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8677100000051

第51章 心境障碍(2)

(二)双相心境障碍

双相心境障碍(bipolar mood disorder)又称躁狂抑郁症,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临床上单纯的躁狂症极为少见,因此躁狂发作应视为双相情感障碍。20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地区及台湾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双相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双相心境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终身性疾病。由于抑郁相在前文中已有阐述,因此本节主要描述躁狂相的有关特征。

躁狂的典型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以驾驭等现象。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此时病人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从而与他人发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

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称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注意力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躁狂症病人各种活动中都显得不会疲倦,活动过度,凭感情冲动行事,并且不顾有无危险。在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谵妄性躁狂。

躁狂状态患者一般存在所谓的“三高”症状,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另外还伴随一些躯体症状。

1.情感高涨

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异常地美好,自己感到无比地幸福和愉快。

既往经历坎坷的患者,此时感觉“人间无烦恼”。患者表现整日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对周围的人有感染力,常引起共鸣。有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患者可因生活琐事或要求未满足而生气、激动,甚至暴跳如雷。此种情绪持续时间短暂,患者又转怒为喜。起病较急的患者,情感高涨的体验和表现不明显,而以易激怒更为突出。

2.思维障碍

主要表现为思维奔逸、夸大观念或妄想。患者自觉“脑子变聪明了”,“舌头和思维赛跑”,说话声调高亢、滔滔不绝。思维联想加速、内容丰富,新概念不断涌现,有的患者出现音联(音韵联想)、意联(词意联想),如“敲木鱼,哚、哚、哚;发大财、财气冲天、财华出众……”。注意力不集中,常随境转移。

患者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下,自感精力充沛,才思敏捷,常过高评价自己的学识、地位等,可出现夸大观念,严重时发展为夸大妄想,但内容多接近现实。有时可同时伴有关系妄想或被害妄想,持续时间短暂。

3.意志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时患者精力异常充沛,且兴趣广泛,活动明显增多,但做事缺乏计划性,虽终日忙碌不停,却常常是虎头蛇尾。患者好热闹,主动与人交往,爱管闲事,好提意见,打抱不平。行为轻率不顾后果,如有时狂购乱买,花钱挥霍。有时患者很注重打扮,举止轻浮且喜与异性交往。病情严重时也可出现攻击或毁物行为,自知力多丧失。

4.躯体症状

患者自感睡眠需要减少,可整夜不睡或只睡2~3小时,而次日精力仍异常旺盛。

一般食欲及性欲增强,但因体力过度消耗,患者体重多有减轻。有的患者可有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心率加快、便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

个案12‐3

双相心境障碍

Mrs.M.在17岁时就开始遭受抑郁症之苦,这使她有好几个月不能学习……33岁时,她在生第一个孩子前不久,就有严重的抑郁症。她曾经有短暂的严重抑郁,4天里显得迷迷糊糊。孩子出生后约一个月,她就变得“兴奋”起来,签署了一张为期一年的公寓租约,买了家具,借了很多钱。之后Mrs.M.又出现了短暂抑郁,而且再次回到先前住过的医院。几个月后,她恢复了正常,并维持了约两年时间。

之后,她变得过度活跃,精力充沛,不断访问朋友,向他们大讲她的生意经。她买了很多衣服、家具,抵押了她的首饰。为此,她再次回到医院。她的躁狂症状逐渐减退。但4个月后她因受到指控,在一段时间里又出现了轻度抑郁,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再次出现过度活跃的症状……与平时的习惯相反,她经常大声诅咒,在不属于她的俱乐部里制造混乱,而且提出离婚诉讼。在她第二次承诺去医院的前一天,她买了57顶帽子。

在过去的18年里,该患者已经进出医院多次,偶尔,在抑郁症发作时期,她会回到医院要求住院。在这段时间,她抱怨自己“大脑无法工作”。她也会说:“我没有精力,不能做家务。我使一家人情绪低落,我虚度时光。除了我本人,没有人谴责我。”但在躁狂发作期,她却给一位越来越受其爱慕的医师发出了这样一封电报:“寄:你;街道与号码:各地;地址:保持平静之处!尽管我们尽最大努力,但上帝的意志不能违抗!我对我们的所有感到抱歉。勇敢地去,即使因此而遥远。是的,亲爱的——来自‘慷慨的招呼’。慷慨就是要慷慨地做、慷慨地想、慷慨地活着以及慷慨地呼吸。这需要清洁的空气。

我的兄弟,在女孩需要的时光里,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一个曾经拥有最好灵感的人。”

(资料来源:刘毅编.变态心理学,2005)

另外,在单相和双相型的抑郁期,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和植物神经系统体征。

患者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思维、语言及一般动作的缓慢,甚至会发展到抑郁性木僵的地步,此时所有自主动作完全消失。约有15%的抑郁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二、发作形式

躁狂发作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而抑郁发作多为慢性起病,常先有失眠、躯体不适、食欲减退等现象。若是精神因素诱发的抑郁发作则起病较急。发病尚与季节有关,躁狂发作多为春末夏初,抑郁发作多见于秋冬季节,个别患者无季节性。心境障碍发作可表现单相或双相形式。近年来报道单相发作非属罕见,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约占10%。

抑郁症的患者仅有抑郁发作。

心境障碍初次发病年龄以16~25岁者居多,占47.5%,躁狂发病年龄通常较抑郁早,女性发病较男性早。病程为发作性且有复发倾向,单相抑郁(或躁狂)发作或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部分患者每年均有发作,间隙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一般发作次数越多或年龄越大,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病期持续时间越长。

第三节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标准

1.根据CCMD‐3躁狂状态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学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怒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联想加快;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鲁莽行为;

⑦睡眠需要减少;

⑧性欲亢进。

(2)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4)排除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2.根据CCMD‐3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学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②精力减退、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⑨性欲减退。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4)排除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二、鉴别诊断

(一)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

急性躁狂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情感高涨而易激怒,言语及行为紊乱,易与精神分裂症混淆,应仔细鉴别。若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而间歇期正常且缓解良好,则应考虑躁狂发作。

2.躯体疾病

病毒性脑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等疾病可出现类躁狂状态,但患者以情绪不稳、焦虑、紧张、易激怒为主,且多有躯体不适感;体检时有原发疾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有助于鉴别。

3.药物

某些药物,如异烟肼、嗅剂、类固醇、鸦片类等药物中毒时可导致类躁狂的表现。这种发作与用药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常常伴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一般不难鉴别。

(二)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

不少躯体疾病可伴发或导致抑郁性障碍。此时抑郁与躯体状况之间的关系是:

①躯体疾病是抑郁性障碍的直接原因,如内分泌疾病所致的情感变化;②躯体疾病是抑郁性障碍的诱发因素;③躯体疾病与抑郁性障碍伴发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④抑郁性障碍是躯体情况的直接原因,如抑郁所伴发的躯体症状。诊断时应注意上述几种情况的鉴别。

2.神经系统疾病

最常导致抑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脑器质性痴呆、癫痫、脑血管病和肿瘤。其中帕金森病患者中抑郁症状出现率达50%~75%。详细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及颅脑CT阳性结果,结合病史资料不难鉴别。

3.其他精神障碍

不少精神障碍均伴有抑郁症状,如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木僵,表面上与抑郁性木僵类似,但其表情呆板,被动性服从,常伴有蜡样屈曲、违拗等,精神症状与环境不协调可供鉴别。其他精神障碍,如物质依赖、精神病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焦虑障碍、神经衰弱等均可伴发抑郁,应注意鉴别。

三、治疗原则

(一)躁狂发作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锂盐: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总有效率达80%以上,临床常用的为碳酸锂。碳酸锂治疗的日剂量为600~2000mg,每天分2~3次口服,从小剂量逐渐加至治疗剂量,年老及体弱者应适当减小治疗剂量。应注意的是,碳酸锂的血药浓度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故治疗期间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外,应定期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急性期治疗的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6~1.2mmol/L为宜,有效血锂浓度的上限一般为1.4mmol/L,若超过此值易出现锂盐中毒。锂盐治疗显效一般需7~10天。

(2)抗精神病药物:为尽快而有效地控制躁狂兴奋,于治疗开始时宜先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病情严重者可采用氟哌啶醇快速注射治疗。

(3)抗痉挛药:碳酸锂治疗无效果的患者,可使用卡马西平,日剂量为400~1200mg,分2~3次口服。此药也可与碳酸锂合并使用,剂量应适当减少。

2.电休克(电抽搐)治疗

电休克治疗对严重躁狂兴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6~12次为1个疗程。患者需在严密监护措施下实施该治疗,若合并药物治疗,应减少给药剂量。

(二)抑郁发作的治疗

1.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是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其抗抑郁效果相似。丙咪嗪和氯丙咪嗪有激活作用,对精神运动迟滞症状明显的抑郁症患者疗效好。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的镇静作用强,适用于伴焦虑、激越和睡眠障碍的患者。治疗量为每日100~250mg,分2~3次口服。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依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通常1~2周后加至治疗量。

(2)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的抗抑郁作用与阿米替林相同,也有明显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该类药物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是其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轻。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为新型抗抑郁药。临床常用的制剂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此类药物因选择性抑制5‐HT摄取,无明显的M受体阻滞作用,所以,不良反应均较TCA轻而少。

(4)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如苯乙肼、环苯丙胺等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对焦虑症、贪食症、惊恐发作也有一定疗效。但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禁食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鸡肝等,有引起高血压的危险。

2.电休克(电抽搐)治疗

适用于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观念和企图、木僵拒食,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通常6~12次为1个疗程。若同时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每日剂量应减少。

电休克治疗虽然有很多潜在的副作用,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重性抑郁障碍和严重躁狂的手段之一。

3.心理治疗

临床常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认知治疗。前者最常用的方法有解释、鼓励、保证、安慰等,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所患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抑郁患者对自我、未来及当前处境常持以消极态度,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推理模式,主动纠正不良的人格缺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