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18677100000007

第7章 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型(3)

(2)退行(regression),也称退化,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如疑病症病人往往称自己有病,以得到别人的照顾和重视。

(3)幻想(fantasy),以脱离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幻想的常见形式是“做白日梦”、“自我陶醉”。

4.成熟型(mature defense)出现较晚,是比较成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易被现实社会所接受,成熟的成年人常采用。

(1)升华(sublimation),将各种不为社会和意识所接受的冲动、欲望进行改变,导向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上。

(2)幽默(humor),处于尴尬境地时,自发地以发笑、说俏皮话等幽默方式进行自我解嘲,既无伤大雅又可解除难堪的局面,使自己摆脱困境。

(四)评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对异常心理学的奠基、发展和走向成熟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1)他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异常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的,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从而使得异常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生物学转向心理动力学,注重从患者内心深处挖掘心理异常的原因。

(2)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性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推动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动力,这是对当时的心理学界的挑战。

(3)他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说明了人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有些原则、原理完全出于主观猜测或纯粹虚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

(1)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2)他认为生物学的性本能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是整个人格的基础。这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3)他把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看成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成为人的一切心理变化(包括正常和异常)的根源,从而对人类未来引出悲观的结论。

正因为对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荣格(C.G.Jung)、阿德勒(A.Adler)、沙利文(Sullivan)、霍妮(Horney)、艾里克森(Erikson)和弗洛姆(Fromm)等。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但是他们仍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最基本的概念如无意识、自我等,只不过赋予了各自的解释。

二、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behavioral model),又称学习模型(learning model),此模型认为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reflex)源于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以狗作为实验对象的经典性实验。狗吃食物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这是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食物被称为非条件刺激。如果给狗铃声的刺激,则不会引起唾液的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前出现铃声的刺激,这样多次结合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这时铃声就转化为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为区别后来的操作条件反射,又将其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的过程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

很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被应用到异常心理学中,被用来解释“实验性神经症”。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进行实验,使一个本来喜欢小动物的11个月大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从而说明恐惧等异常行为反应与正常行为反应一样是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的。同时经典条件反射原理也被应用到心理治疗技术中,如系统脱敏法。

(二)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源于19世纪90年代桑代克(Thorndike)的工作,他发现:关在笼子里的猫乱抓乱咬试图逃出笼子,偶然发现一个绳索的圈,拉动它便得到了自由,以后猫在笼子里的不成功动作逐渐减少,最后完全学会拉绳索。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论(trial and error theory)和效果律(law of effect)。尝试错误论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性质的渐进过程。效果律说明成功的反应是学会的,行为得到奖励,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该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小。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建立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基础上。

斯金纳被认为是现代用学习模型来解释心理障碍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他在1953年设计了一个称为“斯金纳箱”的动物实验装置。箱内有一根杠杆,当一只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尔碰压了一下杠杆,得到食物的奖赏,在一次又一次食物的强化下,老鼠逐渐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取食的行为。同样,按压杠杆的行为可因停止供应食物而逐渐消退。这一过程是学会一种操作的过程,因而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这里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对工具操作的学习,故又称工具操作条件反射(instrumental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类型包括:①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如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得到了食物的奖励,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增加,这属于正强化。②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行为结果使消极刺激减少,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如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使得自身遭受的电击停止,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增加,这属于负强化。③消退(extinction),行为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如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得不到原有的食物奖励,其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减少,这属于消退。④惩罚(punishment),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如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使自身遭受电击,其按压杠杆的行为就会减少,这属于惩罚。

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以是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这一理论在异常心理学领域中广为应用,用以解释各种不良行为机制的形成,还用来指导各种行为治疗,如厌恶疗法等。

(三)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又称为示范学习(model learning),是在刺激反应学习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种学习方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设计实验证明的。

班杜拉认为,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可以通过对具体模型榜样(model)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进行,而不一定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系。班杜拉经研究提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①注意阶段,学习者反复观看某一榜样,接受其特征性信息成为学习的依据。这既取决于观察对象的特点,也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特征、过去的经验和当时的意愿。②保持阶段,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观察对象的行为特征性被学习者有意无意记住,成为日后自己行为的模型。③行动阶段,学习者表现出观察对象的特征性行为。④强化阶段,根据强化的原则,增加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再发生次数。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人类的许多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形成,可以不必做出外部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这是在替代强化基础上发生的学习,故又称为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这种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异常行为的形成机制,因而在异常心理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评价

行为模型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异常心理学的问题:①某些心理障碍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的结果;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是可以通过强化的作用而固定下来的。②采用了较为客观的实验研究法,从而提供了当代异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③为心理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行为疗法经研究证明可广泛用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包括各种焦虑障碍和心身障碍等。

行为模型虽然有重要贡献,但其模型本身是不完善的,其中条件反射理论大多来自动物实验,因而难以全面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提出了强化、消退等基本概念,把人的行为简化为刺激与反应,却忽视了人的内在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三、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cognitive model)与行为模型不同,行为模型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而认知模型却重视对内部加工过程的研究,强调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对行为有重要作用。认知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被异常心理学家所重视,并提出异常行为是适应不良认知过程的产物。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想法。临床上发现很多心理障碍患者存在歪曲和错误的认知,如贝克(Aaron T.Beck)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歪曲认知表现为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悲观主义信念;焦虑症患者则存在威胁、不确定性的错误认知。同时,认知模型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特殊的心理疗法,即认知治疗。

运用认知理论模型来解释心理异常,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有艾利斯、贝克等人。

(一)艾利斯的认知理论

艾利斯的ABC 理论及理性情绪疗法较详细地阐明了认知因素对人的心理异常的重要作用。ABC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导致患者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反应的根本因素是患者自身对外界所发生事件不合理的解释和看法,即不合理信念,而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其中,A(activating event)指外来的诱发性生活事件;B(beliefsystem)指内在的信念系统;C(consequence)指情绪和行为结果。对同一诱发事件,不同信念导致不同的结果。

如果B是合理、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也是适应的;否则不合理的信念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

通过临床观察,艾利斯总结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困扰、情绪障碍及神经症的11类不合理信念: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作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外在环境的因素引起的,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地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对人生中的某个问题,应该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以上不合理信念有三个主要特征:①绝对化要求: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产生必须这样或那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②过分概括化: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③糟糕至极: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

艾利斯运用ABC 理论来解释异常情绪和行为反应,并提出可以通过疏导、诘难来改变不合理信念,达到治疗的目的,即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详见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