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8678700000036

第36章 做大做强做优区域中心城市(6)

二、城市空间整合

宁德新战略空间的成长离不开城区的扶持,而城区的更新和发展也需要新空间的带动,两者的有机联系密不可分。据此,应以基础设施为保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实现各战略空间和城区的全面对接。

(一)钢铁城与城区对接

根据“点—轴”发展理论,漳湾钢铁项目上马后,会成为三都澳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增长中心,形成宁德中心城区和漳湾之间的生长轴线,城镇发展会沿着这条轴线展开。宁德应积极建设沿这条轴线的基础设施,以现有的1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海滨大道为骨干,形成两者间的高效联系的路网。并建立物流基地,配套电力电讯,给水排水等市政设施,给钢铁项目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漳湾钢铁基地及其生活服务区则应依托老城区的金融、行政、服务和基础设施,形成双核互动的局面。在宁德老城区和漳湾之间则应保护其山体和生态绿地,以绿楔的形式嵌入城区,以形成功能融合,空间分离的特征。

(二)新区与城区对接

东侨新区将建立成功能完善,设施现代化的城市核心区。新区开发,通过组建新的政务文化中心、开发新型居住区,转移老城区原有的部分职能,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局面。转变城市空间沿路蔓延的局势,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通过快速联系通道,将新区与城区连接成为有机整体。

(三)港区与城区对接

城澳港的发展将由商业中转港逐步转化为综合性港口,对城市产业的带动作用将逐步加强,和城市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在城市的空间上将相互融合。城澳港港区陆域面积较小,远景将围垦铁基湾滩涂,利用临近东侨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将该围垦区发展成为集加工贸易和综合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区,拉动东侨新区乃至老城区的发展。修建海滨大道和由同三高速飞鸾互通口接至港区的疏港公路,加强与城区联系。开发中应保护山体和滩涂湿地,避免城市无序扩张。同时,漳湾港应和漳湾物流基地共同建设,并与临海工业区和宁德工业区的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用疏港铁路和疏港公路将漳湾港区和城区紧密联系起来。

(四)工业园区与城区对接

整合宁德工业园和漳湾物流中心,结合其现有路网,利用104国道、疏港公路和同三高速与城区建立紧密的联系通道,以发挥城区的社会经济支持作用和工业园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在宁德工业园和城区之间应保留现有山体,使其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并避免城市无序扩张的天然屏障。

(五)旅游度假区与城区对接

三都岛和主城区隔海相望,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的重要功能组团。加强三都岛和主城区的联系,可开辟岚湾至岛西北部、金蛇头至岛西南的两条游艇航线。在提高可达性的同时,保持海岛的相对游离状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保持旅游度假区的品位。

东湖和规划的岚湾景区,作为城区的生态用地契入城区,结合山体和海体形成城市的绿肺和蓝心。该区将是宁德城区未来发展的生态依存区,必须本着保护、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去考虑开发,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旅游区和城区的关系。实施开发管制,制定系统、细致的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结合城区进行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

第七节 城市形象设计

山、海、湖、城是宁德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宁德城市形象的定位是:中心城市,海港城市,生态旅游城市。宁德港城的特色主要在于:(1)海上明珠——宁德中心城市;(2)坐山拥海——绿色海港城市;(3)中西合璧——多元建筑风格;(4)山海奇观——生态旅游城市;(5)畲族风情——独特文化城市。

一、透视山水灵润的城市形象

(一)城市形象构成元素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通过对宁德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

宁德地属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宜,规划区内包括了丘陵、平原、湖泊、河流、湿地,间杂着山涧、瀑布、森林等景观,城区东缘即为世界着名的深水良港三都澳。山清水秀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上天对宁德的恩赐。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宁德市打造新城市提供了条件。宁德城市形象设计的元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突出宁德的特色意识。打造湖光山色、碧海蓝天的海滨港口城市。

2.突出宁德的生态意识。使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协调配合,维护并改善宁德的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突出宁德的区域中心意识。体现其作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联结地带,福州和温州之间的中心城市的地位。山、海、湖、城是宁德城市形象的构成元素。

(二)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是指从城市的现状与历史发展脉络出发,充分发掘城市形象资源优势,着眼于历史、现状、未来的辨正统一和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和塑造,体现积极向上、符合城市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对今后城市发展起长期、稳定、根本作用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定位。

城市形象不单纯是一个美学问题,它融合了城市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市民心理、艺术创造和时代特征等诸多要素,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策划、精心设计。城市形象设计和建设应根据本城市的优势条件,突出本城市的特色。因此结合宁德优越的地势条件,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宁德城市形象的定位是:中心城市、海港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

二、亮出宁德港城的特色名片

城市的形象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近期宁德形象拟注重下述五个方面,力求通过城市形象策划对提高宁德城市品位起重要作用。

(一)海上明珠——宁德中心城市

宁德中心城市的形象可从两方面加以体现:(1)快速通道建设。福宁高速公路建成、温福铁路的定线建设及城澳万吨码头和三都澳海岸带的开发建设,加强了宁德同省内和省外的联系。(2)东侨开发区建设。东侨开发区是宁德的中心地区,良好的开发可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激活投资市场。东侨应以生态环境为磁心,以商业、文化体育、旅游业为磁力,吸引市民和游客。宁德应抓住这次发展的契机,成为福建省会福州及浙南中心城市温州之间500km地段上一座崭新的中心城市。

(二)坐山拥海——绿色海港城市

三都澳海岸带依山临海,风光绮丽,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交相辉映。郭沫若也曾赋诗“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港阔似天湖”。海港景观的营建主要在于:

1.岸线布置

工业岸线在综合考虑城市排污、水利、生态平衡的情况下谨慎布置,由于工业岸线位于三都岛的北部,是景观上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的“门面”,应反映港口城市的独特风貌,起到港口门户的作用。在布置生活岸线时要遵循共享性原则。滨海地区是景色最优美的地区,应由全体市民共同享受,必须切实保证岸线的安全性和可观赏性。在用地项目上看,生活岸线上可布置休憩、商业、旅游和文化体育设施,少布置办公楼,不布置工业项目,以利于对广大市民开放。同时,规划生活岸线时要考虑到全市的需求,把市区的活动引向水边,以开敞的绿化系统和景观空间、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把市区和滨海地区连结起来。港口岸线在布置大宗的中转货运时应当注意将滨海地区景观放在全市整体层面来考虑,反对只顾单体建筑的“视野开阔”,而阻挡城市通向水边的视线走廊。

2.视觉轴线的开发

本次规划开辟了三条空间视觉轴线,即当船只从三都澳驶入,绕过山峦叠嶂的青山岛,分别到达三个岸线地景观轴线。沿途的建筑高低错落,有着强烈的韵律感。

3.滨海大道

蔚蓝一线,海滨大道,她像一串长长的珠链,纵揽起宁德海岸美不胜收的山海风光;她更如一支有力的巨笔,画出了一条未来宁德城市发展的轴线,沿大道的三条不同功能的岸线向人们徐徐展开一幅宁德得天独厚的滨海风景长卷。滨海大道的另一重要的意义在于描绘出一个城市发展图景,彰显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大道贯通南北两岸,且随着福温铁路的定线,同三高速的运行,蕉城、福安、霞浦三个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最终形成以蕉城、福安临海工业为主导的三都澳海岸带产业群和以宁德中心城市为主体的三都澳海岸带滨海城市组团。

(三)中西合璧——多元建筑风格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1.地标和特色街区

宁德的城市里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地标,它们是一种符号,引导你去解读这个城市。当你走在城市的特色街区中,感受淳朴的民风,你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西方建筑的元素正在被融和,并被赋予新的生命。

街道和广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文化空间。作为一个城市,应当有一两处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富有地方风格的城市广场,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经济繁华度和文化水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重要交通节点,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命脉,更是对外宣传城市形象的窗口,这些节点的设计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对宁德的第一印象。

2.从绿色走向蓝色的建筑风格变化

西部的畲族乡和保护街区,形成了浓郁的传统建筑风格,中部东侨新区和宁德工业园区突显了宁德的现代城市形象,东部沿海建筑群则向我们展示了滨海城市的风貌。三种不同的建筑带用青山绿水做过渡,在空间上形成了由山地走向海洋,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时序。

(四)山海奇观——生态旅游城市

宁德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南、西北、东北三面高,中部凹陷并向东南面开口临海,大致呈三级梯状地势格局,区内山峰林立,丘陵起伏。这种特殊的地貌构造及外力作用铸就了许多天然美景。

这里山展雄姿,水放异彩,现有福鼎太姥山、屏南鸳鸯溪两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屹立于东海之滨,巍峨挺拔,以石奇、洞异、峰险、雾缈称奇,享有“海上仙都”之美称。鸳鸯溪谷幽林茂、石奇水秀,是中国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素有“爱侣圣地”之盛誉。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令游客流连忘返。

同三高速公路的贯通,不但为宁德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更为旅游产业创造优先发展的环境。抢抓机遇,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综合效应,使福宁高速公路成为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载体,成为宁德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在旅游方面,宁德不但要成为福州、温州的后花园,更要成为福建省连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的桥梁。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宁德近可吸纳福州、温州等周边城市上千万客源,远可拓展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港澳台旅游市场,加入国内外旅游大循环。

(五)畲族风情——独特文化城市

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从唐朝开始至明清时期,畲族先民从闽、粤、赣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宁德。目前畲族人口有17万人,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宁德畲族分布9县、市、区,12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现设立8个畲族乡和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

畲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民族,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习俗风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汉族文字。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他们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畲族传统节日、婚俗、武术、医药等也别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为宁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议以宏扬民族文化为精神,设畲族风情村、民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文化的精髓。

第八节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

城市流动空间组织,其目的在于对流动所依托的空间媒体(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以保证城市各流动主体得以顺.快捷地流动,从而使城市竞争优势得以有效发挥。新世纪宁德流动空间组织主要在于快速流动、大流量流动和非物质流的把握。

我们生活的世界环绕着各种流动而建构——人与物的流动、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技术的流动、组织性互动的流动、影像声音和象征的流动。