高兴的原因,而且表现的内容也比较单调刻板,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

(3)情感低落(depression):又称抑郁,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自我感觉不良,情绪异常低落,心境抑郁。患者表情忧伤,言语减少,动作迟钝,缺乏活力,不与人交往,对自我才能估计过低,意志减退。常常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自杀观念和自伤、自杀行为。通常情感低落时会伴有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如食欲减退或缺乏、失眠等。多见于各类型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